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學數學試卷中,應用題所占的比重較大,學生在解答時遇到的困難較多,這就需要教師要有效地開展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工作。本文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就中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與廣大教師分享,希望能夠更好地做好應用題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中學數學 應用題 數量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37-01
在中學數學應用題的解答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等量關系,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因此在進行應用題復習的教學中,要對這部分進行強化訓練。
一 總結學習中常見的數量關系
中學數學中的應用題與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大多數都存在著一定的數量關系。如在工程問題中有以下數量關系表達式:工作總量=效率×工作時間;在路程問題中有以下的數量關系:路程=時間×速度;買賣問題中的數量表達關系式:總價=數量×單價;生產問題中的數量表達關系式:總產量=數量×單個產量;盈利問題中的數量表達關系式:利潤=賣出價-購進價;濃度相關問題中數量關系表達式:液體濃度=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儲蓄問題中的數量表達關系式:利息=利率×存儲時間×本金。數量關系不僅僅只有以上幾種,要對這些數量關系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關系,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二 鞏固列方程求解問題的步驟
列方程求解是一種常用的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該方法的基本步驟。
第一,審清題目。要認真地審題,對題目的整體含義、給出的已知條件、題目的具體要求以及關鍵詞進行準確的把握,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問題的答案,就必須要做好審題環節的工作,通過題目的描述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設未知數。通常這一步也稱作“設元”。其中設置的未知數主要分為直接未知數和間接未知數兩種,一般情況下,可以對問題進行直接未知數的設置,如果這種設元的方法不能簡化問題,就根據題目的具體內容設置間接的未知數。
第三,列出與題目相關的所有等量關系式。通常情況下,根據題目的描述,找到描述等量關系的一些關鍵詞,然后列出有關的等量關系式。這時可以與總結出的常見等量關系式相結合,建立起與題目有關的關系式,同時還可以采用畫圖的方法找到數量關系。
第四,以這些等量關系為基礎,列出相應的方程,進行求解。
第五,對求得的結果進行檢驗。將求得的結果,帶入到題目中去,看其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同時檢查計算過程中是否出現錯誤。檢查無誤后,得出最終結果并標明對應的單位。
三 強化尋找等量關系的練習
在解應用題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對題目中的等量關系,以這些等量關系為基礎,建立有關的方程,進行求解,最終得出答案。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尋找等量關系的練習。
第一,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通常在題目中,會有凸顯等量關系的關鍵詞,在審題時對這些詞語給予重視,從中找出等量關系,這些詞語主要有:多、少、總共、大、小、一半、幾分之幾、減少、增加、超出、不足等,還要將其轉化文字表述。
第二,依據一些基本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列出等量關系。如在清掃某片生活垃圾時,清潔工A單獨完成需要3個小時,清潔工B單獨完成需要2個小時,假如讓他們兩人共同清掃這片垃圾,在多長時間內能完成?在解答時,可將兩人共同完成的時間設為x,單位為小時,結合基本數量關系:工作總量=效率×工作時間,可以得出以下等量關系:
( + )x=1。
第三,依照題意畫出相關的線段圖,結合圖形列出等量關系的表達式。有些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十分繁瑣,需要利用線段圖來對其相關量進行表述。
如騎摩托車往返于A地、B地,從A地到B地是順風,路上需要6個小時,從B地到A地是逆風,需要8個小時,
風速已知為 千米每小時。有一名快遞員早上6點從A地
出發去B地,在路上由于顛簸,在到達B地后發現掉了一個快遞,于是立馬回去找。終于在一個小時候發現了丟失的快遞,請問,這個快遞是在什么時間掉下去的?
根據線段圖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總路程=找到快遞的時
間×速度,根據這個等式關系,列出方程:( + )×1
=(12-x)×( - )。
四 總結
以上就是筆者對中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在中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時,最重要的是找到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并列出有關方程求解。在復習過程中要對這兩個方面加以重視,提高學生在考試中應用題部分的得分率。
參考文獻
[1]陶智春.數學應用題復習有效策略探討[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12):58~59
[2]陳俊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09(12):73~74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