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核心和領導者,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精神風貌。創造一個良好融洽的環境,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都是極其重要的。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僅要在教學上對學生起到指導的作用,更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對學生進行關愛和呵護。基于此,本文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小學管理 班主任工作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084-02
班主任,作為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一個班級的核心領導者,作為小學生的第一任啟蒙教師,小學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在新時代下,小學班主任要從自我做起,嚴于律己,用實際行動為同學們做出一個表率,使學生成長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由于小學是學生剛剛進入學校的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的責任和義務,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
一 當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過于重視成績,忽略其他方面的培養
很多小學的班主任對學習成績看得很重,卻對學生能力方面的發展認識不足,我國雖然近幾年對素質教育大力提倡,但還有少數教師忽視國家的相關政策,只在乎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年排名,忽視了對學生其他素質方面的加強、情感的發展以及對于心理的培養。在這種環境下,導致學生不得不接受“填鴨式”的教育。時間一長,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慢慢地產生一些叛逆心理,長此以往,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就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2.管理上過于寬松,對學生不敢嚴厲管教
很多班主任對于學生的管理還不是很科學,沒有十分明確和完善的管理標準與相應的管理體系,僅靠自己的經驗和一些主觀的想法進行管理,有時就會出現管理不當等問題,這樣不僅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有時還會打消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班主任今后工作的開展,對班級今后的管理造成一定困難。
3.不能盡職盡責,沒有與學生進行溝通
很多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做到嚴于律己,不能和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心與心的交流,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對學生只是一味地說教,甚至打罵而從來不從自身上找問題,使學生與老師之間有了隔閡,也相應失去了小學班主任應有的權威地位。
4.學校的有關領導對班主任施加了過多的壓力
很多小學的校領導單靠教師的業績,以及班級學習成績等進行相應的褒獎,導致班主任只是注意追求這些方面的效應,導致小學班主任的壓力過大,忽視了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對班級管理無法進行綜合治理。除此之外,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的矛盾,也是小學班主任在管理上不足的原因。由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教學素質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有時學生對任課老師或者班主任有偏見的相關問題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的正常管理。
二 加強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
1.對班主任的理論培訓要推廣,建立科學有效的班規制度
科學的教育理論對于學生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教師要經常參加學校的一些教育理論課學習,學校相關的部門也要深入開展教師學習理論課的活動,將更新穎、更完善的理念傳授給教師,真正做到將管理、教育和教學充分結合,小學班主任應全面地審視自己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對學生和班級要有一個充分、整體的認識,從整體上把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建立相應的規程制度,也便于教師的管理。通過民主、科學的班級制度,既有利于班級工作的施行,也培養了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集體責任感。
2.班主任要推廣平等的管理理念,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激勵式教學
班級是學生和班主任共同的家,小學生剛剛離開家長的呵護,因此,班主任就要對學生施以更多的關愛。班主任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以成績的好壞來判斷學生是否優秀,對學習不好的學生也不能忽視。畢竟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只有做到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一個學生,對學生都實施激勵式教學,這樣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激勵式的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班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學生的行為,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讓每個學生都熱愛學習、熱愛老師、熱愛集體。
3.班主任要言傳身教,加強和學生間的溝通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在學業上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傳授,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學生進行死板的說教并不會使學生信服,教師在說教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身教”,對學生的教育才會更有效。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經常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并聽取他們的一些想法,科學地解決問題,真正聽取學生們的意見,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和學生間的距離,這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前提。
三 結束語
總之,小學班主任若想切實做好對班級的有效管理工
用,同時更要對學生傾注愛心,走近學生,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科學管理并做到因材施教。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田福安主編.名校學生管理教導力[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馮文清.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法制與社會,2011(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