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藝術修養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小學音樂教學,小學音樂教學方式、思想原則與其他學科都存在不同之處,對于學生素養培養具有很大影響。本文從小學生音樂成長維度中培養與養成兩個角度來分析學生素養的培養,為今后的小學音樂教學與課程改革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 藝術素養 音樂成長維度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153-01
藝術素養對小學生來說是塑造其人生觀與價值觀最好的途徑,小學生藝術素養的形成能夠有效促進其學習興趣的培養,本文就小學音樂教學為例解析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以及有效途徑。
一 小學生音樂成長維度——培養
在培養小學生音樂成長維度的過程中,要遵守三個觀點進行培養教育,使小學生的學習范圍輕松自主。(1)禁忌用成人的審美標準來衡量小學生,不能用傳統的教育形式,強制小學生達到成人所認為的審美結果。(2)不要在小學生自主創造表達的過程中,過多地將成人的思維強加給小學生,也不要過多地干預小學生的自主思想,只需要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3)尊重小學生的自主創作意識,深入了解小學生在音樂藝術表達方面的思維以及感受,在給出評價的時候不要以成人的標準來進行硬性的回答。
在培養小學生音樂領域的藝術創造能力時,可以采用四種方式來支持小學生的音樂藝術表現:(1)與小學生一起接觸、感受、發現生活環境、社會環境以及自然環境中美好的事物,在不斷的深入欣賞過程中小學生能夠感受到和諧的聲音,自然景色的美好。(2)讓小學生接觸不同的聲音,從中累積經驗,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色中的強弱、快慢。(3)在小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創造更多與音樂藝術形式接觸的條件,豐富小學生對樂感的感受和理解。(4)理解小學生在欣賞音樂時的行為,小學生會將感受加以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尊重他們的興趣以及獨特的感受。
二 小學生音樂成長維度——養成
1.小學音樂教學習慣的養成
冼星海:“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小學生階段對學習的態度是積極主動的,在這個階段想要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要的工作是給現階段的小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條件和學習機會。為了支持小學生的音樂藝術能力,給小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可引導小學生通過唱歌、跳舞、彈琴等形式來分享藝術活動的趣味性,這樣能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激勵小學生的學習自主探究性。這個階段的學習培養時間是小學生童年中價值較高的,所以更要注重生活、游戲活動中的教育效果,使小學生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通過與小伙伴、成人之間的交流來分享音樂藝術的學習感悟。
2.小學音樂教學環境的營造
給小學生一個心理氛圍輕松的環境,使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特點能夠毫不顧忌地展現出來,哼唱、肢體模仿等一些自主獨特的藝術感受形式都要受到尊重,在實際條件下滿足最大化的支持度,這是一個養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加入成人的框架模式標準思維,小學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每一種獨特的想法都是在逐漸的鼓勵中培養生成。
3.小學音樂藝術培養環境及家庭音樂輔助教育的影響力
小學生音樂藝術的養成環境,最重要的地點之一是家庭。影響小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來源于家庭的教育方式,只有在關系平等、良好、溫馨、和諧的環境中才能給予小學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家長在家庭中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都會造成潛移默化的主導影響,家長可以給小學生提供一些音樂類型的書籍、照片、視頻等形式的藝術作品,從小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家長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能力提供一些相應的指導,可以引導孩子就當前的音樂形式做自己的聯想,加深對小學生音樂領域藝術能力的養成。
三 結束語
在小學生音樂教育中,發現、觀察、分析是教育的基礎,只有通過敏銳的觀察力理解小學生現階段的需求,才能提供給小學生自發表達、創作的環境,將口號式教育轉化到實際應用中,逐步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這將對今后的小學音樂教育工作以及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房蕾.小學音樂唱歌教學中的情感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
[2]趙劍鋒.試析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J].才智,2013(1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