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知識是構建科學素質的基石,是學好生物學的根本。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從學科能力向綜合能力轉化。調整心態,激發學生潛能,是成功的保證。
【關鍵詞】基礎 知識網絡 生物科學素養 心理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123-01
一 梳理知識,夯實基礎
1.對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
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一個特點,考查能力離不開知識的載體作用,離開了知識的積累,能力很難形成。強調對生物科學基本知識的考查,并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生物科學的某些專業名詞、術語,而是要求學生能夠解釋和說明所學生物科學基本知識的含義,并能用適當的形式(如文字、圖或表)進行表達。這個目標分為三條:(1)理解生物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不但要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知道它們的前因后果、適用條件,以及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2)定量描述生物科學的現象和規律。包括用數學知識處理生物問題,以及用簡單的圖、表和數據描述生命活動的特征等方面。(3)了解生物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
生物科學是實驗性科學,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都是由實驗推導和論證的。生物科學的重要知識常伴有實驗是現行高中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了解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會控制實驗條件和使用實驗儀器,會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解釋實驗結果(數據),并得出實驗結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3.能讀懂生物科學方面的資料
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規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圖表來描述的。與文字相比,圖表描述生物科學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要求學生能從圖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具備基本的生物科學知識以及判斷、推理和計算能力。
4.對生物科學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
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夠的,還要能在此基礎上懂得生物科學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價值。
二 穿珠結網,構建網絡體系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J.S.布魯納(J.S.Brunner)認為,只有當新舊知識密切聯系在一起時,學生才容易記住這些知識,而加強知識聯系的重要方式是借助知識本身建立知識體系。
1.構建學科知識體系
高三生物復習時,更容易借助知識本身建立知識體系。因為高三學生對書本知識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只是這種認識可能是凌亂的、分散的,而此時若引導學生抓住主干,建構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那么復習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是學科能力向綜合能力轉化的知識基礎。如生命的物質和結構系統、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調節系統、生命的自我復制和發育系統以及生物與環境關系系統,這四大系統共同構成全書的知識系統。在復習過程中,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才有利于知識的遷移,這是實現學科能力向綜合能力轉化的基礎。
2.專題復習,培養綜合能力
就生物的復習而言,先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題例,將主干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擴展,之后再整合知識網絡系統進行專題復習。(1)按知識分專題——體系專題,利用知識輻射法和概念圖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2)按實驗分專題——實驗專題,如:驗證性實驗,對實驗操作、原理、程序、現象和結論的分析、歸納、總結。(3)按題型分專題——題型專題,如:曲線坐標和圖形圖表能力的培養,遺傳規律題的數據分析和概率計算能力的培養。(4)按熱點分專題——熱點專題,如:基因工程、西部大開發等專題。復習應有主次、輕重之分,當然各專題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要形成一個整體,并運用自如。在最后沖刺階段留有時間進行熱點問題和題型分類復習,以提高這方面的應試能力。
三 調整心態,激發潛能
健康積極的心態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重要保證,也是高考成功的關鍵,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科學素質的培養同樣重要。高三學生具有什么樣的心理特點,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針對這些特點有目的地進行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復習的有效性。
1.學習動機更加現實
高三學生由于知識經驗及其儲備的豐富和認識能力的提高,對生物學科學習的意義、作用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能夠主動去學習。
2.情感更豐富且充滿矛盾性
對高三學生來說完成學習任務,并非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他們可能因為學習方法不當,或對學習內容不適應,而在學習上感到困難重重。但由于他們自尊心強,敏感又爭強好勝,這使他們在面臨失敗時易產生壓抑感和自卑感。所以,充分認識高三復習、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高三生物學習充滿信心,對自身發展以及確定合理的奮斗目標至關重要,更有助于克服復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重基礎、建網絡、調心態,這是高三生物復習的三個重要環節,而對于教師,“關注”本身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高考復習中教師要始終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使其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高考備考復習中。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