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視服裝藝術是表達影視人物的性格形象的重要道具,在云南地區有眾多少數民族,其各民族的服裝各有特色,為影視服裝藝術在云南少數民族中的表達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而且通過影視服裝藝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云南少數民族題材中的文化特色。
關鍵詞:服裝;少數民族;特色;表達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2-0051-02
影視與服裝是藝術領域一對密不可分的好伙伴,對于影視藝術而言,服裝是其十分重要的道具,通過服裝我們能了解影視作品所要表達的人物特點。而在少數民族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服裝則更是重中之重,云南少數民族擁有其獨特的文化色彩,這屬于他們獨有的民族特色,而他的民族服裝更是他們文化色彩的一種代表。
一、影視服裝藝術的在云南少數民族題材中的作用
首先,影視服裝藝術對于影視人物的塑造有著重要的表達作用,在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中影視服裝更是被賦予了表達人們特色與民族特色的作用。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一個人物的第一印象就來自于他的服裝和裝扮,一個正面陽光的人物形象我們是很難甚至是無法用邋遢骯臟的服裝來樹立起來的。每一個影視人物的塑造都要有與之形象相匹配的服裝道具,而影視服裝則又是一種對于人物內心情感世界的表達媒介,通過影視服裝我們能夠透過它看到人物的一些性格特點和人物的情感世界,能夠在我們的面前塑造一個立體的充滿感情色彩的劇中形象。在少數民族的影視人物塑造中影視服裝不僅被賦予了表達人物情感色彩的作用,還被賦予了表達民族文化特色的作用,因為在云南少數民族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其運用的影視服裝具有深深的民族特色,這些服裝有著自己的文化意義,它所表達的不僅僅是服裝的藝術裝飾下的劇中人物形象,還要表達出這些服裝在這個民族中的意義,這些意義在該民族中有深深的文化痕跡和獨特的文化背景。故而影視服裝藝術對于少數民族題材的影視作品而言有著非同凡響的作用,他甚至讓我們一看到這個服裝就直接形成不同民族人物的印象,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個有著花包頭服飾的姑娘出現在熒幕中時,我們自然會想到心靈手巧的彝族姑娘,這是他們的民族特色,同時如此精妙的頭飾一定是位心靈手巧的姑娘做出來的,這種第一印象非常直觀,而且這種直觀的印象又十分的準確。
其次,影視服裝藝術也具有配合少數民族影視作品的敘事以及推動情節的作用。
服裝除了能夠表達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體現民族特色外,還可配合影視作品中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們知道,在不同的時間、場合甚至節日,我們都會選擇適合的服裝,而在云南的少數民族中也是如此,他們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服裝,而這些服裝在不同的節日也自然不同,當你看到一群傣族青年男女穿著節日的盛裝,拿著水盆時,相信你連想都不會想,腦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句話——潑水節到了。而在少數民族的影視作品中,通常我們都可以通過服裝看出整個故事情節敘述的時間,事件的演變,當到了重大節日的時候,在少數民族的影視作品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比較熱鬧壯觀的場面,而這些場面是通過人物的服裝色彩來表達的。此外對于個人情節的敘事配合上,服裝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明亮鮮艷的服裝代表人物要參加喜慶的事件,起碼這個事件所要表達的意義是喜慶的。比如說某個少數民族要進行組內重大的民族歌會,那么去參加的人必然不會穿的太隨意了,肯定是要穿著大方歡快明亮的節日盛裝,來表達對于該歌會的喜愛與重視。
影視服裝藝術也可以表達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傳說。云南地區的很多民族服裝上都有各自的民族圖案,而這些圖案很多來自于當地民族的傳說,其內容多與其的民族來源、重大節日的來歷以及民族愛好相關。通過觀察服裝,我們就可以對云南少數民族的歷史淵源、文化特色、民族性格有所了解,從而對這個民族的歷史演變有更深了解。
二、具體影視作品中對于少數民族服裝的分析
(一)對于《阿詩瑪》作品中云南彝族撒尼人服裝的簡析。
《阿詩瑪》是反映云南彝族撒尼人一場愛情悲劇的電影,其劇中很多的場景服裝等元素都來自于現實中彝族撒尼人的日常生活。其對影片人物阿黑的形象塑造上,讓阿黑身穿民族服裝,以青步纏頭,打出民族頭飾英雄結來顯示彝族男兒的英勇氣質,同時其身上衣物的顏色以黑青色為主,上身穿著黑青色布衣,下身穿穿著寬當黑褲,表現出彝族撒尼人崇尚黑色的民族顏色情節。而且如此干練的衣著打扮,一看就是要勞動做工的形象,體現了彝族撒尼人的勤勞勇敢的民族特色。而對于女主人公帽子的處理上,采用了彝族撒尼人傳說中的“扯下天上的彩虹做成姑娘頭巾的說法”給做了一個彩虹帽,看到這個帽子我們就很容易看出這個姑娘是個樂觀開朗熱愛生活的好姑娘。而姑娘穿的衣服又以藍白色為主,反映了這個民族姑娘像這淡淡顏色一樣單純善良。透過這些影視題材中的服裝藝術處理,我們可以看出云南的少數民族之一的彝族撒尼人的單純善良和勤勞勇敢。
(二)對于《花腰新娘》中云南花腰彝族的傳統服裝中肚兜的賞析。
《花腰新娘》是2005年張家瑞指導的一部影片。劇中的女主人公彝族姑娘鳳美穿戴的肚兜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是彝族服裝中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中心部分主要刺繡著花腰彝族民族所崇拜的圖案,周邊鑲著各種花卉圖案的刺繡花邊,它表達了花腰彝族對于祖先的崇拜和對于繁衍子孫后代的希望,希望生活花團錦簇,日子和和美美。雖然在劇中的肚兜經過了影視劇的藝術加工,但是基本上保留了其原本的民族特色風采,還是能讓我們感受到花腰彝族對于種族繁衍興旺的渴望和對于祖先的崇拜感激。
三、結語
對于云南少數民族題材的影視作品而言其影視服裝藝術有著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通過這些民族的服裝藝術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這一題材的作品想要表達的民族文化的特色,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這一民族的特色,更好的了解民族的文化特色,所以在云南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中我們一定要應用好這里民族影視服裝藝術。
參考文獻:
[1]龐小條,解析云南少數民族題材影視作品中民族服飾的藝術特色,現代裝飾(理論)[J] 2013年10期.
[2]李穎、楊國興, 新時期云南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商業化探索,民族藝術研究[J], 2011年1期.
作者簡介:秦都尕尚(1987-),男,藏族,甘肅天祝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影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