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得完形、閱讀者得天下”。可見閱讀理解在英語學科中的重要性,就考試而言,40分的比重不容忽視,另外閱讀理解的提高也會提升其他題型的得分。因此,很多學生都非常重視閱讀題的訓練,練習大量的閱讀理解習題,但一段時間下來卻收效甚微,從而導致有的學生對閱讀理解這種題型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的學生對英語學習也失去了信心,認為英語成績的提高“難于上青天”。
一 學生在閱讀理解題型中易出現的問題
在教學中,我和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發現他們在處理英語閱讀理解題型時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1.不良的閱讀習慣
很多學生喜歡逐字逐句閱讀文章,很典型的現象就是用筆或是手指指著文字一點點地看,生怕漏掉任何信息;有的學生一見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殊不知,這樣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也無益于閱讀的提高,要知道閱讀理解題不是要求翻譯文章,只需要找出相關的信息即可。
2.閱讀量少
多數學生除了課本上的文章,課后很少閱讀英語報紙雜志,其理由是“看不下去”、“沒時間”,更有甚者連課本上學過的文章都不熟。
3.缺乏詞匯量
在和他們一起分析試卷的過程中,發現有不少選項相關的句子里面的單詞學生根本就不認識,即便有的單詞似曾相識,意思也是模棱兩可,不能清晰表達,這樣的詞匯量自然導致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
4.時間不夠
很多學生考試過后總是反映做題時間不夠,其實是他們在時間分配上不均勻,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前面的題型上,導致沒時間完成后面的題目。
二 提高學生閱讀理解題的處理能力
在英語考試中題量多,分值也大,最能反映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針對以上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善不良閱讀習慣
平時訓練閱讀時,就要關注時間分配,嚴格控制閱讀速度,考試時自然就可以不慌不忙、從容應對。有些學生習慣于用筆或手一行行指著閱讀,認為這種閱讀最安全,不會漏掉任何信息,其實考試時沒有必要對每一個信息進行處理,只要找到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所以掌握正確的方法是關鍵。
2.擴大詞匯量
詞匯是閱讀理解的基礎,閱讀理解時所遇到的首要問題是詞語障礙,沒有一定的詞匯量作基礎,就談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Nation提出:詞匯量達到2000個,學習者能理解文本內的79.7%的詞匯,當詞匯量達到3000個時,則能理解文本內84%的詞匯。當升至15851個時,則學習者能理解97.8%的文本。因此,熟練掌握課本單詞,適量擴充課外詞匯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
擴大詞匯量的方法多種多樣,首先,應掌握構詞法和詞根詞綴的含義,一般地說,詞根字面的含義等于單詞的實用詞義,只要記住詞根字面的含義,從單詞中辨認出詞根的形體,再通過詞綴的意思,就能理解并記憶這個單詞。其次,掌握利用語境猜測詞義的技巧。在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生詞,若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就不利于猜測詞義這一閱讀技能的掌握。利用這種方法可通過定義、舉例、重述、同義詞、反義詞或某些連詞、副詞所給出的線索或根據文章的綜合信息來猜測生詞的意義。
3.樂于分析總結
大多學生都喜歡做完閱讀喜歡看結果,但少有人樂于分析、勤于總結。學生們有些選題的錯誤是由于粗心、沒看清楚,又或是忽略了一些單詞。在分析總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累經驗,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改之。
多分析、多總結有利于思維方式的完善,英語學科的學習在傳遞語言知識的過程中,用閱讀理解題的形式幫助學生完善思維方式,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4.掌握多種閱讀技能
第一,尋找主題句。主題句是文章的核心,找到了主題句也就了解了文章大意,進而為尋找細節信息做好準備。大多數主題句都出現在文章的段首,也有些出現在段尾,少數主題句出現在段中。一般文章會遵循主題句在句首的規則,因此,掌握首句讀法對學生而言尤為重要。
第二,找出主要事實或特定細節。細節題雖然很容易找到,但往往由于需要處理的信息很多反而容易弄錯。出題者喜歡設置一些小陷阱,學生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
第三,進行推理與判斷。該種閱讀技能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學生必須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判斷和推理,根據作者敘述的事實、語言特點、文章的內容推測作者的觀點以及接下來可能會談論什么話題。這種方法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于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三 總結
總之,閱讀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言實際活動。我們只有進行大量的課內外閱讀,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正確運用閱讀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當然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只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改進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