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張青山是科長,酷愛喝茶,對茶頗有研究。閑時常與同科室的職員李愛華共同切磋茶藝。關于茶的學問,兩人時有爭論,時達默契。然張青山總笑李愛華喝的茶品位不高。李愛華苦笑,心里說,我若當了科長,我會喝高檔一點的茶的。
轉眼已逾花甲,張青山與李愛華都退了下來。喝茶依舊,李愛華的茶檔次又降下了一級。張青山也要自己掏錢買茶了,喝茶的滋味又別有一番。茶葉貴了又貴。于是,張青山就買了三種茶葉,分裝三個茶盒。一等茶葉待一等客人,二等茶葉待二等客人,末等茶葉待末等客人。自己則三個等級輪流喝。客人來,總是老妻沏茶,久而久之,老妻也會察言觀色了。
一日,同事小文來訪。張青山照例向廚房里喊了一聲:“泡茶!”見沒有應答,就又喊了一聲:“快沏杯茶來!”
回答的是脆生生的童音:“奶奶去賣菜了。”跟著跑出個十歲小孩,“爺爺,用哪個盒子里的茶葉?”張青山瞪了孫子一眼:“走走走,爺爺自己來!”小文擺擺手讓張老別忙。張青山說,難得來,茶總該喝一杯吧。張青山端出兩杯茶,一杯給小文,一杯是自己的。
喝著茶,聊著單位里的事。小文高興地告訴張老,他也總算有了出息。上半年升了職,當上了科長。
張青山愣了一會兒忙道賀:“恭喜,恭喜!都知道你是筆桿子,早就應該有出息了!”賀喜之后心里直罵自己:“老糊涂了,看走眼了!”罵過自己之后,又嗔怪小文:“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可心里說,如果早曉得了就給你泡名茶了!
聊過升遷的事,小文又說上了茶經:“張老,都說您對茶蠻有研究,您說什么茶最好?”張青山臉紅了,但他不明白小文并無它意。他定了定神說:“小文啊,茶葉的好壞名堂很多,但光用價格來論品味是有失偏頗的,最要緊的是憑自己喝茶時的感覺,你自己覺得喝著好,就是好!比如我,過去愛喝碧螺春啊什么的名茶,現在喝慣了綠茶,倒對名茶不感興致了……”
“哦,是這樣啊,您說的有道理,”小文打開了提包拿出兩包茶葉,對張青山說:“前天我去黨校學習,同學送了兩盒茶葉,我喝白開水喝習慣了,心想就送給張老和李老吧。正好您喜歡喝綠茶,這包就送給您,那包名茶給李老吧。”張青山愣了會兒竟忘了道謝。
小文走后,那包名茶總在張青山的眼前晃來晃去,連晚上睡覺也沒睡好。老伴還笑他自以為是自作自受。第二天早上的散步也免了,悶在床上無精打采。
他正罵自己目光短淺,聽見門鈴響了,開門一看是李愛華。李老舉了舉手中的東西:“我知道你懶病發了,心情不好,就給你提勁來噠!”他說,小文對他說你不愛喝名茶了,我對他說是騙你的,那點退休金怎么喝得起呢?張青山頓時耳紅臉赤了。
李愛華把名茶分成了兩份,又叫張青山拿出綠茶照樣分成兩份,二人將兩樣茶各拿一份。張青山笑著說:“老伙計,都說世上‘理解’難得,你呀,真是我肚子的蛔蟲!”李愛華也笑道:“咱倆誰跟誰呀,都一樣的人嘛!”
兩人分好茶葉,又閑談起來。張青山給李愛華泡了杯茶,又指著茶杯說,其實家里還有點名茶,一直沒舍得喝。兩個人邊喝邊談,又談了許多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