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潘長江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的一個小鎮(zhèn)上,在讀中學的時候他的身高就比同齡人矮一截,每次做操站隊時,他總是站在最前面,他本是一個天性活潑愛說愛笑的人,可是,每次回頭看后面那些比他高的同學時,總有一種自卑感襲上心頭。
有一次,班上一個同學故意欺負他,竟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罵了他一聲“矮子”。潘長江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強烈的傷害,雖然那個同學比他高半個頭,但潘長江一氣之下沖了上去,一頭撞向了他的腹部,把他撞倒在地。那個同學爬起來后,一邊罵著更難聽的話,一邊撲過來要扇潘長江的耳光,但被潘長江靈巧地躲過了,接著潘長江抱住了那個同學的腰,兩人扭打在了一起。班主任及時趕來制止了他們。班主任把他倆叫到辦公室,當聽說是潘長江先動的手時,班主任狠狠地批評了他。
這件事讓潘長江心里很不服,而那個同學還變本加厲,糾集一些同學,常常指桑罵槐地嘲笑潘長江。潘長江忍氣吞聲,只當沒聽見,也不再與那些同學交往了,心里對他們充滿怨恨,在上下學途中遇到那些同學時,潘長江和他們冷眼相對,不說一句話。
潘長江的母親當時是遼北地區(qū)有名的評劇演員,當她發(fā)現一向喜歡講話的兒子日益沉默時,就意識到兒子有什么事悶在了心里沒有排解出來。母親耐心地詢問潘長江怎么了,潘長江向母親訴說了事情的原委。母親知道自己兒子性格的倔強,僅僅憑幾句語言開導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恰好第二天是星期天,母親對潘長江說帶他去爬山。潘長江從小就喜歡運動,一聽說要去爬山,心情一下高興起來了。母親帶他坐車來到了鄰縣的一座山上,對他說:“兒子,媽媽知道你心中有委屈,有什么委屈你就對著對面的山喊出來吧,喊出來心里會好受一些?!?/p>
潘長江見母親這樣說,就站在那兒大聲地喊:“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他的聲音剛剛停下,就聽到山谷中傳來更大的聲音:“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潘長江接著連喊了好幾聲,那巨大的回聲在山谷中飄蕩。
母親問:“心里好受了一些嗎?”潘長江說:“舒服多了。”
這時,母親說:“那你現在換一句話喊喊好嗎?”
潘長江不知母親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就說:“換一句什么話喊呢,媽媽?”
母親說:“這回你喊我愛你們!”
潘長江鼓足力氣,連喊三聲:“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空曠的山谷很快傳來“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的婉轉綿長的回聲。
這時,母親說:“兒子啊,聽見了嗎?你喊山時,你喊什么它就回響什么,山其實在用它的回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時別人對你的態(tài)度取決于你對他的態(tài)度,你對別人的態(tài)度怎樣,別人便以怎樣的態(tài)度對你。所以,當我們渴望得到周圍人的關愛時,首先就要向對方付出自己的真誠和友善,這樣才能化解矛盾、冷漠和孤獨,贏得別人的尊重,收獲別人的友愛!”
潘長江豁然開朗。回到學校后,他放下一切怨恨,以真誠和微笑對待每一個同學,當然包括那些傷害過他的同學,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幽默才能,給同學們帶來了歡笑和開心,他與同學們的關系越來越融洽,同學們也越來越喜歡他這個“開心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