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中國社會經濟水平持續穩定發展,教育事業也取得了一定的先進成果,國家對當前國民的教育問題密切關注。高中階段是人才培養的基礎階段,為后續的人才塑造奠定了基礎,高中地理是高中教學科目中比較重要的科目之一。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學習到地理專業知識,還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為此,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 有效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10-01
地理學科作為高中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有著重要影響。要想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真正地實現有效性,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探索和努力。地理這一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條件。本文針對當前中國高中地理的實際教學情況,對高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教學方式做出了論述。
一 進行充分的課堂教學準備
在高中地理課堂中,要想實現有效教學,首先要進行充分的課堂準備工作,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根據課堂實際需要及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以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在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的同時,還能讓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重要性,進而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地理學習中。其次,教師作為整個課堂的組織者與參與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隨時做好應對課堂突發狀況的準備,如在教學“時差計算”時,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中應轉換的時間,這時,教師可結合NBA播放的時間,從學生感興趣的籃球入手,帶入到時間的轉換上,將教學內容滲入,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最后,在課堂教學準備上,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相應的問題提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能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著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及靈活運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方面,教師可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教師可利用網絡多媒體的優勢,將世界各地的地理風光通過圖片、錄像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播放,當學生看到這些美麗的風景后,大多會陶醉在這些美麗的景色中,這時,教師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將地理知識穿插進去,可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其次,學習地理的核心在于將其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從學生的身邊入手,對地理知識進行疏通、總結,同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根據感興趣的地方,對其地理知識進行總結、演講,在提高學生地理學習參與度的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最后,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教師應打破傳統的“講說”教學模式,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職責也應從原有的“教學生”轉變為“導學生”,即在學習中,教師應讓學生為主體,遇到問題時教師應以學生自己解決為主,在其無法解決時,教師再給予適當的指導,以此達到靈活運用與獨立思考的目的。
三 設計有效的教學模式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數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習慣以自己為中心,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也為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生積極性受到了嚴重打擊,甚至一些學生對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厭惡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時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時,應從思想上轉變自己,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將地理知識滲透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中。其次,在期末考核上,教師除了考慮卷面實際分數外,還應將學生日常課堂表現考慮進去,確保學生的綜合得分。最后,教學模式的設計,教師應將之前學過的知識考慮進去,即適當地帶領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避免學生學習中出現“學新忘舊”的現象。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的教育理念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地理教學從一定意義上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開始全面提升自我。高中地理的任課教師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同時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在實現有效教學的同時,也為中國現代化教育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諄諄.在品味中獲取真知——論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11(5)
[2]楊禹林.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0)
[3]謝成偉.新課程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1(Z1)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