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號是中秋節假期的第二天,蘇富比香港秋拍的北京站預展選擇在這一天開幕,雖然時值假期,但是前來參觀的人們還是絡繹不絕,最熱鬧的要屬場地中心的瓷器部內,一些藏家在玻璃展柜后面仔細把玩著器物,而鉆石部的導覽則吸引了一大批女觀眾。就在本刊截稿之時,嘉德和保利的香港秋拍也開始啟動。作為每季拍賣風向標的香港拍場,往往被大家賦予了更多的期待。
或許,我們可以秋拍各拍賣公司的預熱以及今年春拍成績中看到即將到來的2014年秋拍市場的一些蛛絲馬跡。當被問及對2014年的秋拍預期時,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中國書畫部總經理郭彤表示,從2014年春拍的藝術品市場走勢來看,市場已不再延續前兩年大幅下跌的走勢,而是呈現止跌企穩的局面,整個藝術品市場的收藏態度趨于冷靜。因此,展望2014年秋拍,藏家購買藝術品將會更加謹慎,當然一旦有精品釋出,還是會掀起競買的熱潮;頻繁“天價”的時代難以再現,有限的高成交單價將會是市場發展的常態;新藏家的入市,其差異化的收藏偏好,可能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造就新的版塊熱點;最后,市場不規范的現象將逐漸減少,藝術品市場將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影響藝術市場的因素,主要還在于宏觀的經濟形勢影響,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年,國內宏觀經濟受政府的調控作用,效果開始顯現,中國經濟短期企穩,但是產業結構調整仍令基本面走勢嚴峻。但是這種影響并不會動搖具體拍品的價值,僅會根據當時經濟環境下人們的購買力不同而在價格方面出現一些波動,整個藝術品市場還是比較扎實。
在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看來,現在的藝術市場正處于冷靜的回調期,一方面是由于宏觀經濟環境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拍賣行業前幾年急劇擴張的發展模式有關,下半年的秋拍應該基本會和春拍保持相同態勢。市場環境不好,藏家惜售,自然為征集工作帶來了難度。甘學軍建議拍賣公司對市場進行專業化和特色化的細分,拍賣相關法規也要及時更新以符合現階段的市場形勢,從長遠來看,拍賣市場需要一個更加規范而理性的環境。
書畫版塊
在藝術市場中,書畫一直是市場份額最高的版塊并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書畫版塊的市場表現對整個拍賣市場有著很大的影響。2014年春拍書畫部分的市場份額略微下降, 由2013 年春拍的53.71% 滑至50.62%,成交率同比也減少3%。其中古代書畫部分一些高價位拍品流拍,對書畫版塊的成交額產生影響;而近現代書畫中,名家名作依然收到藏家追逐。中國嘉德書畫部總經理郭彤認為,從中國嘉德2014年秋拍的情況來看,其“大觀之夜”和6個重要私人珍藏專場具有較高的人氣,成績理想,顯示了市場正在向回暖的方向發展,尤其精品的市場反響不錯,成交價格令人欣喜。中國古代書畫的成交狀況也趨于平穩。究其原因,首先是現在整個市場環境不像2010年、2011年那樣熱情噴發、豪情萬丈,總體比較冷靜;其次,古代書畫由于資源稀少,流通性會低于近現代名家作品,買家范圍會相對縮小。
由于珍品資源稀缺,所以書畫版塊的表現很大程度上要看拍賣前的征集情況。截至目前,一部分拍賣公司的征集工作尚未結束,市場表現還不甚明朗。而在10月的香港拍場,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拍中重點呈獻了張大千上世紀50年代工筆人物的經典之作《驚才絕艷》;在書畫部中,蘇富比集結了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力作,估價達兩億港元,也是近年來蘇富比估價最高的一次中國書畫拍賣。
在中國嘉德香港秋拍中,“會心—樂藝齋藏古代書畫”專場中《山中枕石圖》曾為“一貫軒”主人王伯元和王季遷鑒藏髡殘的重要傳世畫作,文征明的《吳山攬勝》和董其昌的《行書五言詩》軸也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在“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中,其中以多個來源可靠的名家舊藏尤為矚目:如香港《中外畫報》主編蘇錫文“文苑書屋”舊藏、香港原輔警總監曹峻安舊藏等,中國嘉德此次還精心策劃了多個專題,書畫部分的拍賣呈現精致的面貌。
此外,當代水墨近年來一直是近年的市場熱點,作品平均價位相比于古代及近代書畫來說較低,也由此吸引更多藏家參與其中,一些當代水墨畫家的重要作品的學術及市場價值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此次中國嘉德香港秋拍首次推出“萬象—華人水墨新時代”專場,不僅包括呂壽琨、劉國松及方召麟3位香港現代水墨先驅之佳作,也包括了潘公凱、劉慶和、秦風、武藝、楊詰蒼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并且把當代水墨的脈絡延續到“70后”、“80后”水墨新實力代表藝術家曾健勇、肖旭、李軍、杭春暉等人的作品。與此同時,香港蘇富比也在“當代文人藝術:丘壑內營”中推出劉國松、曾佑和與周綠云等人的作品。
瓷雜版塊
在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拍北京預展中,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對于今年的秋拍,用了“審慎樂觀”四個字。他表示,其實在今年春拍之前,因入市資金趨緊,很多人會對今年的拍賣形勢有一些顧慮,但是從蘇富比香港春拍所取得的成績來看,市場還是呈明朗態勢;在蘇富比的客戶群中,來自大陸的藏家的占到了25%,而他們的購買力也十分強勁。而蘇富比香港2014年春拍中的“明成化 斗彩雞缸杯”也是以2.8億港元被劉益謙拍得,也由此印證了程壽康的話,這件珍品也成為了2014年春拍中成交價最高的拍品。
2014年春拍,瓷器雜項版塊占總成交額的28.45%,上拍量、成交量分別同比上漲37.32% 和14.66%,均價從去年的26.6 萬元/ 件調整為26.5 萬元。其中香港拍場中瓷器的表現尤為亮眼,高價拍品集中,雖然成交量只占整個市場成交量的4.04%,但是成交額卻占到43.63% 。在2013年春季拍賣中,香港蘇富比推出的坂本五郎珍藏的“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碗”以1.16 億元易主,推動了高古瓷市場行情上漲。
而從整體來看,明清瓷器依然是瓷器部分的主打力量,從上億精品到中高端價位拍品,明清瓷器一直呈現多元面貌,也受到眾多藏家的青睞。繼春拍雞缸杯驚艷拍場之后,蘇富比香港在此次秋拍預展中隆重推出了一系列來自私人收藏的珍品,6個專場也足見蘇富比對瓷器版塊的信心。其中主打的“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屬乾隆一朝唐英督陶時期之經典杰作,預計成交價約8,000萬港元;另一件“宣德三魚紋高足杯”,此杯1956年首現于蘇富比,曾存臺北鴻禧美術館20年之久,58年后再現蘇富比也實屬難得;此次“逸韻想承:細川家族藏中國藝珍”也是蘇富比此次力推的專場。此外,在中國嘉德香港秋拍中,此次瓷雜部分在上拍數量與之前持平的情況下,也依然走精品路線,在“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清雍正 黃地青花纏枝花卉紋荸薺瓶”與“清乾隆 銅胎畫琺瑯黃地纏枝花卉紋龍首耳觚一對”都為難得一見的珍品。
中國現當代藝術版塊
在當代藝術部分,近幾年市場一直處于理性調整期,藏家心態也較為理性,而重要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依然具有強勁實力,高價作品也往往集中于這一區域。2013年,雖然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因為其作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過億價格創下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新紀錄,但是這并不能決定市場的整體走勢。從今年春拍來看,高價成交的拍品大多在低估價的水平成交,中端價位作品數量增加較多。2014 年春油畫及當代藝術版塊中,5,000 萬元以上拍品比去年春拍增加2 件,3 件拍品的成交總額達1.89 億元,比2013 年春增加1.08 億元;500 萬元至1,000 萬元中端價位的拍品成交量增加最多,由去年同期的55 件增加到今年的96 件,成交總額為6.78 億元,比2013 年春提升73%。
對此,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表示,過億拍品是對市場信心的增強,但是她并不希望當代藝術的整體價格沖得太高,因為價格過高導致門檻過高,會讓一些藏家望而卻步。只要有好的作品,加上合理的價格,那么當代藝術市場還是會繼續上揚,從今年征集的情況來看,林家如表示對此次秋拍信心滿滿。在蘇富比香港秋拍中,雖然沒有設立專場,但是尤倫斯的藏品依然會是關注的焦點所在,其中包括方力鈞、曾梵志、張曉剛、岳敏君等藝術家的作品,估價最高的是方力鈞《系列二(之四)》,為2,500萬港元-2,300萬港元,也是藝術家重要創作時期的經典之作,此次首現拍場,自然引來眾多期待;在“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中,同時強力推出的還有劉小東的1990年代重要代表作品《違章》。林家如還表示,在當代藝術部分,香港蘇富比也提高了“70后”等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比例,其中賈藹力、王光樂和劉韡的代表作品也進入當代藝術拍賣夜場,也以此吸引更多年輕藏家。
20世紀早期油畫的市場表現一直非常穩健,也是支撐現當代藝術版塊的主力軍。2014年春拍現當代藝術部分中40 件千萬元以上的高價拍品中,早期油畫在數量上占據一半,占本季度油畫及當代藝術總成交額的12.59%,成交量比2013 年春增加了42 件,成交額同比增長51% 。早期油畫由于資源的稀缺性以及極高的學術性,其市場價值早已得到普遍認可。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人的作品往往占據了當代藝術版塊拍賣成交額的前列,這一點在香港拍場尤為明顯。香港蘇富比秋拍繼續推出了趙無極、朱德群和朱沅芷等人的力作,同時陳澄波創作于1937年的《嘉義公園》為藝術家重要代表作,再加上其本人在中國美術史的獨特地位,此次拍賣前也有受到廣泛關注。中國嘉德香港秋拍在“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中,也重點推出了潘玉良的《側臥裸女》、吳大羽的《采韻》與吳冠中的《海浪》等早期油畫經典作品。
本文部分數據援引自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2014年春中國藝術品市場拍賣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