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日,年僅五歲的凱瑟琳正在看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她蜷縮在沙發上扳著手指數數,1、2、3……數到30時,她一臉驚恐地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
媽媽上網查資料,告訴她:“瘧疾很可怕,小孩得了瘧疾很容易沒命。”
“為什么會得瘧疾?”
“瘧疾是靠蚊子傳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么辦?”
“現在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有它就可以保護人不被蚊子咬。”
“那為什么不用蚊帳?”
“因為他們買不起?!?/p>
“不行,我們必須做點什么!”
過了幾天,幼稚園老師說凱瑟琳沒交點心費。媽媽問她錢呢?凱瑟琳說:“如果我不吃點心,不吃零食,不買芭比娃娃,攢下的錢夠不夠買一頂蚊帳?”
媽媽干脆帶她去超市,花十美元買了一頂大蚊帳,可供四個小孩用,又幫她找到一個“只要蚊帳”的協會,他們專門送蚊帳給非洲孩子。凱瑟琳把蚊帳寄過去,一個星期后,她收到了“只要蚊帳”協會的感謝信,信里說她是年紀最小的捐贈人,還告訴她如果捐十頂蚊帳,可以獲得獎狀。
凱瑟琳要求媽媽和她去跳蚤市場擺攤,把她的舊書、舊玩具、舊衣拿來賣,賣了錢好捐蚊帳。但賣了一天,生意不好。凱瑟琳想:我捐錢買蚊帳能得獎狀,那別人買我的東西,給我錢,也應該得到獎狀??!
于是,凱瑟琳開始自己做獎狀,媽媽幫她買材料,爸爸幫她整理工作間,弟弟幫她畫愛心。每張獎狀都有凱瑟琳親筆寫的“以你的名義,我們買下一頂蚊帳,送到非洲”,當然還有她的親筆簽名。
只要你捐十美元,買一頂蚊帳,就可以得到一張獎狀。鄰居們為她的純真和善心感動,獎狀很快就用了十張。凱瑟琳把錢寄出,收到“只要蚊帳”協會寄來為她特制的“榮譽證書”,封她為“蚊帳大使”。
協會的人還告訴凱瑟琳,她捐的蚊帳是送到非洲加納一個叫“斯蒂卡”的村子,那里有550戶人家。天啊,只有十頂蚊帳,怎么夠用!凱瑟琳的鄰居不只跟她買蚊帳,他們的小孩也加入其中,幫凱瑟琳做獎狀,成為“凱瑟琳的隊員”。社區的牧師請她去教堂演講,她只講了三分鐘,就收到800美元捐款。這下她士氣大振,又跑到別的教堂去演講,當她滿六歲時,已募得6316美元。
凱瑟琳的事跡引起社會反響。有一天,凱瑟琳看了貝克漢姆替“只要蚊帳”協會做的電視公益廣告,立刻寫信給貝克漢姆表示感謝,當然也發給他一張獎狀。貝克漢姆把獎狀貼上了個人網站,事情迅速傳開。
2007年6月8日,凱瑟琳收到一封來自斯蒂卡村的信,村里的孩子寫道:“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大家都感覺很美!”凱瑟琳非常開心,她和她的隊員們動手做了100張獎狀,給《富比世》雜志的富豪排行榜上的大亨每人寄了一張。其中一張寫著:“親愛的比爾·蓋茨先生,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錢在你那里……”
2007年11月5日,比爾·蓋茨基金會宣布:捐了300萬美元給“只要蚊帳”協會。比爾·蓋茨詼諧地說,既然為非洲小孩買蚊帳的錢都在我這里,看來不把錢拿出來是不行的。
2008年,比爾·蓋茨基金會出資拍攝公益紀錄片《孩子救孩子》,凱瑟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她看到當地孩子用筆在蚊帳上寫著“凱瑟琳”,他們叫這個救命的蚊帳“凱瑟琳蚊帳”,這個愛心蚊帳會守護他們的每一個夜晚。而斯蒂卡村現在叫“凱瑟琳蚊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