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了解掌握云南省高職師資隊伍的結構現狀,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等方法,對高職師資隊伍結構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云南省大部分高職院校中,師生比例低于平均水平,教師工作處于高負荷狀態;年輕教師在師資隊伍中所占比例較大;教師職稱處于低中級的比例較大,超過了一半以上,達到68%,呈現金字塔結構;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達到59%。“雙師型”教師中具有中級職稱和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比例較大,整體上“雙師型”教師未達到西方國家的大于50%的比例。
關鍵詞:云南省高職;師資結構;現狀;研究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96-02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高職學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整體上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是高校改革與發展中一個必須予以重視并加以切實解決的重點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近幾年我高職師資隊伍的研究也向著系統、全面、深入的方向發展,但研究對象還主要是集中在江蘇、天津等高等經濟相對發達,職業教育相對發達的省份。而正對于經濟欠發達省份的高職師資隊伍的相關研究還沒有。本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對云南省高職師資隊伍結構全面、完整、系統調查的基礎上,對其師資隊伍結構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梳理師資隊伍結構的狀況,找出師資隊伍結構的突出問題,為云南省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結構優化,提供理論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云南省23所高職院校中,隨機抽取十所高職院校的4218名專職教師和外聘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專職教師中,男教師2268人,年齡介于21歲到60歲,女教師1515人,年齡介于21歲到55歲;外聘教師共435人。將十所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結構作為研究對象,了解其師生比、師資結構、職稱結構等的基本現狀。
表1 課題調查學校一覽表
學校名稱學校數量
云南省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國土資源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云南國防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云南科技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艾因森職業技術學院十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高職師資研究”;“師資隊伍結構研究”、“雙師型教師”等相關文獻資料。對“高等職業院校師資結構”進行文獻綜述。
2.專家訪談法。
對高職教育方面的專家、及學校行政管理者進行訪談,掌握目前云南省高職師資隊伍發展狀況,和高職師隊伍結構研究的理論體系。為本研究的研究計劃、調查問卷設計、以及調查結果分析提供理論支撐及基礎保障。
3.問卷調查法。
對云南省十所高等職業技術人事及相關部門進行問卷調查,掌握師資的基本信息,借此基礎分析歸納云南省高職師資結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4.數理統計法。
對研究所得到的數據運用SPSS統計進行統計分析。
5.邏輯分析法。
對研究結果進行邏輯分析,對云南省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師資隊伍的優化提供理論支撐和對策。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云南省高職師資的基本結構狀況。
1.云南高職院校師生比狀況。
表2 云南高職院校師生比情況一覽表
學校名稱專任教師(人)在校學生數(人)師生比(%)
云南省林業職業技術學院25944005.89
云南國土資源職業技術學院21741275.26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36445398.02
云南國防職業技術學院60090006.67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8146936.01
云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13821816.33
云南科技信息職業技術學院55370007.9
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655100006.55
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7738677.16
艾因森職業技術學院43973755.95
總計3783571826.62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高職院校專職教師3873人,在校學生57182人,師生比例平均達到6.62%,但從表中又顯示,云南省高職院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學校的師生比處于平均水平以下,說明專職教師的工作處于超負荷狀態,這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素質的提高。
2.云南省高職院校教師年齡結構狀況。
圖1 云南省高職院校女教師年齡結構分布圖
圖2 云南省高職院校男教師年齡結構分布圖
在調研中得到,云南省高職院校有女教師1515人,男教師2268人,其中所占比例分別為40.05%和59.95%;在男、女教師年齡結構中,35歲以下教師所占比例最大,都達到了43%,另外,男女教師各年齡人數所占相差不多,這也和教育部高教司對遼寧、四川、陜西、湖南、江蘇五省市30余所高職高專院校教師隊伍現狀的調查中的年輕教師比例過大一致。
3.云南省高職院校教師職稱結構狀況。
圖3 云南省高職院校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圖
在調查中發現,云南省高職院校教師中,職稱處于低中級的比例較大,超過了一半以上,達到68%,而處于高級、副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只有32%,說明高職院校教師職稱有金字塔結構,高技術素質的教師缺乏。
4.云南省高職院校教師學歷結構。
圖4 云南省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學歷結構圖
從圖4可以看出,云南省高職院校中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到了59%,超過了博士和學士的8%和33%;另外通過問卷獲得信息,男教師具有研究生的比例高于女教師。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職對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概念還很模糊。加之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學校師資隊伍,一個重要的指標是本科、碩士達標率。這導致教師將主要精力用于提高學歷與學位上,認為提高學歷學位是當務之急,從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鍛煉與提高。高職教師應當轉變觀念思想,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實現以專業學科本位向就業能力本位的轉變。
5.云南省高職院校外聘教師狀況。
通過對云南省十所高職院校的外聘教師進行調查,得到這十所院校外聘教師基本情況,見表3.
表3云南省高職院校外聘教師情況一覽表
人數年齡副高級職稱(人)高級職稱(人)
男教師28245歲以上85197
女教師15345歲以上31122
(二)云南省高職“雙師型”教師師資隊伍結構狀況。
1.雙師型”教師。
1998年原國家教委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意見》中提出了職業學校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當下“雙師型”教師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特色。對于“雙師型”教師的概念等,發達國家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德國、美國等國家的”雙師型”教師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主流。而國內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雙職稱型”,一種是“雙素質型”。本研究在調研中發現云南省高職院校對“雙師型”教師的界定即“雙素質型”,對年齡、職稱等沒有過多限制,但必須是具備精湛的教學水平和淵博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專業技能,能勝任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雙重職責的復合型教師。
2.“雙師型”教師在專職教師中的比例。
圖5 “雙師型”教師在專職教師中比例
表4 “雙師型”教師中職稱比例一覽表
教師職稱低級職稱中級職稱副高級職稱高級職稱總計
人數統計4766543591871676
比例(%)28.3939.0121.4211.19100
通過調研發現,云南省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在專職教師中比例不到一半,為44%;對于“雙師型”教師中的職稱結構可以發現,處于中級職稱的“雙師型”教師比例較高,處于高級職稱的“雙師型”教師比例較低,見圖 和表。
此外,對于云南省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學歷結構進行調查時發現,擁有碩士學位的“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較大,占到62.89%,,擁有學士學位的“雙師型”教師比例相對較小,占26.19%,具體見表 ,這可能與目前高職院校的考核學校師資隊伍有關。
另外,對于云南省“雙師型”教師中的年齡比例進行調查時發現,年輕教師的比例相對較大,以云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為例,35—45歲的教師40人,占教師總數的29%;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71人,占教師總數的53%。
表5 云南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學歷結構一覽表
學歷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人數4391054183
比例%26.1962.8910.92
三、云南省高職師資隊伍優化對策
(一)通過校企合作,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
通過對云南省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調查發現,年輕教師所占比例較大,且大多來自與高校畢業生,實踐經驗較少,而西方發達國家對于高職教師的要求則相對是來源于一線的優秀工作人員,并且對于學校來說,“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更是達到50%以上。比如,澳大利亞技術學院南澳麗晶斯學院要求教師要有8 年以上的行業經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理工學院高職教育的教師隊伍由具有工程師資格的人員組成;英國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63%以上是從企業招聘來的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因此,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素質,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
(二)完善用人制度,充分利用教師資源。
通過不斷修訂與改善引進人才的規章制度,充分利用校外教師資源,廣納賢才,建立對人才使用的量化要求與必要的監督機制,切實把有知識,有技能的人才引進來。另外,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和場地資源,建立獎勵機制,通過老教師帶新教師的方法,盡快培養和提高年輕教師的專業素質。
(三)制定師資發展規劃,明確師資發展目標。
確定和建立與高職院校發展相一致的長期規劃,是建設好師資團隊的前提,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充分認識目前師資隊伍狀況和面臨問題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未來五年或十年師資發展規劃,明確師資發展方向和目標。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和優化教師資源的綜合開發,形成有一定規模與一定競爭力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魏明羅,鳳姿,劉曉暉.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及啟示[J].企業家天地,2008(11):104-105.
[2]顏明忠,張建榮,王建初.從國際比較角度看“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02(23):49-51.
[3]馬雪濤,孫澤文.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知識結構研究[J].職成教育研究,2008(12):89-90.
[4]孫澤文.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知識結構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7):122-125.
[5]范莉莎.關于新建高職院校特色創建的若干思考[J].治校策略,2011(7):71-72.
[6]陳霞.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系統化構建[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
項目基金: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2010Y153)
作者簡介:張云龍(1974-),云南保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