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是人才發展的基礎核心階段,要想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就應從其現狀和特點來具體分析。建構主義倡導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教學 效率 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075-01
現階段,“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已推廣開來。該思想主張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居主動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則引導、啟發學生基于自身知識構建來積累新知識。該教育思想倡導師生關系平等。
一 師生角色
1.教學實例
筆者曾親歷過這樣一節英語教學課堂:老師拿著課本走進教室,無任何寒暄之話,直接開始講課。他一味地講,與學生沒有任何互動。該師先把課后單詞讀一遍,不做任何講解,接著就開始讀課文,配著簡單的課文直譯,整篇課文也就講解完畢。緊接著,是課后習題講解,十分省力地將正確答案帶進原句子里整體讀出來,無任何實質性的重難點講解。試問,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教學效率如何保證?
英語學科的獨特性在于,語言既是工具也是教學內容,這就決定了教學方式和師生關系的獨特性。高中這一特殊階段,教師和學生很容易就滑入“填鴨式”教學,但新時代對人才的高要求及個人長遠發展的需要,高中英語教學必須走上素質教育之路才能保證教學效率。
2.建構主義
第一,建構主義的內容。建構主義的核心內容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建構。學習是學生主動且有意義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結合新舊經驗對外部信息進行篩選和加工,不斷調整而引發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老師則引導學生去自我構建知識結構。
第二,建構主義下的師生角色。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獨立自主的終身學習者。教師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最主要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課堂教學的媒介,通過互動了解學生情況、分析其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積極融入課堂的機會。
在建構主義理論中,高中教學是為大學教育作鋪墊,老師應著眼于長遠發展,放松對學生的“控制”,讓其有自主決定權和獨立思考能力。師生間最理想的關系是平等的,這能讓師生雙方接受彼此的建議。
二 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措施
1.從教師的角度出發
第一,老師要有過硬的英語專業知識,且最好有相關工作經驗,這樣才能保證所授的并非是純理論知識。并且,有工作經驗的老師會兼顧知識的實用性,有了實踐理念的指導,英語教學才有價值,教學效率也會于無形中提高。
第二,老師要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老師要幫助學生在東西方思維中自如轉變,還應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來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或靈活采取情境教學法、任務法等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參與度。
第三,老師要從實際運用出發,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學習是個長期過程,看重學生的長遠發展。老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自主、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第一,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正確的方法才能高效率的學習,因此學生要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及時鞏固的習慣。
第二,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愛好。英語主要是交流的工具,因高考關注的主要是固定詞匯語法,而實用性會使英語學習富有活力,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針對該案例的改進措施
在該案例中,為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老師應先從自身找原因,分析該班學生特點因地制宜,主動關心學生,積極互動,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知識的傳授要采取因勢利導和啟發式教學。另一方面,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和老師溝通,要有批判性的眼光,同時也要積極學習,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
三 結束語
建構主義對新型師生角色的建立有重大指導意義。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只有保證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才能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和學之中。健康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高效率的保證,師生只有共同配合,效率才能得以保證。對于師生的任何一方處于絕對強勢、弱勢的課堂教學,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改正和彌補方能保證效率。
參考文獻
[1]曹正善.有效課堂教學交往特征探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5):71~77
[2]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編委會.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金云.論建構主義的師生角色觀[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4(1):186
[4]王立非.現代外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王茹勤.英語語言學習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J].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3):83~8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