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筆者結合實例,總結了“假設—否定法”在解答生物學科遺傳題時的應用。
【關鍵詞】“假設—否定法” 解答遺傳題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38-01
在解答遺傳題時,有些情況下直接判定遺傳方式、顯隱性、基因型等不容易,或不便說明道理。此時,可先假設是某一種或幾種情況,然后根據假設推出與題干相矛盾的結論(或有題干條件推出與假設相矛盾的結論),即可否定假設,則判斷為與假設不同的另一種情況,從而使問題得解。我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否定法”,在解選擇題時用這種方法尤為方便。因為選擇題選項提供了幾種情況,否定了一種情況,必然是另外的情況。
當然,好多題目并不是只有這種方法才能得解,其他的方法也能得到正確答案,可靈活選擇自己認為簡單的方法進行推斷。
下面舉幾個例子談談“假設—否定法”的具體應用:
例1,如右圖所示為某遺傳病的系譜圖,若Ⅲ6與有病的女性結婚,則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 )。
A. B.
C. D.
分析:由Ⅱ3和Ⅱ4“無中生有”可判斷為隱性遺傳,因為患者為女性,首先排除了伴Y遺傳,則只能是伴X遺傳隱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假設為伴X隱性遺傳,則Ⅲ5的基因型一定是XbXb,則上推她父親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XbY,應表現為患者,這與圖上Ⅱ3表現正常相矛盾,由此可否定假設,則可判斷該病的遺傳方式只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所以:Ⅱ3和Ⅱ4的基因型都是Aa,Ⅲ6的基因型及概
率為 AA, Aa,與有病女性aa結婚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
為 Aa× × (男孩)= 。
例2,基因型為MM的綿羊有角,基因型為mm的綿羊無角,基因型為Mm的綿羊,母羊無角公羊有角。現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無角小羊,這只小羊的性別和基因型分別是( )。
A. 雄性、mm B. 雌性、Mm
C. 雄性、Mm D. 雌性、mm
分析:假設母羊的基因型為Mm或mm則均表現為無角,這與題干中母羊有角相矛盾,由此可否定假設,則可判斷母羊的基因型一定是MM。進而推出所生小羊的基因型一定是M—,假設小羊是公羊,則無論基因型為MM或Mm均為有角,這與題干中生了一只無角小羊相矛盾,由此可否定假設,則可判斷小羊一定是母羊且基因型為Mm。
例3,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該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長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達受性激素影響,TS在男性為顯性,TL在女性為顯性。若一對夫婦均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長食指又有短食指,則該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是長食指的概率為( )。
A. B. C. D.
分析:根據題目條件,TS在男性中為顯性,TL在女性中為顯性。則妻子短食指(表隱性)基因型一定是TSTS,丈夫短食指(表隱性)基因型是TSTS或TSTL,若假設丈夫的基因型為TSTS,則這對夫婦所生孩子基因型均為TSTS,無論男性女性均表現短食指。這與題干中所生孩子既有短食指又有長食指相矛盾,由此可否定假設,則該丈夫的基因型一
定是TSTL。由此,他們孩子的基因型有兩種: TSTL和
TSTS,只有TSTL的女孩才會表現長食指且概率為 (TSTL)
× (女孩)= 。
例4,一位同學喜歡釣魚,一次他從湖中釣到兩條無鱗的草魚,他想確定一下這種特殊的表現型是否有遺傳基礎,于是做了一系列實驗。他將無鱗魚和純合體野生型有鱗魚雜交(即親代雜交),F1有兩種表現型,有鱗魚(野生型)占50%,另外50%的魚在兩側各有一列鱗片(單列鱗),由此可知( )。
A. 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肯定不止一個;
B. 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可能只有一個;
C. 有鱗片是顯性性狀;
D. 有鱗片是隱性性狀。
分析:從答案AB看,要思考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是一個還是不止一個。從答案CD看,要思考有鱗片是顯性還是隱性。因為題干中親本和后代都是兩種表現型,不能確定顯隱性,答案CD被排除。
假設決定這一性狀的基因只有一個,若有麟為顯性(AA),則無麟為隱性(aa)。雜交后代只有一種,這與題干中F1有兩種表現型相矛盾。若有麟為隱性(aa),無麟為顯性(AA或Aa)。則aa×AA→F1代一種表現型,aa×Aa→F1代有兩種表現型但應與親本相同,這都與題干F1代表現型相矛盾,由此可否定假設,所以應選答案A,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肯定不止一個。
通過以上具體例子可看到,“假設—否定法”對解答某些遺傳題的確很好,但任何方法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所以要針對具體題目,靈活選擇方法,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