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耐心細致的良好學習習慣。本文通過深入分析,結合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索如何培養數學思維的敏捷性、獨創性、深刻性、廣闊性,從而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以達到培養思維敏捷性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閱讀能力 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125-01
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教育要體現在教育觀念上,滲透在所有教育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成為所有教育活動的一種基本指向。學生要真正有發表他們想法的機會,發展他們富于創造力的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營造創新氛圍,讓他們馳騁想象,開啟心靈;鼓勵學生動腦思考、發現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思考。
一 變換方式、激發興趣,訓練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速度,即能對問題迅速作出反應,使運算既準又快,敏捷的思維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形成,強化技能訓練是培養思維敏捷性的主要手段。可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持久地加以訓練。
如開始認識大小、長短、多少,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比較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10以內的數的加、減計算,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數的組成”就有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形成1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各種手段,使學生的思維順利地由具體向抽象過渡,思維的敏捷性得到加強,閱讀能力也就相應得到提高。強化技能訓練要求學生熟記一些常用的數據,通過視算、聽算、口答、速算比賽等訓練方式,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
二 大膽質疑、合理探索,訓練思維的獨創性
數學思維的獨創性是思維活動的創造精神,指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依賴、不盲從,它是在特殊情況或困難面前采取的對策,能有主見地分析判斷。探尋開展思維訓練的方法與途徑,獨特地和新穎地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力品質。如在教學“百分數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并思考以下問題:(1)百分數和分數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2)人們由于什么原因要用百分數?(3)百分數是怎么算出來的?
學生討論交流后,能感受到百分數應用的廣泛性和優越性,進而深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通過對知識的來龍去脈的理解,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促使學生獨立地去思考、去解題,經歷了這些問題的發現、探索、總結的過程,從而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通過多向性、廣闊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可以達到一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過程。
三 縱橫比較、求同存異,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就是思維的深度,是指善于深入地鉆研思考問題,善于發現和辨別事物本質的能力。不滿足表面的認識,能迅速確定解題策略和組合成各種有效的解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準確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關鍵。對于概念、性質不是簡單地背誦,而是逐句、逐字地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義。讓學生養成讀書時動手、動眼、動腦多種器官合作的習慣。如教學合數時,讓學生判斷兩個素數的積是否為合數,并說明理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整除——約數——素數——合數”這樣的知識鏈去思考:如果素數甲乘以素數乙得到丙,則丙除了1和丙兩個約數外,必然還有約數甲和乙,所以丙一定是合數。這樣的思考過程是從知識的內在聯系中演繹出來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四 豐富想象、馳騁聯想,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指善于深入地鉆研和思考問題,多角度、多途徑地進行思考,能用不同的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能點面結合、全面地分析問題,要讓學生通過訓練不斷探索解題的捷徑,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不斷發展。
如研究轉化的策略,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本,通過閱讀,學生發現轉化的策略可以在不同領域得到運用,利用數形結合可以把不規則圖形轉化成規則圖形,可以解決實際問題,進而聯想到生活中很多問題也可以運用轉化的策略來解決。通過不斷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養成積極鉆研的學習習慣,學生思維的寬度、廣度得到有效的拓展,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質。
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基礎課程,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該不斷地分析總結和改進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深刻,探尋開展思維訓練的方法與途徑,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以培養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仲春.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胡玉梅.選擇創新解題思路的幾個途徑[J].數學教學研究,2002(2)
[3]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4]李向成、任強.點擊學生的創新思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