【摘 要】自主學習是新課改的要求之一,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對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 自主學習 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116-01
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廣大教育工作者逐步認識到自主學習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而主動性的欠缺是自主學習發展的主要瓶頸。本文以教師現代化教育素養的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的培養和激發為切入點,論述高中生歷史自主學習主動性的調動。
一 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育素養
教師首先要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是孤立的自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個具有現代化教育素養的教師能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帶來積極的影響。所以,教師本身要注重現代化教育素養的提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實現自主學習、提高效率。筆者認為提高教師現代化教育素養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轉變教學理念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歷史教學實施“一刀切”的教學理念,無法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和特點。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根據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釋放,這樣才能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發言、討論等活動,營造平等的課堂氛圍,以減輕學生面對教師時的壓力和緊張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充分利用高中生的獨立意識,培養以興趣和獨立意識為核心的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改變知識點的教學為學習方法的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尋求、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提高收集知識、篩選知識、總結知識的能力。
2.提高專業素養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豐富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課堂學習和向教師請教只是其中之一。面對見多識廣的學生,教師如果故步自封必然會受到學生的摒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將無從談起。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身首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自主學習者,不斷更新知識,成為學生可以信賴的知識獲取點。歷史不同于其他學科,其包羅萬象,涉及與歷史相關的文化、經濟、科技、政治、地理等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在熟悉教材內容和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蘊和知識儲備,如研讀一些和教材相關的專著和文獻,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從一個新的角度對枯燥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變“要我學”為“我愛學”,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提高。
二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學生沒有學習動力或學習動力不足是自主學習主動性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有利于把社會及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轉化為其自身主動學習的需要。高中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會影響到以后的發展。教師可以根據高中歷史課的性質和任務,把歷史學習和學生的理想、前途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內在的需求,并把學習歷史當成滿足這種需求的必經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繼而主動進行自主學習。我認為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
1.明確目標,激發學習動機
人一切有意識的行為活動都是由內在的動機推動,而動機和需要相輔相成,學生學習的動機是對實現目標的需要,所以說,激發學習動機的關鍵是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目標,以推動他們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只有確立具體目標,學習才能有的放矢、知道該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由此產生的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才會更加強烈和持久。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目標應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方式,要秉承自愿、自主的原則,實行良性的引導,避免強制性的施加和灌輸。
2.巧妙設計,培養學習興趣
歷史是故事的系統綜合。歷史學習本應是充滿趣味的,也是最容易激發學生探索精神的,但由于部分教師不能對教學內容進行巧妙的設計,使得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認為應堅持以下原則:(1)生動性原則。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擴充,這種擴充不是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是為了增強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如某事件對中國的近代史造成了深刻的影響,是學習和考查的重點,但由于“字數”的限制,僅濃縮在高度涵蓋起因、過程、結果的幾句話中,學生接觸到的知識可能只是一個枯燥的時間、地點、原因等,看不出任何聯系,學生當然就會覺得枯燥乏味,教師應適當地補充一些內容,使得事件的各要素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的記憶,還能使知識的學習具有趣味性。(2)現實性原則。歷史是過去事件的概括,這一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厚重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歷史沒用的誤解,喪失繼續學習的興趣。距離感是歷史的屬性之一,是無法避免的,但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減少距離感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三 結束語
總之,高中學生歷史自主學習主動性的調動,要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著手,既要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育素養,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黃乃景.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0(2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