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政府投入的不斷增加,各項政策的有力傾斜,職業教育出現了集團化、規模化的局面,而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非常值得探索的問題是:職業教育如何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其作用,本文著重對此進行有益的探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 自主學習 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0-0170-01
一 校企合作模式重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多年來形成的以課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因過分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了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就業后一般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適應期和再學習期。這種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學不能致用”的現象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因此,要從職業教育的使命出發,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就必須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使職業教育沖破了校園的圍墻,從單純的學校教育向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轉變,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基于市場需求設置,培養目標根據相應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確立,注重與社會特別是行業、企業對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結合,課程的制定及教學的評價吸收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和指導,并根據勞動力市場變化不斷調整。它的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在專業設置上以職業分析為導向,在培養目標上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在課程設計上以職業活動為核心,在教學內容上除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外,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從培養方式上淡化理論課、實訓課的界限,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現場教學,為學生提供獲得真實工作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畢業后能立刻適應工作崗位。
二 激發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引領學生、激勵學生、鼓舞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最終學會學習。因此,基礎教育必須首先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習慣、能力和方法,把自主學習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根本問題和突破口。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創設情景式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意識。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動機,作為專業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摸清學生的學習動機、思想動態,主動關心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喜歡專業老師;之后對學習動機進一步了解、分類,并及時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讓他們把學習目的和生活目的、就業現狀聯系起來。在專業教學中,有效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專業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和欲望。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多媒體等,既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又可以避免傳統的教學模式所產生的不良后果,而給學生以真實、具體的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情景式課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三 努力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說,一所高校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它是否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知名專家學者和高素質的教師。有了這樣一支師資隊伍,學校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提升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教師是辦學的主體,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的保證。
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不僅教授知識,而且要尊重學生,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做學生的朋友。我們必須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業務水平,盡快攻讀更高學位,拓寬研究領域,爭取成為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由于能力水平不盡相同,人人都成為雙師型教師是不可能的。此外專業教學中有些貿易流程或專業詞匯等知識,是在校的專任教師所不具備的,這就更加需要從企業聘請專業人員到校指導。這樣的課程可以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靈活、適用,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兼職教師的講授機制。
探索職業教育改革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如果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僅僅體現在形式上,沒有一種優越的體制保證雙贏目的的實現,這個合作不會長久。如果沒有優越的體制保證,職業學校的師資隊伍很難穩定,完全依靠聘用的方式解決高新技術、緊缺技術等急需的人才是無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總之,職業教育學校的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陸群.高職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師資隊伍建設[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3]王世訓.談談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J].中國建設教育,2006(7):25~2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