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會計專業課教師個性化教學風格就是指會計專業課教師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既能彰顯教師個性,又促使教學效果明顯提高,是培養學生優良個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在教學藝術上成熟的標志。
【關鍵詞】教學風格 教學個性化 會計專業課教師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85-02
“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個性化教育”,素質教育就是在承認學生個別差異的基礎上,鼓勵每個學生培養個性、發展個性。因此,教學個性化也正是迎著素質教育的千呼萬喚而“始出來”。現代社會,需要的是高度個性化、自主化的人,從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滿足不同個體的發展要求,對于有差異的學生要進行有差異的教學,這也正是現代教育所大力倡導的分層次教學和個性化教學。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既是教師個性在教學中的滲透與展示,又是培養學生優良個性的重要手段,把教師的個性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培養有機結合起來,產生的價值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就應該在扎實掌握教學規律、夯實教學基本功,豐富教學藝術的基礎上,深挖自身個性潛力,努力地去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并追求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與時俱進適應個性化時代的要求。
會計專業課程大多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基本概念抽象、專業術語多,特別是對剛入中職學校的新生來說,學習內容進入一個新領域——社會經濟領域,受知識面的影響對社會經濟現象的理解存在很大的陌生感及狹隘性,初次接觸專業知識如同天書,會出現畏難情緒,對班集體的形成和穩定以及良好班風、學風建設都形成了嚴峻的考驗。這就需要專業課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刻苦鉆研教學藝術、努力提升自我,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彰顯個性,逐漸沉淀、積累、提升,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能力,以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穩定留守課堂,“親其師、信其道”渡過初始學習專業知識的困惑疑難期。
會計專業課教師要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受到內、外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內在因素包括了教師自身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人格特征與個性特征等,外在因素包括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環境、課程結構和體系、教學對象、教材等。下面就談談如何從教師自身角度來培養個性化教學風格。
一 善于學習和積累
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規律和方法,夯實教學基本功,這是會計專業課教師追求教學個性化的基本前提。教師某方面的知識能力特長,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能力,豐富教學藝術,強化教學個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學習別人先進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將其結合實際情況思考、消化后,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學以致用。同時,會計專業課教師還應該勤于反思、反省、探索、創新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藝術。只有對會計專業課教學作本質的思考、探索和創新,只有真正具備了反思的能力,才會對會計專業課教學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深入,才會創新出更多新穎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模式。
二 善于提升個人魅力
個人魅力就是個人由語言、動作、氣質所表現出來的,得到別人的感性認可,甚至模仿自身所能散發出的氣質,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人,滿足他人需求的情感活動。在“上海教師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回信精神座談會”上,關于“如何做一個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與會的專家們向所有教師發出了倡議:以自身的學識魅力傳播文明,以人格魅力造就高尚。所以,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也被喻為今后選拔教師的兩大標準,這就要求為人師表的教師除了要具備專業學科背景、教書育人的能力,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個人魅力,這是老師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因此,會計專業課教師就要從自身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以樂觀、平和、豁達、善于與人相處等良好的情緒特征感染和教育學生;以友善、寬容、尊重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成為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高超、談吐優雅的充滿著個性魅力的專家學者型教師。
三 善于表達情感
課堂教學不僅是師生簡單的互動交流,更是師生感情交匯碰撞的“濃情時刻”。在教學中,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著師生關系和教學情境的創設,積極的教學情感會營造和諧、合作的充滿激情的教學氛圍。因此,作為會計專業課教師就要善于解剖自己,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發揮個人優勢,用生動風趣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教態、莊重大方的舉止來融洽師生的情感;挖掘教材潛存的有利因素,激發學生情感,渲染課堂氣氛;用適度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注視等都能架起老師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個體之間差異紛呈,教師情感上的個性差異也會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多樣性,所以會計專業課教師應該立足自身,認識并發揮自己的情感特點和優點,形成既能充分展示自己個性,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風格,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
四 善于剪輯教材
“課要有新鮮感,不能老是一副舊面孔”。“教學”,“教”在本質上是為了“學”。會計專業課教師在認真鉆研吃透教材的同時,不能簡單地照本宣科講授教學內容,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圍繞教材所設立的知識結構和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個性特點,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年齡特點去剪輯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與改造,駕馭教材,和教材融為一體,讓學生學得自然、學得主動、學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