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其課程建設尚處于發展階段,很多問題都亟待解決。作為一線教師,更是責無旁貸,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探索創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筆者基于當前信息技術的教學現狀,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走出教學困境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教學現狀 策略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2-0137-01
一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1.學科的地位尷尬、重視程度不夠
高中信息技術較其他學科而言,正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雖然目前許多教師、家長、學生甚至學校領導都意識到了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學校還是將教學力度主要放在文化課的提高上,對于信息技術這類操作性強且在高考中不占分的學科關注度不夠,從而使得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始終流于形式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也不太關注,喜歡上該門課程的大多是教師眼中的“差生”,他們喜歡上課的目的主要是喜歡上網聊天、玩游戲等,而不是真正對信息技術感興趣。正是由于這種學科的地位以及授課的對象,常常使得任課教師精心準備的一堂課,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久而久之,教師也就失去了課程改革、創新的動力。
2.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各類軟硬件迅速更新,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因其自身特點,決定了其教學內容無法及時更新,教材中的某些觀點已經不合時宜,與現實脫節,這就需要一線教師做好教材與現實的銜接工作。此外,許多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并未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甚至依靠縮短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來增加文化課的課時,這也使得信息技術教師在實施教學計劃時有些力不從心。
3.教師對教材分析不足
現階段,許多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對于新教材無從下手,有的索性在教學過程中刪繁就簡,只講教材中涉及的應用軟件的操作,而忽視了新課程要求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教學目的。有的教師甚至照本宣科,這嚴重違背了新課程改革要打破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此同時,因各地師資、生源、教育資源等客觀因素的不同,使得教師在使用教材時也會遇到不少困難。
二 走出當前教學困境的策略
1.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信息技術較其他學科而言,開設的時間不長,學科中的資深教師不多,該門課的教師可以借鑒其他學科優秀教師的上課方式,模仿其教態,學習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其融入信息技術教學中,為課堂教學添彩。由于信息技術更新速度非常快,教師還需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完善自己,學習優秀教案,并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進而才能解答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
2.重視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
新課改要求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是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發展技術能力,因此,教師要處理好能力與軟件操作之間的關系。不能單一地進行軟件操作的訓練,而應重視過程與方法的引導,要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工具軟件,從而培養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遷移能力。同時,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任務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技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3.重視課堂作業的布置
信息技術課程的作業有別于其他科目,大多數作業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完成,因此教師要重視作業的重要性,通過作業來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起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基于信息技術課操作性強的特點,作業的布置也應基于實踐,并將上機操作與上級報告結合起來。如學習了Word的文字處理后,教師可讓學生在電腦上寫一篇短文章,以此練習文字的輸入、字體、字號以及顏色設置等操作,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4.做好正確的引導,讓游戲服務于教學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高中生正是處于思維活躍的階段,在教學中不免有部分學生沉迷于游戲,無心上課。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正確引導,使學生的思維從“玩”的狀態轉換到“學”的狀態中來。教師可以利用健康、優秀的游戲,如練習打字的游戲或給學生演示Flash游戲的制作過程,利用生活的小游戲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制作游戲比玩游戲更有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真正實現讓游戲服務于信息技術教學。
三 結束語
高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年輕而新鮮的課程,需要一線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拓寬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地摸索與創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與趣味性,不斷優化教學過程,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海濤.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
[2]林萬新.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10(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