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僅一墻之隔的韓家與崔家同時有了孩子,恰好是一男一女,街坊們都說這是上輩子的緣分,該定個娃娃親。后來,兩家因為一件小事拌過嘴,中間這道墻變得高了又高,原來一直以親家互稱的兩家人成了陌路。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韓家的女兒英子與崔家的兒子曉光都長大了,工作了,兩家的關系還是沒有一點緩和。英子與曉光同在一個工廠,也從不見他們搭個伴。
英子是那種很柔弱的女孩,爸媽就說給她買輛自行車,可英子說她害怕,不敢騎。曉光則不然,剛上班,一輛嶄新的飛鴿牌就到手了。
每天早上,英子穿著那件洗得透亮的白襯衫,兩根麻花辮自然垂在胸前,斜挎一個帆布包,走出自家的院子。小碎花的棉布鞋不發出一點聲響,輕輕地打開大鐵門,生怕吵到還在休息的家人。這時,曉光騎著車從他家院子里沖出,鐵門一聲巨響劃破清晨的寧靜。英子站在那狠狠地瞪著曉光,曉光沒事一樣,吹著口哨一溜煙走遠了。
每天晚上,當英子下班回家時,曉光已經和爸媽悠閑地吃起了晚飯。有一次,當她下意識地朝曉光家的院子里瞥了一眼,恰好看見曉光光著膀子在水龍頭底下洗臉。不知為什么她臉紅了。
忽然有一天,崔家的鐵門響在了韓家之前,聲音也小了許多,曉光的動作變得輕柔且緩慢。而且,曉光的自行車也格外干凈,仿佛新的一般。出門之后,曉光并沒有一溜煙跑掉,而是假裝漫不經心地瞥向英子家的門口。英子出來了,兩個人一前一后,誰也不看誰,誰也不說話,始終保持著那個距離,走到了胡同口。然后,英子坐上了曉光的車,上班去了。
那天晚上,英子比平時到家早了,曉光卻比以前回來得略晚了些。
又過了些日子,英子對家里說,夜大在她們廠辦了個學習班,她想參加。爸媽覺得這是好事,欣然同意。曉光那晚也跟父母商量,說老師傅要帶著幾個機靈有干勁的年輕人研究一個新的生產技術,一旦成功,將來當個車間主任也是可能的。老師傅看上了他,他想努努力。爸媽聽了樂得合不攏嘴,覺得兒子有出息。
后來,每天吃過晚飯,英子就開始打扮,打扮得比白天上班還要漂亮。當一切收拾妥當,英子就在院子里唱那首鄧麗君的《甜蜜蜜》。甜美的歌聲唱了沒一會兒,曉光家的院子里就傳來一長一短兩聲清脆的車鈴聲。然后兩個人分別跟家里打聲招呼,出門了。還是一前一后,誰也不看誰,誰也不說話,他們始終保持那個距離,走到胡同口……
到了夏天,大雨連下了好幾天,嘩啦一聲響,兩家中間那道墻后加高的部分倒了,剩下的,還不及一人高。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曉光爸和英子爸就起來收拾院子里的殘土。倒垃圾時,兩人在離胡同口不遠的地方相遇,頓時有些尷尬。正在此時,曉光爸看到了什么,然后朝英子爸努努嘴,英子爸回頭一看——英子與曉光一前一后從胡同里走出來,然后英子坐上曉光的車,兩只胳膊緊緊地摟著曉光的腰,上班去了。
再后來,那道墻不但沒有被再次筑起,中間還打開了一扇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