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素質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也在不斷地探索、前進、完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不斷地創新、與時俱進,才能符合當今的大時代。在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大膽創新,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興趣 語感 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19-01
一 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在小學階段,應加強學生預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對預習感興趣,才能帶著問題來上課。這樣,學生的學習便有的放矢,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主動探索,同時通過課堂的互動學習也能了解到自己在預習中的不足之處,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只有長期堅持下去,才能讓學生真正地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同時教師也應加強課前指導,掌握閱讀的基本步驟:讀、查、思、摘、注。在預習課文時,可以朗讀或默讀。在讀的過程中要感受情節,關注信息。通過工具書解決難懂的字詞。在重點語句作記號,體會角色所處的環境,感悟文章內涵。摘寫關鍵詞句,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做上批注,也可以把好詞好句摘錄下來,寫在預習筆記內。這樣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學習的習慣。
二 注重語感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較好地體會文章的內涵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多指導學生通過大量閱讀、寫作,以及多觀察、多思考作品中的特點。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一文時,由于很多學生還沒有去過廬山,僅靠抽象的分析,學生難以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日照”下的香爐峰,“掛前川”的瀑布,“直下”的飛流,“落九天”的“銀河”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自己正站在廬山瀑布之下,仰望瀑布。這樣便能體會李白氣貫長虹的胸襟以及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在語感訓練時,要口、耳、眼、心并用,充分感悟語言文字的美,領會語言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奧妙。
三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事物為基礎,是學生學習中最活潑的因素。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育可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好新、好動、好奇的特點,為學生創設一些自我展示的機會。如果教師把握好這個特點,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學習方法運用到課堂上,就是故意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我們在形容一個人很聰明時,就說他像諸葛亮,可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三國時期,當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攻打孫權時,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抗曹,劉備派出軍事家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幫忙,但孫權手下的大將周瑜嫉妒他的才能,處處設計陷害他。那諸葛亮怎么辦呢?大家認真學習《草船借箭》后就能體會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緊緊扣住課文主題,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弦,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四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正確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利用聲、光、電、畫等手段制成畫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展示古今中外的客觀事實,以及書本教材上無法涉及的領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集中多種感官進行學習,為枯燥的課堂充入了新鮮的事物。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學中,由于學生都沒有去過桂林,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無法體會桂林的美,于是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片斷,學生從多媒體中認識了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這樣才能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學生被桂林山水的美吸引了。同時,也對桂林山水的主要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生全身心進入課文內所描述的境界中,投入到閱讀課文和欣賞情節中去。又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文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個美妙的畫片:清脆的鳥叫聲,五顏六色的鳥,有的展翅飛翔,有的玩耍嬉戲……學生很快就被吸引了,學習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學生觀看著課件,感受鳥的天堂的神奇,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變成了豐富、生動的畫片,從而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迫不及待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實情,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要想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要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這樣必將開創語文學習的新天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