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高爾夫產業發展的態勢,提出高爾夫專業教育應該從內外兩方面進行加強:對外要加強聯合辦學,對內要加強專業建設,以期為高爾夫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關鍵詞】高爾夫產業 態勢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014-02
隨著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的興起,高爾夫教育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自從1995年深圳大學開設高爾夫專業以來,高爾夫專業教育已經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在目前高爾夫產業發展的態勢下,通過梳理高爾夫專業教育發展的現狀,并進行反思,將為高爾夫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和有力支持。
一 高爾夫產業發展態勢
1.高爾夫產業發展迅猛
1984年廣東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的成立掀開了中國現代高爾夫產業的發展序幕,自此開始,中國的高爾夫產業從沿海開放地區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遍及大江南北。經過近30年的發展,迄今為止,中國有“高爾夫設施總數477家,共10570個球洞,折合約587個18個球洞,分布在國內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高爾夫運動的本土人士至少有50萬至100萬。隨著高爾夫運動重返奧運大家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與高爾夫運動相關的賽事、休閑和旅游等活動中去。
云南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特點,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眾多的高爾夫運動愛好者,高爾夫旅游在云南得到了迅猛發展,被稱為“高爾夫天堂”。截至2012年,云南共有高爾夫球場23家,其他各地也在加快進行高爾夫球場的建設。
2.國家政策限制高爾夫產業的發展
但高爾夫產業的發展在中國受到了國家政策的種種制約。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政府從2003年開始對高爾夫產業出臺了一系列限制型政策,對高爾夫產業嚴格控制項目審批,嚴格審批程序,取消各種優惠政策,提高營業稅率等。2003年底國土資源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采取措施落實嚴格保護耕地制度的通知》指出:“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項目、別墅項目、高爾夫項目,一律不得報批用地。”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2004年1號文件)《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指出:“我國高爾夫球場建設將暫緩立項和審批。”2006年12月12日,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06年本)》,首次增加了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高爾夫球場、賽馬場項目。按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消費稅政策,2006年4月1日起高爾夫及球具消費還將征收10%的消費稅。種種政策都從不同方面對高爾夫產業的發展進行著限制和制約。
3.人們對高爾夫的認識開始發生轉變
盡管受到種種制約,高爾夫產業的發展速度在中國還是不降反升。與此同時,隨著高爾夫產業的發展,人們對高爾夫運動的認識逐漸走出了誤區,高爾夫運動開始回歸到其體育運動的本質。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到,高爾夫運動不是一項“貴族”的專利,而是大眾化的休閑體育項目,在很多地方,一場高爾夫練習球的消費不到百元,甚至比進行羽毛球運動還便宜。同時,通過高爾夫運動的普及,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培育公平禮讓的文化氛圍。
二 對高爾夫專業教育的思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83所高校開設有高爾夫專業,從學歷層次看,涵蓋了專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個層次;從專業方向來看,主要是球會運營與管理、球場管理和高爾夫運動技術三個方向。在當前高爾夫產業發展的態勢下,中國的高爾夫教育應加強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1.對外加強聯合辦學
當今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是聯合辦學。對于高爾夫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言,采取聯合辦學培養人才的方式具有明顯而又積極的推動作用。加之由于高爾夫教育需要配備相應的訓練場地和訓練器材,單靠學校自身的實力是無法滿足專業教育所需的。因此,高爾夫教育要拓寬培養渠道,實現多種形式的聯合培養。聯合培養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就高爾夫這一專業而言,可以采取校企聯合、校際聯合、校協聯合和中外聯合四種方式。
第一,可以采取校企聯合培養的方式。校企聯合可以在學校與外界之間搭起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平臺。對學校而言,能夠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拓寬實習實訓渠道,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拓展學校的辦學資源,極大地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和人才培養水平。對企業而言,通過與院校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使企業在人力資源的吸收上具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另一方面,通過與院校之間合作交流,可以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智力和理論支持,推動企業發展更加合理和高效,形成健康而有活力的企業文化。對學生而言,校企聯合的培養方式,使其既可以掌握系統科學的理論知識,同時在校期間就有機會接觸到所學專業較為前沿和實用的行業信息,這種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有顯而易見的積極作用。
第二,可以采取校際聯合培養的方式。這一方式有利于人才的全面發展,院校之間可通過相互聯合、資源整合,將各自的優勢集中起來,形成“1+1>2”的合力。可以通過跨校選課和跨校輔修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課程選擇空間和知識接觸面,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通過這一合作方式,還可以減少和避免用于低水平重復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降低高校的運行成本,從而使合作院校獲得更大的拓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會。
第三,可以采取校協聯合培養的方式。通過院校與協會的聯合,可以進一步增強院校與社會的聯系,提高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質量和規模效益,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通過院校與行業協會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更加高效地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急需人才。如美國PGA與高校之間合作開展的PGM高爾夫管理人才培養項目,該項目通過高校與職業高爾夫協會之間的有機結合,有效地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對于美國高爾夫管理人才的培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堪稱校協聯合的成功案例。
第四,加強中外合作聯合辦學。由于高爾夫運動和專業的“舶來”特性,加強中外聯合辦學可以吸收國外成熟的教學體系和大量的教育資源,可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改革創新等方面形成獨特的優勢。可通過與國際知名高爾夫企業的合作,拓寬人才就業渠道和提升國際影響力;通過與國外相關院校的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通過與國外相關協會的合作,如RA、USGA等,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
2.對內加強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要謀求專業發展,形成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高爾夫專業在進行專業建設時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是一種方向性培養要求,即根據一定的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規格、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綜合素養等的具體要求。高爾夫專業要在充分了解行業發展態勢和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不僅要求培養人才的高素質,還要求培養人才的高端技能。只有對人才培養目標有清晰準確的認識,才能促進高爾夫專業教育的發展。
第二,加強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建設。當前,我國高爾夫教育在這兩方面都比較薄弱,很多院校在課程建設方面,缺乏資源,無法滿足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因此,需要聯合多方力量,深化教學改革,共同促進課程建設。
教材建設是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依托對象。目前中國的高爾夫教育相關教材嚴重匱乏,課程建設遠遠落后于專業建設的發展需求,需要加大課程建設的力度,同時翻譯引進國外成熟的教材系列,豐富教材建設。
第三,夯實師資建設基礎。專業建設的基石最終要落在師資建設上面。無論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還是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的開展,都需要一支在學術造詣、學術素養、學術意識、教學水平等方面都精湛的“雙師結構”師資隊伍作有效保障。學校在培養教師的時候需要對“雙師結構”制度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強產學研的結合,加強教師與校外企業之間的廣泛合作,增強教師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實踐水平,合力打造“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同時,要完善教師激勵機制,激發工作積極性,加強高爾夫專業師資的國際交流和合作。
參考文獻
[1]馬賢斌.高爾夫在中國——淺析現階段中國高爾夫教育的優劣勢[J].科技信息,2011(18):287~288
[2]金克林.普通高校中開展高爾夫教育的意義[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6):72~74、78
[3]趙雁、席連正、車偉光等.云南省高校發展高爾夫教育的探討[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72~75
[4]王鵬飛.從中國高爾夫運動的現狀談我國高校高爾夫教育的前景[J].考試周刊,2009(41):137~139
[5]喬凱.淺談高爾夫運動在高校開展的意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1):21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