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城市建設開發公司幼兒園在空間小、資金有限的條件下,充分挖掘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在區域活動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經過幾年的努力,幼兒園逐漸形成了“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同步開展、交互作用”的鮮明特色,即隨主題活動開展的區域活動,從而擁有了蓬勃的生命力。與主題活動同步進行的區域活動的開展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家長的信任,它對孩子們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在課程設置和管理方面予以高度重視
1.調整幼兒園課程方案,保證區域活動的開展
2011年3月份,我園將課程進行了整合,重新擬定了《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整合后的課程更利于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的同步開展。
2.調整一日活動,保證區域活動的時間
由原來每天兩次的集體教學活動調整為一次,抽出一小時的時間進行區域活動。
3.充分利用空間,實現合理布局
根據每個班級的空間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讓每一平方米的空間都能產生教育價值。
二 加大教研力度,促進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
為更好地提高區域教研的實效性,我們采取了“走出去、帶回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2012年,派出兩名園長到青島實驗幼兒園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掛職學習。這次學習使我園進一步明確了區域活動開展的思路和方向。
針對區域活動的開展,幼兒園從信息區的建構、信息的收集與利用開始,到各活動區的建立、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教師的觀察和指導、區域活動的分享和評價,逐一結合我園的實際條件開展了專題教研,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區域活動教研模式:每個主題開展前,提前熟讀主題活動目標和內容——制定出本主題活動的各個區域需投放的材料以及主題墻面的設計思路——對特殊區域,如建構區、拼插區等進行預操作——主題開展過程中,隨時針對區域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困惑和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
三 區域活動的具體實施措施
1.確定好區域活動的內容
根據主題目標、主題活動內容、當前幼兒的興趣,各年齡班主要創設了信息區、圖書區、搭建區、制作區、益智區、角色區等十幾個相對穩定的區域。
2.做好材料的收集與利用
每個主題實施前,教師首先引導幼兒收集與主題相關的實物、圖片、照片、圖書、視頻等創建“信息區”。信息區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主要是在第一時間引導幼兒進入主題,感知主題的特點。教師在信息區引導幼兒細致觀察,比較所收集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支持幼兒自由交流信息,觀察、傾聽、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隨著主題的實施,信息區還隨時根據幼兒的活動需要,開展針對性、及時性的信息收集。
有了信息區的鋪墊,教師們再根據主題活動的特點收集其他區域的材料,如:美工區、益智區、角色區、表演區等。如中班開展“歡迎您,冬爺爺”主題,教師在美工區中投放了剪報的活動材料,幼兒用搜集到的廣告紙進行摳圖,既認識了解冬季的各種服飾、物品,又鍛煉了幼兒的剪、貼能力。
3.注重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和多樣性
由于幼兒能力發展存在差異性,同一個活動區中投放的材料應具備多樣性。如在小班“夏天到了”主題中,老師投放了各種制作西瓜的材料,如投放氣球讓幼兒用折線添畫西瓜的花紋,提供卡紙讓幼兒粘貼西瓜,提供畫紙讓幼兒繪畫切開的西瓜。孩子們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來選擇制作西瓜的方法。
教師提供材料的層次性也很重要,主要體現為基本材料、半成品、接近成品幾個層次來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
4.關注教師的指導與評價
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現場指導,基于預期,隨機應變。在幼兒游戲過程中,盡量不直接干預幼兒,在一旁關注幼兒的表現,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狀態,再根據這些信息,給予適當的隱性幫助。
5.重視家長的參與和配合
讓家長成為區域活動的支持者和參與者。收集豐富的“信息”單靠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也走進區域活動。
在主題開展前會組織家長進行主題交流會,與家長交流課程內容和所需材料。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材料。主題結束后,利用幼兒離園時間,開展主題展示會,展示環境布置、幼兒作品、幼兒活動中的照片及視頻,使家長全面了解到幼兒在主題活動中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從而主動配合教師們完成信息材料的收集。
6.促進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的結合
區域活動是主題活動的延伸和補充。所以區域活動創設中要開動腦筋,使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真正互動起來,讓各區域都“活”起來。幼兒園中各班的主題墻,都是孩子們用自己在區域活動中的作品來布置的。
四 結束語
我們依據不同的主題需要創設的豐富、適宜、動態的區域活動,且提供相適應的操作材料,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中、在與同伴的合作分享中,學會選擇、學會判斷、學會創造、自主發展。在幼兒的自由自主活動中教師以觀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幫助、支持、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