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發展與改革加快的步伐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處于慢慢完善階段,以及中國經濟GDP增速不斷放緩,中國經濟進入新時期、新常態。企業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發展步伐也有所影響;共青團組織作為企業的后備人才儲備,所處環境、所擔當任務和自身的狀況都在受到影響而發生較大變化。面對新常態、新情況,油田企業共青團工作如何迎難而上,推陳出新,本文對此詳細分析與探討,并提出新常態下共青團工作創新的建議。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創新工作;共青團;油田企業
中圖分類號:[TE-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2-0164-02
前言
符合我國國情與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確立、完善和發展,企業也從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為主體轉變。共青團員的工作在企業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的變化中遇到了全新的機遇與新的問題。本會針對企業共青團現階段的具體發現情況和有關的理論探究入手,針對如今企業共青團組織怎么講所面向的困難找到合理的解決措施,并改進提出可行建議。
一、企業進行共青團創新工作所面臨的困難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石,他們的發展與進步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基于相關數據與資料發現,近年來企業共青團的工作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具體可從以下方面體現:
1.共青團建設和成員數量停滯和縮減。
由于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其招牌形式也在相應改變,如大中專畢業生代替以前的助理處技校生;而且,再有定員定崗后,每年進入的企業的大學生都收到嚴格限制,因此導致企業團員的數量在不斷減少。與此同時,因為企業團組織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削弱,越來越多的單位把團組織作為精簡對象。
2.共青團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共青團的工作在傳統意義上來說是滿足青少年積極進取的政治訴求,加強黨的領導和為黨和國家儲備優秀骨干。但,當前情況下是共青團成員的非政治化訴求日益凸顯,占據主導地位,而對于這種形式下,共青團組織沒能從思想意識和自身定位及時轉變和創新工作,從而導致其影響力日益減弱。同時,又由于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政工性質的團組織還面臨著團干部思想沒有達到一致、忽略了結構設置、活動經費不足等問題,導致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并沒有將共青團的功能展現出來。
3.共青團工作和活動開展阻力大。
根據如今團組織活動舉辦的情況入手分析,團組織中面臨了很多較為凸顯的問題。例如,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青年缺乏對政治的關注,受到經濟思想與拜金主義的影響。經濟新常態下,青年身上的生活壓力與工作中的競爭需求,自我價值做到的需求,成長成才是如今的首要任務。并且,在團內活動慢慢單一化下,導致青年團的活動的吸引力開始下降,導致開展存在困難。基層的團組織工作無法引起管理階級的注重,活動中需要的經費與場地無法得到保障,導致團活動開展受到了局限,所以難度不斷升高。
二、新常態下油田企業共青團工作創新發展對策探索
共青團的性質應當是具備思想性、政治性的組織,在市場經濟新常態下,如何破解當下所面臨的困難,創新發展,能夠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促進共青團和油田企業和諧發展,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就需要我們準確抓住團組織的主要任務與屬性,并且和油田企業基礎性能結合作為突破點。
1.積極應對,認清形勢。
針對市場經濟體制中的油田企業而言,企業管理體制改革迎來了巨大的挑戰,非生產系統的共青團員是企業的性質,所以要按照工作方式。內容以及中心等多個方面來跟上新實施、情況與常態變化節奏。面對共青團組織所面臨的當下的問題,必須克服“無用思想”和“消極對待”這兩種消極思想。
黨指導中的優秀群眾組織共青團員,是青年群眾與黨溝通所搭建的渠道,針對黨處于各個時期中需要做到的目標與任務,起到了關鍵作用。其次,青年員工所存在的創新意識強、文化水平高,思想跳躍大,求知欲強等特性,并且所在的企業對團組織十分注重。所以,社會責任對現代企業而言,應當承擔。而共青團員也應當對自己所處的地位與責任看到,并擺正位置,帶領和組織團員青年參與到企業現代化建設中去,促進油田企業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青年員工突擊隊的作用,在經濟新常態、新形勢下把共青團的地位和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
2.創新團組織工作,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青年是企業前進和發展的主力軍,油田企業的青年團組織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歷史背景下,青年團組織應該也對新方法與新思路積極研究,將共青團工作創新,將企業團組織的新形態體現出來。共青團組織可以積極利用網絡、手機、微信、博客等新的社交工具,逐步的獎勵全方面、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組織體系。
3.開展共青團文化活動,創新工作載體。
油田企業共青團組織應該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創造條件,將企業文化積極發展,針對工作載體進行創新,將共青團的特點最大化的發揮出來。第一,在互聯網時代基礎下,網絡起到的作用巨大,進一步提高了文化建設。其次,青年樹立意識,并多與青年溝通,將企業文化營造為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最后,用心安排并將不同類型的文體活動提出,通過多元化的活動方式,將企業文化層次與品位提升。
結論
總之,經濟新常態下,青年團組織是黨聯系青年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企業前進和發展的主力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最堅實的力量。在油田企業中展開共青團工作,并將遭遇的問題與困難積極解決,將青年工作和企業相互融合的切入點準確找到,創新工作,讓青年團組織在服務油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長期發展上發揮作用和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伶俐.新形勢下油田企業共青團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J].硅谷,2010,07:218.
[2]雷延鵬.新形勢下油田企業員工思想教育創新探討[J].東方企業文化,2014,04:103.
[3]丁子林.新形勢下創新企業共青團工作的思考[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4:97-98.
作者簡介:
張婧薇,女(1985-4-17)。民族:漢。籍貫:陜西省延安市。職務:國有企業團委干事。職稱:助理政工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