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介農民,吃了很多苦,才開創了大明王朝,登上皇帝的寶座。按說,他會盡可能地為孩子們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不讓他們再受自己當年的苦——這幾乎是所有父母的慣常做法,可是,朱元璋不這么干。他覺得,孩子們在深宮里長大,養尊處優慣了,就會失去上進心,不懂得珍惜眼前的好日子,于是,他決定給這些尊貴的皇子們來場“憶苦思甜”教育。
朱元璋的老家鳳陽地處偏僻,十年就有九年荒,窮得叮當響,在別人看來,這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朱元璋卻視若珍寶,不僅將祖陵建在這里,還把它作為皇子們的教育基地。太子朱標剛剛13歲,朱元璋就讓他到鳳陽拜祖宗陵墓。朱標第一次長途跋涉,風吹雨淋,車馬勞頓,吃了不少苦,而這正是朱元璋所希望的。
朱元璋還在鳳陽建了一個練武場,他的每一個兒子在前往封地之前,都要在此操練兩三年。他認為,在最艱苦的環境里才能讓孩子們快速成長,知道百姓的不易,到了封地后才能善待百姓。
皇子皇孫們犯了錯,朱元璋也會把他們貶到鳳陽,讓他們在這里受點罪吃點苦,讓他們好好反思,以后不再做違法亂紀的事。
朱元璋的憶苦思甜教育,既讓皇子們養成了儉樸謙恭的好習慣,又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和歷代帝王比起來,他的教子經是理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