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讓個性化閱讀教學深入到學生的閱讀學習中,為教學模式帶來了新的突破,但不足的是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沒有注意到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本文探討了重視語文教學的必要性,并把個性化閱讀應用到教學體系的實踐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閱讀教學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121-01
語文知識是閱讀的基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以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為前提,開展對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研究,把語文學習和個性化閱讀更好地結合起來,這對于改善語文教學方式和發展學生主體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狀
個性化閱讀是學生在老師引導下進行的“相對自由”的閱讀形式。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深刻認識到高年級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然后深諳其方向及“禁區”,這樣才能在指導高年級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中游刃有余。否則,獲得的效果甚微,甚至是反面的。
個性化強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空間性,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領悟,發揮自己的個性,有利于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語文學習興趣的加強。教師要把個性化閱讀的優點延伸到學生的學習中去,當作教學模式中的一個亮點,提升學生閱讀的獨立性。
二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
如果教師沒有更好地理解個性化教學的理念,就會導致對學生缺乏必要的引導。由于學生知識積累和經驗存在差異,任其閱讀就不能讓學生發揮創造性。如果對個性化閱讀認識不夠深,教師在教學當中就不能很好地去實踐,這樣的教學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地融合到個性化閱讀教學里。
1.沒有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第一,沒有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是因為有高品質的教學方法能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在學生個性化閱讀當中,如果教師沒能給學生更好的發揮空間而又缺乏給學生一定的引導,就無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無限的想象力。
第二,個體的差異性。個性化閱讀教學要以個體的差異性為前提,教師如果不以每個學生的個性為出發點而采取相同的教學方式,就無法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學得更有成效。
2.沒有深入了解個性化閱讀的意義
第一,對個性化閱讀理解不當。個性化閱讀不是在教學課堂上放任學生閱讀,而是要給學生一定的引導,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問題時給予解決,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去閱讀,這樣才能使個性化閱讀教學實踐得更好。
第二,不理想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跟著學生走,就會給個性化閱讀教學帶來不良的后果,教師對學生就沒有起到引導的作用,也讓原本的教學目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不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開展。
三 改善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方法
要把個性化閱讀教學實施好,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更高效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在教學中轉變教學模式,創造出更有效和更新穎的模式,懂得個性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把個性化閱讀教學更好地融入語文教學中實施。
1.創造新的教學模式,開拓閱讀渠道
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開創更高效的教學方式,使個性化閱讀能有創新,讓個性化閱讀教學更具特色。為學生開拓更多的閱讀渠道,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知識,使學生能在個性化閱讀中獲得更好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再是枯燥乏味、單一的閱讀形式,而是高效、多樣化的閱讀形式,使個性化閱讀教學取得更好的成果。
2.設計完整的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對個性化閱讀有很大的影響,是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關鍵。教師要注重教學體系對個性化閱讀的作用,讓學生更有突破性地摸索,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3.教師要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教學
個性化閱讀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性和獨立思考,對學生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要意識到語文基礎知識是閱讀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讓學生不斷地積累經驗,對個性化閱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 結束語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形成獨特的見解。
參考文獻
[1]傅靜.小學語文高年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張潔.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2(2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