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6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2-0058-02
一、前言
五句子山歌,也稱五行詩,是流行于奉節、巫溪、巫山旅游“金三角”和與其比鄰的湖北、陜西等縣的民歌五句子山歌原本是是土家族山歌中特殊的一種,現今廣泛流傳著。如果從詩的角度來看,它的結構形式特別,文章內容樸實,藝術表達卻不凡,非常耐讀。如果說古老的民間文化是一個花園,那么五句子山歌就是這個園圃中的一朵奇葩。山歌清新亮麗,唱腔優雅,結構形式工整獨特,為五句式。現在能夠保存下來的山歌,絕大部分是描寫青年男女為了追求愛情,大膽的表露自己的感情,雖然有點直接,卻不失淳樸的婚戀愛情,一小部分也歌頌了他們現今的美好和對生活的祝愿。五句子山歌在山間傳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而是一種情感記錄,反應了身居大山深處的勞動人民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道德觀以及審美情操等。
巫溪縣地處重慶市東北部,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巫溪縣悠久的鹽文化帶來了繁榮的經濟,從而也推動了歷史文化的進程。巫溪有千古的文化,這里曾是《山海經》的“巫咸國”的所在地,上古時期以巫咸為首的“靈山十巫”就在今巫溪縣寧廠古鎮寶源山,以這里為中心創造了以占星術和占卜術為主要形式、以鹽文化和藥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地域特色文化,也構成了今天所說的“巫文化”,是巫溪所特有的。當時發源于巫溪的五句子山歌影響甚廣,它主要反映了當時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正值宋朝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五句子的發展也豐富了詩歌的內容,增加了詩歌的韻味!五句子山歌的形式很奇特,以五句為一節,有時候一節組成一首歌,有時候多節組成一首歌。它完全區別于傳統的絕句和律詩,打破了兩句相對應的格局,而是以基數句結尾。但由于巫溪地域條件閉塞,交通不便,以及隨著制鹽業的衰落,巫溪經濟文化的發展也相對滯后。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封閉的地形以及對外交流的減少,讓巫溪的五句子山歌受外界影響更少,也越發的原汁原味。巫溪五句子山歌的內容豐富,藝術性極強,極具可讀性。隨著巫溪旅游文化節的開展,巫溪這個原生態小城,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縈繞在大山深處的五句子山歌唱得更加響亮,隱藏在峽谷間的藝術瑰寶也顯示出了它們的光彩。“鴛鴦號子”是五句子山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共63首,其旋律悠揚,唱腔婉轉,題材風格清新淳樸,結構形式嚴整獨特。鴛鴦號子民歌,因為演唱時要在主歌的第四句和第五句之間加上襯句“鴛鴦號子”而得名。現存的絕大多數“鴛鴦號子”,都是描寫青年男女大膽熱烈、質樸率真的婚戀愛情,少數部分也歌唱了巫溪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鴛鴦號子”在山間傳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而是一種情感記錄,反應了身居大山深處的勞動人民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道德觀以及審美情操等。獨具地域特色巫溪的“鴛鴦號子”既是巫溪本土的,三峽
巫溪縣五句子山歌
的,同時也是民族的,它生于山溝,但是它傳唱的卻是普通人的普遍心聲,身處高山峽谷仍與外界文化交匯包容。這種強大的包容性也是我們新時代三峽文化所需要的精神。目前國內對巫溪對鴛鴦號子的研究甚少,還停留在收集整理和結構形式等一些零散的方面,沒有形成系統的全面的研究形式。2010年巫文化旅游節的開展,巫溪原生態的山歌吸引了更多學者的關注,保護巫文化與巫溪五句子山歌成為重慶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主題
重慶巫溪五句子山歌一枝獨秀,歷史悠久。其中“鴛鴦號子”更獨具魅力,是三峽古老的民間藝術奇葩。作為山歌重要組成部分的“鴛鴦號子”能源遠流長,廣為人民傳唱,這與人民的勞動生活是密切相聯系的,本篇論文將根據已收集整理的“鴛鴦號子”所描寫的內容來窺探巫溪這個大山峽谷間勞動人民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道德觀以及審美情操等。巫溪地域閉塞,交通不便,但北面與陜西和湖北交界,又相對的處于一個開放的平臺。巫溪山高水惡,地勢險峻,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特殊的地理環境,為“鴛鴦號子”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條件。人們在山間勞作,山歌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呼朋引伴,這些無意間傳唱的號子無不流露出巫溪人民對生活、對人生的態度。現存的鴛鴦號子絕大多數是表現青年男女大膽熱烈、質樸率真的愛情,也有傾訴對父母包辦婚姻的叛逆與抗爭的。“鴛鴦們”互訴衷腸,既情意綿長又哀婉動人,這也是鴛鴦號子得名的另一原由。當然除情歌外,還有一部分鴛鴦號子是描寫巫溪人民的勞作場景,生活狀態以及時事政治的。這些山歌的內容真實地記錄一段時期,大山深處的勞動人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狀態。人們在這里頑強地開辟屬于他們的新天地,并不嫌棄巫溪的偏僻與貧窮,他們唱著鴛鴦號子,把所有的苦化為甜,在巫溪安居樂業,逍遙自在。
通過對巫溪五句子山歌之“鴛鴦號子”的文化透視,我們可以看到巫溪的“鴛鴦號子”小到只屬于巫溪山頭的某男某女,但是它所傳達的情感是我們共有的。由收集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
(一)巫溪鴛鴦號子是五句子山歌的一部分,是巫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文化的符號象征。
(二)巫溪的鴛鴦號子的內容與勞動生活密切相關,是勞動人民的歌,所描寫的內容是普通下層勞動人民的心聲,沒有經過文人的加工修飾。但是在現代鴛鴦號子的創作只是少部分感興趣的鄉村文人,所以所描寫的內容與傳承下來的有很大的區別,失去了濃厚的生活化色彩。
(三)巫溪鴛鴦號子的內容大多是以青年愛情為主題的,但是也有對生活的勞動,時政進行描寫的。
巫溪人民的審美情操有著濃烈的傳統味道,在傳統里透著鄉野氣息,農家的真實與質樸才是本質。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過,偉大藝術之所以感人就在于能借助激活的古老原型而發出當代“一千個人的聲音”,“把他正在尋求表達的思想從偶然和短暫提升到永恒的王國之中。把他個人的命運容納入人類的命運,并在我們身上喚起那些時時激勵著人類擺脫危險、熬過漫漫長夜的新的力量。”(榮格《論分析心理學與詩的關系》)鴛鴦號子內容強大,毫無疑問是這樣一種偉大的藝術,它發揮著巨大的威力,伴巫溪人民一路走來。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樣極具價值的民間歌謠能在當代藝術家的手中得以傳承和創新,在巫溪甚至三峽人民的生活中唱的更響亮。
參考文獻:
[1]呂紅文.三峽民歌[M].北京:中國文藝出版社,1990年2月.
[2]趙四方.姜永勝.五句子山歌[Z].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12月.
[3]湯緒澤.[Z].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年4月.
[4]郁賢晧.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簡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5]譚笑.田發剛.五句子:土家人的愛情絕唱[J].中國民族,2001,(06).
[6]譚德富.榮先祥.精妙絕倫五句子[J] .民族大家庭,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