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如何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數教學質量進行了探討,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一些熱點教學方法做了分析,以期給同行一點啟示。
【關鍵詞】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 高等數學 應用型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071-01
從廣義角度來說,所謂的高等數學就是高中之后學習的數學,也就是將簡單的微積分和概率論等繼續深入和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門很重要的基礎類學科。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等數學早已成為現代教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轉變育人觀念,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是高等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教育課題了,本文針對一些熱點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希望給各位同行一點啟示。
一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中國高校的理工和經濟類專業都開設了高等數學這門課程,這是由高等數學的自身特點決定的。因為這門課程的抽象性、邏輯性的特點,社會的很多領域都已經離不開數學這門課程,且高等數學這門課程能對人們的思維邏輯和思維模式有非常好的訓練作用。而目前,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過于簡單化和單一性,導致了課堂內容的枯燥乏味和無趣,另外因為大學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教學課時嚴重不足,使得本來就因為難度大而學生又不喜歡的課程更顯得無趣了,使得高數的趣味性和廣泛應用性與實際情況背道而馳。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國內眾多高等院校開始重視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也開展了很多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很多院校的科研處也組織基礎教學部的高數老師進行了高等數學的教改科研課題立項工作,針對這個課程的內容和實際特點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少原來非常抽象的內容也可以借助相關的軟件進行非常直觀的演示,讓高等數學的教學不再那么單調和無趣。
二 數學模型的建立與應用
數學建模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事物,其專業的定義就是把平時的觀察和積累用反映其內部規律的數學公式和具體算法表達出來。數學模型的建立過程和應用就是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體現的正是理論指導實際問題的思想。數學模型的建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對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的升華,對于沒有大量數據而僅僅靠經驗來指導而定性地解決問題,對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的問題就從定量的角度來建模和解決實際問題,然后利用相應的數學模型來深入分析,并為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數學建模的主要思維理論基礎就是一些數學理論工具:常微分方程、線性代數等模型。因為前面許多重要的成果來自數學建模,這樣數學建模的重要性就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學科領域學者的重視和關注。并且很多國內高校也組織了各種建模比賽,或者參加各種國內比賽,并且把這些比賽的成績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考核依據。
三 計算機輔助教學建模
國內組織數學建模比賽的目的就是可以啟發學生思維,全面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求解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比賽,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習的教學方式很好地解決學生對學習數學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樂趣。通過計算機輔助數學建模的過程,也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數學軟件的應用技能,提前讓學生們參與一些導師的課題,增強課程學習的實際操作性和學生提前進入社會的適應性。
四 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
從高數整個系統的知識體系來說,可以將高等數學授課內容融入數學建模的思想,打通理論公式和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相關的公式,提高學生們的整體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可以借助發送“嫦娥三號”的衛星軌跡問題而介紹數學模型,通過微積分和相關的知識來模擬這個軌跡。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理論的時候充分了解該知識點的應用背景,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在概率論的教學過程用到大量的與數理統計相關的知識,由于宇宙萬物的變化受著繁雜因子的非常復雜的影響,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和未知概率事件。可以運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建立確定性模型或隨機模型,用這些不確定的隨機變量和概率論的影響,建立隨機概率模型,幫助學生直觀地看到求解問題的過程和知識點的應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
當然,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且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環節,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中沒有一定之規,也就沒有所謂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教學時應該靈活掌握。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大學數學教育也在快速向前發展,為了適應新世紀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高數教師必須不斷地創新和改革,自我加壓不斷進步,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占國.數學建模與學生能力的培養[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54~55
[2]周君靈.淺談高數教學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高等數學研究,2006(4):47~4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