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要想學好地理必須得熟練地掌握地圖,將地圖刻畫在腦海中,圖文結合,互相融會貫通,相互轉化,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讓學生對地圖產生濃厚的興趣,地理教學水平就會自然提高。
【關鍵詞】突出 地圖 提高 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094-01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很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學好地圖并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仍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對地圖的學習和運用則顯得較薄弱,關鍵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懂得地理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如此,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科學知識以及開發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想辦法培養學生讀圖和用圖的習慣。突出地圖的地位,讓學生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喜歡上地圖,地理教學質量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
一 利用地圖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視覺刺激產生的興趣比起聽覺刺激和觸覺刺激產生的興趣來得更快。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利用地圖創設適宜學生探究的情境,引起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產生期盼解決問題的強烈動機,激發探究興趣。
二 加強地圖的學法指導
新教材中大量的圖像資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養成讀圖、析圖、用圖的習慣,對學生學好地理很有幫助。但面對大量的圖片,如何從中獲取信息、可以獲取哪些信息,是許多學生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所以對學生進行讀圖方法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看到一幅地圖,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先明確這是一幅關于什么內容的地圖,也就是要先看圖的類型。明確地圖的主要內容了,就要了解圖中有哪些信息,這就必須要看圖例,如果不了解圖例,尤其是那些非常規圖例,那么地圖中的至少是部分信息將是無效信息。所以,指導學生學會讀圖的順序、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每一個人,不管是住在城市還是農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圖的幫助,這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此外,學習中也需要地圖。在地理教學中也牽涉到各種各樣的示意圖、景觀圖、統計圖表等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平時讀書過程中加強對這些圖像的了解,掌握判讀方法。地圖教學能力也是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的主要標志。地圖能力包括觀察、記憶、想象、演繹、分析、比較、判斷等綜合能力,這也是最具有地理學科特點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對地理教師的地圖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師本身缺乏地圖能力和地圖教學能力,很難成為一位好的地理教師。而一些地理教師不愿用、不會用地圖的情況實質是教學要求不高或教學能力低弱的表現。所以,地理教師還要努力學習和運用電子地圖等新的地理教學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勢下地理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三 引導學生參與到地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析圖、讀圖能力
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地圖教學過程中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地圖的作用。教學地圖中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從中獲取地理信息,也許會錯過很好的機會。所以,教師可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地圖,找出蘊涵其中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兩張或兩張以上的同類地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更是一種培養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特征的好方法。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包括能夠在地圖上辨認方向、會進行比例尺的換算、會使用圖例等。讀圖能力還包括更深層次的意義,即能夠讀懂地圖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和因果關系。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主要是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多用。不少教材都給出了讀圖指導,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讀圖指導來合理地安排學生的活動,多讓學生自己從地圖上查找地理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如何利用地圖來教學是一個更為龐大的課題,總之,讀圖是一門學問,教師如何教會學生讀圖更是一門學問。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還需多用心、多動腦、多實踐、多總結,探索出運用地圖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