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在施工單位實際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往往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他們一般都沒有經歷過完整的建筑施工過程,對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運作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導致他們在畢業后進入施工單位工作時,無法系統地發現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問題,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我國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要與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結合起來,與相應的建筑施工企業合作,開展對學生的實訓工作,建設完善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從而更好地實現我國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校企合作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021-01
校企合作對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來說都是極其有利的。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實自我并且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工作經驗,而對企業來說,可以幫助企業節約成本,利用高校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對于開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高校來說,尋求具有中國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非常重要,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國各大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水平,還可以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對于提升高校人才服務社會的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現狀
1.高校在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對教學過程的控制
經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我國高校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前三年基本是在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完全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在最后一年也就是學生參與實習工作期間,學校基本不管學生,學生處于一個完全自由的狀態。在前三年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中,基本上學生不會有到建筑施工現場進行體驗的機會,這三年中學生接受了大量的理論和一些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給學生打好了一定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基礎,此段時間可以說是學校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不斷積累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此階段學生在建筑工程技術上的專業技術和能力還不夠成熟,一旦進入施工現場面臨實際的操作或問題時,往往會感到不知所措,所以對學生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去實際體驗建筑施工的過程。
2.校企合作內容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實習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學校組織一部分學生到施工工地開展實習工作;(2)學生自己去應聘或者聯系而到相應的施工工地進行實習工作;(3)某些學習成績優異,早已找到就業單位的學生則由該就業單位安排分配實習工作。高校在學生最后一年的實習階段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就顯得比較呆板,只是通過一些生硬的程序和格式進行管理,如讓學生交實習任務書、實習周報、實訓報告、實訓總結等,經過對學生上交的這些報告和總結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發現,這些報告和總結的內容大多大同小異,毫無新意可言。而高校對于學生在施工工地上的管理很明顯不到位,只是通過學生上交的實訓周報、月報、實訓報告等方式來對學生的實習狀況進行了解,高校教師也沒有對學生的實訓狀況進行相應的指導,這就制約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發展。
二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探索
1.實施“多段式”教學模式
建筑工程項目具有周期長、不可復制、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具有階段性和隨機性等特點,而學校的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有計劃地進行教學且還需要保證教學過程的穩定,這樣就導致了學校和施工單位二者在目的上很難達到一致。因此,學校的教學模式必須更加有彈性,我國高校在保證學校基礎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基礎上,結合建筑工程項目具有的特點和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
2.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工作崗位具有露天作業多、工地流動性大、工作條件艱苦、環境差等工作特點。通過對畢業生的應聘情況調查可以發現,企業在聘任這些崗位的工作人員的時候,更加看重學生的道德品質修養,然后再看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這就說明了現今社會中,企業更加看重員工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我國高校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1)高校可以通過校內理論實踐課程和校外實習課程的開展來培養學生“安全至上、質量優先”的工作態度。(2)重點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使學生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地請教,讓學生形成善于溝通的工作協調能力。(3)我國高校可以通過“多段式”的教學模式,來反復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上的培養。學生實際參與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建筑工人的艱辛以及施工現場工作條件的艱苦和環境的惡劣,通過這樣的實地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
參考文獻
[1]張若美.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創新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3
[2]邵英秀、趙占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實踐與探索[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1~3
[3]張廣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運行[J].教育與職業,2012(8):38~4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