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邊緣,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甘南藏族自治州圖書館位于合作市,其主要宗旨是服務甘南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文化需求,提升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文化素質。圖書館應力求服務全民,充分發揮其應有職能,創新服務機制,提升全民文化素養,提高社會文化影響力,推動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甘南藏族自治州圖書館;文化服務;社會文化
[中圖分類號]G259.27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3115(2014)24-0044-02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肅省南部,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00°46′~104°44′,北緯33°06′~36°10′之間。南與四川省阿壩州相連,西南與青海省黃南州、果洛州接壤,東部和北部與隴南、定西、臨夏毗鄰,轄合作市和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瑪曲、碌曲七縣,土地面積4.5萬平方公里,人口73萬,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甘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通訊相對落后,當地農牧民群眾受教育程度較低,社會文化遠遠落后于東南沿海地區。筆者認為,地方圖書館對于促進甘南藏區全民文化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既可以推動當地社會文化的發展,又可以實現全民終身學習的目標。
一、地方圖書館對促進地區全民文化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說過:“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是一個國家、民族、城市的文化象征,是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地方。它為社會提供了人與人、人與信息交流的空間。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全民文化服務建設,倡導全民終身學習的觀念,實現文化強國之路。針對甘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落后現狀,促進甘南州圖書館建設成為提升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實現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滿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成為圖書館建設的宗旨。
二、堅持服務全民的工作導向,強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作為人類智慧和文明的承載物和傳遞者,圖書館具有收集、保存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傳承優秀文化、傳遞科學知識的功能,為讀者獲取信息和知識提供了方便。同時,圖書館具有保障公民利用其分享人類共有優秀文化成果,保障公民平等獲取文獻資源、平等閱讀、平等享受相應服務權利的職責,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承擔起“普遍均等”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的職能。
甘南州圖書館的建館宗旨是:將服務全民作為工作導向,依托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向全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力求通過為民眾提供便利的文化服務來滿足廣大干部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斷強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措施。
三、提升圖書館文化,明確概念及特征
針對甘南州文化發展現狀,地方圖書館應加強自身文化建設,著力狠抓圖書館文化建設。圖書館文化是指圖書館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職工在一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下、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并形成為圖書館人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價值觀念、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圖書館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社區文化,集中體現了圖書館的精神風貌和理論水平。
同時,圖書館文化具備以下特征,即“形式的隱性特征”、“對館員思想和行為的整合性”、“對圖書館管理的指導性”;“超前性 ”、“多元性”、“非強制性”、“實踐性”;“圖書館文化的動態化”、“圖書館文化的個性化”、“圖書館文化的國際化”;圖書館文化在德育工作中具有超前性和自身影響的非強制性和持久性、廣泛性和實踐性等基本特征。
因此,地方圖書館建設的目標仍在于提升圖書館文化氛圍建設,力求通過提升職工的文化素養來增強圖書館建設的內涵。
四、地方圖書館建設是衡量全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標志
一個人的精神風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認識水平、智慧程度、創新能力,一個民族的靈魂與脊梁,一個社會的秩序和公正,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進取精神,一個時代的變革力量和開拓勇氣等,都是文化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文化的范疇越來越廣泛,內涵日趨豐富,功能更加突出,作用日益巨大,乃至于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大杠桿”、社會進步的“火車頭”。因此,人們漸漸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實踐中認識到: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經濟,先進文化無論對經濟發展還是政治文明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甘南州圖書館一方面從文化傳承的角度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又尊重讀者個體的個性化選擇。具體而言:一是將對知識的熱情和敬畏,在每一代人中傳承下去;二是鼓勵人們閱讀經典;三是關注不同人群的讀書狀況,從少兒閱讀到老年人的閱讀,從大學生到殘障人群,同時關注新的文本,從不同方面開展積極有效的探索。
五、地方圖書館本身是具有潛在教育力的場所
地方圖書館文化具有一種強大的潛在教育力,它容易使該地區的人產生價值認同而自覺地接受先進文化,這對于文化落后的地區顯得更為重要、迫切。通過引導讀者有目的地閱讀優秀書刊,使讀者受到感染、熏陶,從而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實現素質教育和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達到陶冶情操、拓寬知識、提高素質的目標。
六、地方圖書館發揮城市教室的功能,踐行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功能
作為現代社會的信息中心,地方圖書館擁有一支具有專業技能的、能夠為公眾提供各種參考咨詢服務的技術人才隊伍。他們對各類信息進行分析、評價、篩選和組織,不僅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新穎性、系統性,而且通過定向組織信息資源,有針對性地為公眾進行專題定向服務,大大節省了讀者的時間,提高了讀者獲取信息的效率。同時,地方圖書館利用自身人才優勢,在培養公眾掌握利用信息的技巧、方法方面也作出了相應的努力,通過介紹有關圖書的知識,提高了公眾的信息素養,方便公眾利用圖書進行自我學習。
地方圖書館是實行地區全民繼續學習和終身教育的重要場所,它為所有讀者提供免費教育,它的教育職能是任何學校、社團群體都無法代替的。人們閱讀圖書,無非是為了教育、自我教育或者應用于生產實踐。社會公民需要這種隨時進行的自我教育的機會,而今天復雜多變的生活使這種需要更為迫切。圖書館普及科學知識,為公民實現終身教育提供了很大便利。目前,各級地方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正在積極探索服務中小學生、老年人以及農民工等群體,實現全民文化素養提高的更多途徑。
圖書館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它豐富的外延和內涵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地方圖書館建設有助于提升全民文化素養,提高社會文化影響力,助推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瑞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J].圖書與情報,2009,(5).
[2]高永貴.文化管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李林娜.淺議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
[4]肖竹.新世紀圖書館文化的發展模式[J].漢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5).
[5]周迎杰.論圖書館文化的內涵及功能[J].婁底師專學報,2002,(2).
[6]楊曉紅.淺論發展圖書館文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5).
[7]徐成兵,楊燕.中國圖書館文化內涵及文化功能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人社版),2005,(7).
[8]張建文.淺談圖書館文化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山東圖書館季刊,1996,(3).
[9]楊宇涵.加強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全面營造育人氛圍[J].圖書館建設,2002,(2).
[10]盧盛華.解讀圖書館文化[J].圖書與情報,2003,(4).
[11]肖榮蓮.新時期圖書館文化的要素構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1).
[12]張紅.21世紀的圖書館文化競爭[J].圖書館論壇 ,2001,(5).
[13]宋麗娟.論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新型圖書館文化[J].圖書館學刊,1998,(3).
[14]徐達.論圖書館文化建設[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1997,(3).
[15]姚水林.論新時期的圖書館文化[J].圖書館學刊,2001,(1).
[16]蔣向紅.圖書館文化建構芻議[J].圖書館論壇,2000,(4).
[17]蔡學君,胡靜淑.論圖書館文化及其作用[J].圖書館學研究,1996,(5).
[18]何長青.“以人為本”與圖書館文化[J].山東圖書館季刊,199 7,(3).
[19]羅春華.圖書館是綠色文化[J].圖書館論壇,2001,(4).
[20]施強.網絡時代圖書館文化整合[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