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精神文化水平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然而目前我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與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還有著很大的距離,其中農村文化建設的尤為落后,無法滿足城鄉一體化時代背景下的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勢在必行的。筆者在此基礎上指出了農村文化的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目前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本文最后提出了新農村文化的建設的幾點建議,希望對實踐中農村文化建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農村;文化建設;精神文化需求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2-0129-02
一、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我們國家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這一目標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關鍵在于三農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觀點點,然而三農問題要想得到解決就離不開農村文化的支撐。因此,加強農村的文化建設,提高農村精神文化水平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
(1)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農村的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和挑戰,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農村現代化的建設,實現了農村的 現代化建設能夠有力的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而農村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其文化的建設。農村文化的現代化能夠為農村經濟、文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能夠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轉變傳統的思想發展觀念,激發農民的創造力,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現代化的實現。所以,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文化的支撐,需要在文化繁榮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充分調動農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現代化經濟的發展。
(2)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實現更是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我們國家還是主要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經濟仍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實現離不開農村文化的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的水平直接決定著我國文件建設水平,農村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是全國文化水平提高的關鍵。在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對農村文化的發展規律進行準確的把握,充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提高農村的綜合素質,以此來提高我國文化建設的水平。
(3)我國小康社會的實現離不開農村文化的建設。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因此小康社會的實現必要以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為基礎。在我們國家,農村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小康社會實現的關鍵問題,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加強農村的經濟文化建設,不斷進行努力實現 “生產發展、 生活寬裕、 鄉風文明、 村容整潔、 管理民主” 的目標。
二、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盡管黨和國家高度對農村文化建設給予高度的重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農村精神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和提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目前我國農村的文化建設各小康社會所追求的發展目標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還無法滿足農村精神文化的需求。
(1)農民綜合素質仍需偏低,今后需要加強相應的培訓和教育。 農村文化建設關鍵還要依靠農村,農村文化的繁榮更是離不開農民。 然而目前我國農村文化建設需要的人才數量有限,并且老化現象嚴重,這已經成為阻礙農村文化發展的重大阻礙。農村文化建設人才隊伍十分薄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農村干部素質水平有有待提高,綜合素質仍然偏低,無法滿足農村文化發展的需要。第二,農村文化建設的隊伍專業水平低下,素質不高,文化程度也相對較低。
(2)城市和鄉村之間差距越來越大。最近幾年,我國加大了對農村文化發展的支持力度,撥付了大量的資金來促進農村文化的發展,但是與城市比較而言,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并且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
(3)我國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落后,阻礙了文化的發展進程。雖然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文化設施建設投入了巨資,但是還是無法滿足實踐的需要。由于基礎設施的落伍導致文化發展速度十分緩慢,村民綜合素質還比較偏低,在思想方面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還比較嚴重,這些都嚴重阻礙了農村文化的發展,進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建議
(1)要不斷努力加強農村文化人才的培養,為文化的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首先,要完善農村文化發展的政策,制定各項發展目標,同時加大對農村文化人才的培養,為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其次,要加大力度對農村骨干的培養,推行對文化的義工服務,支持文化劇團的建設和發展,通過各種文藝的演出來加快文化建設,提高文化發展的水平。第三,大力推行文化義工服務,不斷壯大文化義工的隊伍,采取措施吸引跟多的大學生參與進來,為了農村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2)要統籌城鄉文化發展, 推進城鄉文化發展的一體化。首先,要建立城市互相的發展機制,以城市帶動鄉村發展,相互支持,相互依存,促進兩者協調發展。其次,城市應當自身文虎發展的基礎上來帶動鄉村地區的發展,推進兩者一體化的發展。第三,要繼續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繼續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文化基礎設施。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要繼續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文化基礎設施,從而為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性提升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十二五” 規劃綱要中指出, 在“十二五” 時期,要“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建設和改造文化服務網絡。
參考文獻:
[1]周德新.中部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的資金困境與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2(5).
[2]王雪文. 關于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的發展與思考[J].大眾文藝,2013.
[3]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人民日報,2012 -11 -19.
作者簡介:
曾珠,女(1981-11)。民族:漢族。籍貫:云南省建水縣。研究方向:群眾文化及新農村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