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關鍵在于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如何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來激發英語學習興趣做了探討。
【關鍵詞】中學英語 課堂導入 課堂情景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08-01
一堂英語課成功與否,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是重要的一環。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關鍵是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成功的課堂導入有助于教師拉開課堂的序幕
課堂導入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步驟,成功的課堂導入不僅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還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展開理想的翅膀,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成功的課堂導入能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一次,上課鈴響之后,我走上講臺微笑著告訴學生們:“I have a good news to tell you,this afternoon you will be free.”學生們聽后非常高興,接著我又說道:“Don’t forget what festival is today.”學生們恍然大悟,It’s Fools’Day today!學生們接著說:“Our teacher is fooling us. We are fooled by our teacher. How foolish we are!”我笑著說:“I was only fooling!”我隨手把fool、foolish、fooling、fooled這幾種形式寫在黑板上,又讓學生造了幾個句子。學生們對這節課印象比較深刻,此時已猜到接下來要講什么內容了,他們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課堂氣氛空前活躍。
二 成功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教法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使課堂顯得沉悶枯燥,學生厭學,老師發脾氣。如何克服學生學習的枯燥感,改革“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其次,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點,設計出課堂情境抓住學生興奮點,使整個課堂教學彌漫著一種輕松、和諧、精神飽滿的氣氛,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效果更佳。記得在教學生們學習形容詞作伴隨狀語時,我徒手畫了一幅林黛玉獨立花叢前的畫,讓學生用英語描述一下,看了這幅畫之后,學生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爭先恐后發言,有的學生這樣說道:“Daiyu was staring at the falling flowers,sad.”而有的學生這樣描述:“Daiyu buried the fallen flowers,full of tears.”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習效率也自然就提高了。學習好的學生帶動了學習差的學生,學習氛圍濃。學生不但學會了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還復習了stare at、bury等詞匯。
有時,在課堂教學中,我利用學生都知道的、影響較大的、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來調動其積極性。例如在講sentence sb to death這一短語時,我問:“你們還記得去年發生在我縣的一起震驚中原的搶劫銀行案嗎?”學生一聽這個話題,興趣十足,議論紛紛爭先恐后地回答這個問題:The two persons who robbed the bank and killed several persons were sentenced to death. 由于學生們對發生的事印象深,又經常議論此事,記住并使用這個詞組,也就不在話下了。
三 成功把握時機,靈活滲透知識
為了讓學生在毫不影響主題的前提下,多學知識增加興趣,我常常在課堂上見縫插針,恰到好處地插幾句英語名言、諺語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If you are doing your best,you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failure. 如果你們竭盡全力,你們就不用擔心失敗。Sweat is the lubricant of success. 汗水是成功的潤滑劑。Persistence work hard and you will succeed sooner or later.努力吧,你們遲早會成功的。Notting is difficult for a willing heart.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些經典名句就像味精一樣,改善一道菜的口味,恰到好處地穿插幾句,就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好英語。
四 成功活化教材,挖掘、利用教材本身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成功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心來自成功感,成功感是興趣的最大動力。如高一第一單元有一篇講述友誼重要性的閱讀文章Chuck’s Friend。在課堂上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與活動:(1)In your opinion,what is friendship like? How important is it in you lives? Can you show us some examples? (2)Do you have the same ideas with Chuck in the story? Do you agree with all what he is thinking about? (3)What makes the greatest impression on you in the story? Why? (4)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your friends in the future? List some examples etc. 通過這樣層層設問,步步求答,讓學生能聯系自己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回答并努力效仿,輔助行動。為了能讓輸入的內容有合理的輸出,我又設計了以下的任務:After the discussion,can you try to make a speech about friendship,using some of the phrases and structures in the passage? 通過這樣學,使學生獲得成功感,讓學生“心”臨其境,感到情趣盎然,亦學亦用,互為強化,相得益彰。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時間還給學生,不僅能夠體現出教師在課堂上是一位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和監督者,而且還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寓教于樂,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讓他們從“學答”到“學問”。
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于學習者,尤其是對于激發、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方面是多么重要啊!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