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以口譯所要達成的效果為著眼點,指出口譯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演講,繼而基于筆者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闡述了口譯中潛藏的公眾演講技巧以及口譯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口譯 口譯效果 公眾演講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057-01
無論是交替?zhèn)髯g還是同聲傳譯,其目的均在于讓使用不同語言的人能夠?qū)崿F(xiàn)準確、完整、清晰、無障礙地即時溝通。對于口譯人員來說,說話人是他的第一客戶,口譯人員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將說話人要表達的核心論點、他在相關問題上所持有的態(tài)度或姿態(tài)如實地傳遞給對方,這是說話人對其發(fā)言效果及口譯人員能力的一種預期,故也應成為口譯人員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那么,如何才能實現(xiàn)說話人想要達成的效果呢?一方面口譯人員要專心聽,理解并記憶或記錄發(fā)言的內(nèi)容,同時要關注說話人的語言表達方式、講話中的措辭、上下邏輯關系等,然后用最恰當?shù)脑~、最恰當?shù)恼Z氣、正確的邏輯、合適的句式結構將說話人的話翻譯成目的語。但是,知道怎么翻譯還不夠,最后一步必須以一種恰當?shù)姆绞酵ㄟ^口譯人員表達出來。口譯人員翻譯時的音量、語氣是否合適?是否抑揚頓挫?身體呈現(xiàn)什么樣的姿態(tài)、面部表情如何、用了什么樣的身體語言,是否和口譯人員要傳遞的信息、意境和氛圍協(xié)調(diào)等,所有這些都會對翻譯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
口譯人員在每次“公眾演講”中究竟應該注意什么?以下是筆者基于親身實踐給出的一些建議:
一 發(fā)音清晰,音量適中
首先發(fā)音要清晰,不能口齒不清,讓人不知所云。音量要適中,不能過大,過于刺耳,甚至讓聽眾不得不捂住耳朵,也不能太小聲,這都會影響聽眾完整的信息接收。
二 語言流暢,避免磕巴
說話要流暢,不能磕磕巴巴,有過多的停頓或filler(如這個…那個…e…n…)。盡量在一個句子結束后再停頓,不要在句中停頓,因為這會給聽眾窒息感,對于不懂目的語的說話人或不懂源語的對方來說,雖然他聽不懂,但是口譯人員的停頓會給他造成一種錯覺,以為口譯人員已完成了這一段的翻譯,從而在口譯人員停頓的一剎那繼續(xù)或開始他的發(fā)言,而事實上口譯人員還沒有完成翻譯。
三 語速適中,節(jié)奏穩(wěn)定
語速要適中,不能過快。語速過快一方面會給口譯人員本人帶來壓力,另一方面會因為留給口譯人員的反應時間太短,影響到口譯人員的語言組織和語言流暢程度。但是也不能太慢,那樣會影響聽眾的理解,也會與整個會談的節(jié)奏不協(xié)調(diào)。
四 視線接觸,體現(xiàn)真誠
與聽眾眼神上的對接也是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有助于抓住聽眾的注意力,而不敢看聽眾的眼睛某種意義上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有的口譯人員在思考、組織語言進行翻譯時,眼神會往上看,這些都是不合適的,但是也不能一直只盯著某一個人。因此口譯人員在翻譯時不能眼神渙散,要注意必須與不同的聽眾有合理的視線接觸,以展現(xiàn)真誠、自信。
五 整潔大方,展現(xiàn)自信
儀容整潔,不一定要要穿多高檔的衣服,但是穿著一定要得體,衣服要整潔、不能皺皺巴巴的。要大方得體,表現(xiàn)出信心,即使心里非常緊張,對本次口譯任務忐忑不安,口譯人員也必須表現(xiàn)出其應有的信心。因為只有口譯人員表現(xiàn)出自信心,說話人才會對你有信心。
六 放松自然,避免僵硬
身體語言、姿態(tài)要合適、恰當。不能彎腰駝背,可以用一些手勢,這會讓譯者看上去比較自然,身體不至于過度僵硬,但是口譯過程中,要避免一些小動作,尤其是緊張的時候,如有些人會咬手指、有些人會撓頭、有些人會吐舌頭、有些人會干笑。
七 抑揚頓挫,情境協(xié)調(diào)
口譯時,語音不能過于平淡,要注意抑揚頓挫,合理斷句、停頓,突出重點,否則會影響到聽眾的理解,也不要在句子結束時有聲音上的上揚,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在商務談判中,對于講話人在表達非常強勢的立場、觀點時,在口譯時要充分體現(xiàn)。
八 我是代言,而非轉(zhuǎn)述
口譯人員是說話人的代言人,因此,口譯人員在進行口譯時應使用第一人稱,而非第三人稱,采用轉(zhuǎn)述的方式進行翻譯。因為聽者很清楚,口譯人員只是在翻譯說話人的發(fā)言。
綜上所述,口譯不僅僅是對口譯人員翻譯技巧本身的考驗,同樣也是對口譯人員公眾演講能力的考驗。口譯人員平常要多練習,讓自己適應于公眾演講,以更自信的面貌展現(xiàn)在客戶面前。
參考文獻
[1]林超倫.實戰(zhàn)口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梅德明.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