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擬訓練具有安全、經濟、可控、高效等特點,充分認識模擬訓練在士官技能培養中的作用和發展趨勢,注意把握模擬訓練中的問題,對提高士官技能培訓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技能培養;模擬訓練;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E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2-0028-02
在二炮部隊中,模擬訓練是指部(分)隊或單個人員利用模擬(仿真)器材,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的操作練習,或在實裝處于非工作狀態進行的操作訓練。
一、模擬訓練的主要作用
士官的技能培養采用模擬操作,可以減少對實裝的依賴,提高訓練效果。
(一)降低訓練成本,提高訓練效率。
二炮部隊的武器裝備龐大、組成系統復雜,在平時訓練和實際使用時,多個單位和人員圍繞著一套裝備進行,素有“千人一桿槍”的說法。運用實裝進行訓練,受裝備數量的限制,操作號手動手時間少,形成技能的周期長;同時,裝備有使用次數的要求,頻繁的通電、通氣,降低了裝備的可靠性,提高了訓練成本。
士官技能培養的主要目標是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動作要領,制作模擬器材供學員進行操作,只要操作程序、動作要領、顯示現象與實裝一致,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據某部報道的信息顯示,因使用新型信息化訓練平臺進行模擬訓練,該部某專業訓練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一,操作號手的培養周期由原來的9個月縮短至7個月,新戰士入伍第一年即可參加實裝演練;不僅大大減少了實裝的動用量,每年還可節約訓練經費近百萬元。
(二)訓練先行,寧讓人才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才。
這里包含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器裝備的生產研制應用了很多高新技術,從方案論證到武器定型、裝備部隊周期比較長。如果等到裝備交付部隊再進行訓練,就會影響部隊戰斗力形成的速度。所以,在裝備研制階段,部隊和院校就要收集有關資料,制作模擬器材,進行操作號手的技能培養。
(三)增強訓練安全性,鍛煉心理適應性。
導彈武器裝備要求精準操作,一旦失誤就會造成人員和裝備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操作號手在使用實裝進行訓練時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如果操作號手沒有進行過模擬操作訓練,直接進行實裝操作的話,很容易出現心理緊張、不敢動手的現象。這不但影響訓練效果,而且增加了訓練事故出現的概率。以模擬訓練作為過渡就可以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二、進行模擬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模擬訓練使用的不是真實裝備,不是真正的測試、發射,所以其本身也存在不少局限性。要達到更好地訓練效果,就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熟悉操作規程。
有了扎實的理論基礎,牢記操作規程,學員就能夠有的放矢的進行操作訓練,可以更快更好的掌握操作流程,提高訓練效率。在具體準備時,可以采用“畫”、“講”、“演”的訓練方式。所謂“畫”是指,讓學員畫“氣、液、電”三路原理圖、儀器面板結構圖和測試儀器連接圖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員掌握專業理論。所謂“講”,讓學員講裝備的結構原理、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項;講操作程序、號手配合時機和把關要點;講進場時機、交接狀態等。所謂“演”是指,學員在無裝備的情況下,根據儀器面板結構圖進行模擬操作。通過“畫”、“講”、“演”,加深學員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專業素質,消除緊張心理,減少操作失誤。
(二)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
訓練一般按照單裝訓練、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的順序進行,在模擬訓練時,要根據各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才能更好地提高訓練效果。在單裝訓練中,學員要重點掌握操作方法、動作要領和裝備的維護保養。在單項訓練中,學員要能夠掌握操作程序、號手間的協同動作和配合時機、安全技術規則。在綜合訓練中,學員重點掌握進場時機、交接狀態,為各專業之間的配合打下基礎。通過分階段訓練,達到“一摸準,一口清,一次成”的目標要求。
(三)提高模擬仿真度,擺正訓練態度,扼殺安全隱患。
在模擬訓練中,學員面對的不是真正的裝備,容易產生輕視心理,出現不按規程操作的現象,久而久之,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要避免此類問題,需要在以下兩方面作出努力,一方面是提高模擬訓練逼真度,以求達到“以假亂真”,這就要求在制作模擬器材時,盡量使其結構和功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實際裝備,訓練環境最大程度地逼近測試、發射環境;另一方面要求學員要能夠端正訓練態度,將模擬訓練當做實裝操作,甚至是執行測試、發射任務,從思想上對模擬操作重視起來,以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四)及時做好訓練總結。
總結是學習的重要環節,能夠加強訓練效果。受訓者在每天訓練結束后做好當天總結,在某個項目訓練結束后做好項目總結。在當天訓練總結中,要對訓練重點和難點進行回憶,對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注意事項進行歸納;在做項目總結中,要對自己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總結出訓練的方法和規律,以便在其它項目的訓練取得更好地效果。
三、模擬訓練的發展趨勢
模擬訓練以安全、經濟、可控、高效、可多次重復、無風險等獨特優勢,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分析國際模擬訓練的發展特征和信息化體系作戰的需求,二炮部隊的模擬訓練將朝著如下方向發展:
一是模擬訓練器材向規范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發展。模擬訓練器材是模擬訓練的基礎,二炮部隊要實現軍事訓練手段“模擬化”,必須大力研制模擬訓練器材。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在規范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方面下功夫,以減少研制成本、提高訓練效益,
二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造逼真“合成”作戰環境。虛擬現實,是指利用先進的三維圖像、多路傳感輸入等手段,高度逼真地模擬人在自然環境中視覺、聽覺、動感等行為,進行的一種仿真式訓練。與常規的訓練方式相比,虛擬現實訓練具有環境逼真、“身臨其境”感強、場景多變、訓練針對性和可控制性強等特點。
三是依托分布交互模擬技術打破空間上的局限。分布交互模擬訓練,是指依托計算機網絡理論,運用分布交互網絡系統,把分散在不同地點的軟、硬件設備及有關人員聯系起來,在人工合成的“電子環境”中形成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互相耦合、同時共享一個虛擬作戰環境的訓練。這種訓練方式,可實現網內所有單位的聯合訓練和對抗訓練,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各單位之間聯合訓練聯而不合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朱坤嶺,汪維勛.導彈百科辭典.宇航出版社,2001.
[2]楊洪訓,張紅梅.軍事教育訓練心理學.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2010.
[3]梁衛東.士官組訓方式探析.中國軍事教育2008(1)
作者簡介:李永峰(1964-),男,漢族,山東諸城人,副教授,長期從事士官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