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昭
摘 要:徐渭詩畫中的雪意象涵化著徐渭內在的生命情感及其審美趣味,而這種生命情感、人心意緒的投射與外化,也承載了徐渭自身對雪意象文化內蘊的理解與詮釋。本文主要從雪意象憤泄窮愁、雪意象寄情明潔及雪意象清賞觀美此三方面出發以探析徐渭詩畫中的雪意象。
關鍵詞:徐渭 詩畫 雪意象
雪是中國文人詞客清賞雅玩之佳景。所謂雪夜聽雞鳴可得乾坤清絕之氣;醉雪冬夜可清其思;晴雪長松,開窗獨坐,恍如身在冰壺;雪滿山中高士臥,清姿如臥云餐雪,襟韻灑落如晴雪;至于雪后尋梅,映雪蕭曲,寒雪烹茶,固野客之閑情,實乃文人之深趣。
徐渭對雪也有著一種文人獨特的情懷,徐渭詩畫中的雪意象也甚多。他用詩畫描繪了四林皆雪時,絮起風中,無樹飄花,千峰堆玉,萬壑鋪銀的種種雪景奇觀,他謔雪,賞雪,雪中訪友,他也借大自然的一花一草與雪構成復合意象,去描繪雪梅、雪竹、雪荷、雪牡丹、雪水仙等,種種雪意象中無不涵化著徐渭內在的生命情感及其審美趣味,而這種生命情感、人心意緒的投射與外化,也承載了徐渭自身對雪意象文化內蘊的理解與詮釋。探析徐渭詩畫中的雪意象,其內蘊主要有三:一是雪意象憤泄窮愁;二是雪意象寄情明潔;三是雪意象清賞觀美。
一、 雪意象憤泄窮愁
唐代皮日休說:“古之士窮達必形于歌詠”①。徐渭即是借雪意象極抒自己的窮愁不遇。雪意象與人生困境的聯系基于雪災是中國古代重要自然災害之一。翻閱《中國氣象災害大典》,從秦漢至明清,霜雪災害觸目可見,雪深盈丈、冰集如山中,樹木廬舍皆裂,竹木鳥獸凍死無算,殍徒者不可勝計。其中公元902年冬之大雪,尤為驚心,鳳翔凍餓死者不計其數,市中竟賣人肉。②雪災作為一種具有破壞性的自然力,超出社會正常承受能力,作用于人類生態破壞。這使得雪這一意象承載著窮愁、摧殘、逆境等文化意蘊。
徐渭對雪意象的青睞正是源于這種文化意蘊。徐渭天才超軼,十余歲仿楊雄《解嘲》作《釋毀》,極負盛名。徐渭詩文書畫皆絕出倫輩。然其一生貧病交加,窮愁坎坷,曾經鄉試八次而八次落第,后得胡宗憲重用,徐渭知兵好奇計,胡宗憲擒徐海、誘王直,都是徐渭之謀略。但后來胡宗憲下獄,徐渭懼禍而發狂,引巨錐刺擊雙耳,深數寸,又以椎碎腎囊,都沒死。他又擊殺繼妻致死而入獄。徐渭晚年尤其貧窘。他《畫易粟不得》自云:“吾家兩名畫,寶玩長相隨,一朝苦無食,持以酬糠粃。名筆非不支,苦饑亦難支?!雹?《補屋》詩自敘:“僦居已六年,瓦豁綻椽縫,每當雨雪時,舉族集盆甕?!I瓦費百錢,已覺倒囊籠。命工勿多攤,擘艾聊救痛?!雹堋吨乌N迨住房畤@:“買地苦無資,葬地苦無術,伏地苦無亨,改地苦無溺?!雹蓦m然是“貧者士之?!雹?,但徐渭是貧病交加,他在《喜馬君世培至》云:“時我病始作,狂走無時休,吾子一見之,握手相綢繆?!雹?/p>
貧病之境最怕遇天災,徐渭在《理葡萄》云:“去冬雪作殃,無物不凍死。”⑧可見,雪和窮愁有著某種聯系,在徐渭的很多詩里,雪意象由此作為鋪墊窮愁的背景。他在《雪》詩中云:“屋腐隙西椽,密雪夜如織。朝窺床簟頭,白糝高一尺。側身不敢搖,寒籠戢僵翼。伴侶同苦辛,何從乞漿食?!雹崦苎┤缈?,見夜雪之來勢洶洶;雪漏腐屋,見徐渭之貧窘,苦寒。夜雪漏屋這一意象也由此傳達了徐渭愁心苦淚之心境。徐渭又在《雪中移居二首》其一云:“十度移家四十年,今來移迫莫冬天。破書一束苦濕雪,折足雙鐺愁斷煙。羅雀是門都解冷,啼鶯換谷不成遷。只堪醉詠梅花下,其奈杖頭無酒錢!”其二云:“高雪壓瓦轟折椽,跋凍移家勞可憐,長須赤腳泥一尺,呼傭買酒賒百錢。饑鳥待我彼檐外,梅花送客此窗前,百苦千愁不在念,腸斷茫茫黯黯天。”⑩這兩首詩借雪意象極度渲染出徐渭之窮愁潦倒,移居在雪天,雪壓瓦轟折椽屋塌,家徒四壁,雪濕破書,百苦千愁在這茫茫黯黯的大雪天體現得淋漓盡致。
徐渭借雪本體的鋪天蓋地,漫天橫飛等嚴酷肆虐之自然特性,也把雪意象構設成某種坎坷逆境。徐渭有《雪牡丹》云:“銀海籠春冷茜濃,松煤急貌不能紅. 太真月下胭脂頰,試問誰曾見影中?!眥11}又有《雪水仙》:“西子云耕趁雪行,白鷺無力海綃冰。玉京固是朝天路,如此清寒苦不勝?!眥12}其題畫詩《題雪壓梅竹圖》:“云間老檜與天齊,滕六寒威一手提,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葉與山溪?!眥13}又題《雪竹》詩三首,其一云:“雪壓煙迷月又蹉,前村昏黑水增波。梅花也自難張主,數尺寒稍奈爾何?!逼涠疲骸叭f丈云間老檜萋,不藏鷹犬在塘西??煨墨C盡默林雀,野竹空空雪一枝?!逼淙疲骸爱嫵裳┲裉掤},掩節理清折好梢。獨有一般差似我,積高千丈恨難消?!眥14}題畫詩中的雪意象象征著某種打壓人的勢力。張汝霖在《刻徐文長佚書序》稱徐渭“居常痛少保而讒死,怨憤不已,而力不能報,往往形之詩篇”,并“狂中畫雪壓梅竹”。{15}少保乃指胡宗憲,胡宗憲對徐渭有知遇之恩。在“能言者多在下,不能察而用者多在上;在上者冒虛位,在下者無實權”{16}的明代社會,胡宗憲的知人善任使徐渭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有了實現的可能。但是胡宗憲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依附趙文華,甚至不惜攀結嚴嵩父子。徐渭雖深感不滿,但考慮到胡宗憲一意抗倭,還是應招入幕。徐渭在胡幕中職任記室,胡宗憲一應表啟文書等多讓徐渭代筆,其中不免有奉命違心之作,如賀嚴嵩生日等文多奉承阿諛之詞,然感于知遇之恩,也不好推脫,徐渭倍感痛苦。然最終代筆還是給徐渭惹了大禍。由于大學士徐階策使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劾胡宗憲“黨嚴嵩,及奸欺貪淫十大罪”,得旨到浙江,胡宗憲被逮捕解往京師。徐渭也因懼牽連之禍而發狂。
徐渭之輩本有竹、梅之氣節品格,但錯綜復雜的政治環境和政黨紛爭如狂風暴雪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徐渭以雪意象渲染迫壓之勢非常強大,個人的力量如螳臂擋車,無法逆轉和改變形勢。
二、 雪意象寄情明潔
雪意象之明潔意蘊與雪之顏色密切聯系,古人稱雪后世界為“玉界瓊田”。皚皚白雪之純凈明潔似乎能洗凈塵世一切渣滓,穿透所有色相,這也往往令文人志士聯想到士人理想人格中的堅韌的氣節和高潔的情懷。古代有袁安臥雪的典故,有一年冬天,大雪連下十余天,積雪一丈多厚,封路堵門。洛陽令到州里巡視災情,訪貧問苦,雪中送炭。見家家掃雪開路,出門謀食。惟獨袁安家大雪封門,無路可通,洛陽令以為袁安已經凍餒而死,便命人鑿冰除雪,破門而入,但見袁安偃臥在床,奄奄一息。洛陽令問他為何不出門乞食,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人皆又餓又凍,我不應該再去干擾別人!”古人認為這就是所謂的“臥雪情操,揚風惠政”。因此文徵明曾一語點出:“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筆作山水以自娛,然多寫雪景者蓋欲假此以寄其歲寒明潔之意耳。”{17}而“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也成為千古美談。
《世說新語》有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 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18}王子猷雪夜訪戴把魏晉風度的“任誕放曠”和“率性而為”表現得淋漓盡致。徐渭也有雪中騎驢訪友,《雪中騎驢訪某道人于觀,追憶曩日棲霞之約》云:“昨日雪深驢沒蹄,今日雪晴驢可騎。此時去訪楊道士,青天猶壓楊花垂?!眥19}雪天訪道友,也是興致所至的高情雅趣。徐渭十多歲時即與蕭女臣等同學相與研究道家經典《老子》、《莊子》諸書,后又隨長兄徐淮拜師名道士蔣鏊等學道。此外,徐渭學道還受錢楩等人的影響和指點。徐渭率真任性的個性及其不喜與貴人結交的清高傲潔之情性可以說皆與對《莊子》諸書的深悟有重要關系。而雪天訪友之所以頻頻入徐渭詩境,是因為徐渭想借雪之冰清皎潔,而抒寫自己的禪心道性,以清涼潔凈世界來構筑士人理想的人格世界。
明人唐志契《繪事微言·雪景》云:“畫雪最要得觱發栗烈意,此時雖有行旅探梅之客,未有不畏寒者。只以寂寞為主,一有喧囂之態,便失之矣?!眥20}這是說畫雪貴在那寂靜無聲之境,一有喧囂的形狀,畫之境界全失。雪的潔白無暇與其覆蓋大地之靜寂無聲的特點,容易讓人聯想起具有高潔淡薄之人格美的文人情懷。王冕曾于大雪天赤腳登爐峰,四顧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膽澄澈,便欲仙去!”{21}文徵明《文待詔論畫》云:“曩于戊子冬,同履吉寓于楞伽僧舍,值飛雪幾尺,四顧千峰失翠,萬木僵仆。乃向履吉索素縑,乘興濡毫為圖,演作關山積雪,一時不能就緒,嗣后攜歸,或作或輟,五易寒暑而成。但用筆拙劣,不能追蹤古人之萬一。然寄情明潔之意,當不自減也?!眥22}文人畫家借雪意象“寄情明潔”的很多,樂卿題李成《江山雪眺》圖云:“古人最喜畫雪?!眥23}如王摩詰之《雪溪圖》、郭忠恕之《雪霽江行》、《萬山飛雪》、李唐之《雪山樓閣》、閻次平之《寒巖積雪》、趙承旨之《袁安臥雪》、黃大癡之《九峰雪霽》等。因此,張潮《幽夢影》云:“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24}
徐渭關于雪意象的詩和畫也同樣體現了文人高潔的情懷?!堆┒住吩疲骸耙寡┮缓位ǎ瑫詷淝l綴。定有瀟然人,獨臥紛如內。”又《題雪景畫》云:“幽人憑水檻,釣者挈魚投, 況對千山雪,而無一客留。 臘酒此時熟,老夫終歲憂, 壺公能醉我,跳入畫中休?!?“臥雪”、“對雪”在徐渭看來也是情懷高逸之雅舉。徐渭還借雪本體的寒和潔來稱梅為雪,從而在文化意蘊上使雪具有和梅同樣高潔的品格。如《畫紅梅》云:“即使胭脂點,猶成冷淡枝,杏花無此干,鐵樹少其姿。掛壁粉紅雪,圍春在錦池,無由飄一地,嬌殺壽陽眉”?!懂嬅贰吩疲骸胞愊ι显?,春風蕩遠天,誰將五尺雪,寫入一筒箋。暈信空中奪,香疑筆底傳,夜深懸榻冷,夢見羅浮仙”。
可見,徐渭詩畫中的雪意象是徐渭精神思想的外觀,徐渭以雪世界之冰清玉潔來擯棄現時社會的污濁,以雪意象明凈高潔的文化意蘊來契合自己超軼不羈的豪達意氣。
三、雪意象清賞觀美
中國古代文人極喜清賞雅玩,所謂月令人清,花令人韻,石令人雋,雪令人曠??梢?,清賞觀美之雪還蘊涵著文人的某種閑情雅致與審美趣味。有雪水烹茶,據載:“有宋陶榖得黨家姬,遇雪,取雪水烹茶,請姬曰:‘黨家亦知此味否?姬曰:‘彼武夫安有此?但知于錦帳中飲羊羔酒耳。公為一笑?!眥25}又有嚼梅咽雪,“鐵腳道人,嘗愛赤腳走雪中,興發則朗誦《南華·秋水篇》,嚼梅花滿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人心骨?!眥26}又有踏雪尋梅,相傳“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27}又有月下觀雪,沈周《記雪月之觀》云:“四囿于雪,若涂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28}
徐渭對大自然玉花攪空的大雪美景也是充滿了向往之情。他在《甚雪》詩小序中說:“是月凡三見雪,而是日獨甚,興致遄飛,筆不能禁。”并作詩曰:“今夕是何夕?遙看最上頭。雨花千佛座,飛蓋百神游。御氣行旬日,騎龍覽九州島島,歸來問姑射,息駕借居樓。”又在《一枝堂對雪》中有相同的小序:“是月凡三見雪,而是日獨甚,興致遄飛,筆不能禁”。并賦詩曰:“大地呈三白,小堂開一枝。樓臺住天上,鸞鶴下神祈?;旎鞜o窮處,茫茫不可知”??梢娖鋵ρ┲矏壑橐缬诠P端。
在徐渭的筆下,雪后世界如“萬里瓊瑤”,“壓梅橫月,學絮從風,果是巧輸滕六。無數青峰,一夜尖尖髻銀矗。浙江潮,昆山玉,對此景依稀一粟,恍真成萬里瓊瑤,遍籠華屋?!眥29}而雪也“不是尋常風物”:“巧剪飛花呈六出,不是尋常風物。鶴舞天長,蟹行沙密,比擬形聲猶失。裹妝都畢,總富貴檐楹,寒微蓬畢。此付瓊堆,彼分玉糝渾如一。銷金帳底入醉,更掃將梅上,茗烹團月。鳥跡千山,人蹤萬景,保盡炊煙未必?!眥30}他觀賞到雪墜片如絲者或如錢者皆景絕奇:“靈雪羞常態,翻奇得品題。千絲罥數蝶,萬絮逗粗黎。錯落真成剪,勻飛反厭齊。一生只一見,天巧絕風姨?!眥31}他時而賞著園中春雪:“春雪浩茫茫,羈人坐欲僵。分明落桃李,只是少芬芳。一片凄環柵,中宵醉洞房。何心分苦樂,人自異肝腸。”{32}時而沉醉雪中粉團:“合蔕芳英弄大寒,風吹一月不能干。粉肥巳覺垂稍軟,雪厚仍煩掛斗團。屬國節旄迷大漠,虢姨裘馬縞長安。春姿一種嬌銀海,絕勝滇茶兢臘殷”。{33}時而又去雪后尋梅:“去年雪下我尋梅,今歲尋梅未可期。幸有鄰墻過數朵,少勝戴進畫中窺?!眥34}他醉心于山陰道上的雪景:“此際山陰道,啼惟有莫雅(暮鴉),萬山無寸碧,何處認梅花?”他嘆奇大雪如飛絮之迷天:“谷日之雪一何大,一尺一半自昨夜。 望中飛絮已迷天,安得猶窺鳳城瓦。”{35}謝道韞也有雪如柳絮因風一說,據載“晉謝太傅大雪家宴,子女侍坐。公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道韞曰:‘不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稱賞?!毙煳家浴帮w絮迷天”形容雪,可見雪大令人奇。徐渭愛雪,甚至在酷熱炎夏,畫雪消暑,“昨夜苦熱眠不得,起寫生篁雪兩竿。 莫問人間涼與否,蒼蠅僵拌研池干。”{36}徐渭愛雪而謔雪:“梅花一夜窗中見,昨冬少雪春無霰,寒來借景苦無多,窗小只須三百片。”{37}
綜上所述,雪意象是一種原型意象,它的生成與民族文化的演進密切相關,因此在徐渭構設和使用的雪意象中,雪意象既具有原生性的審美物象的美,也具有某種約定俗成的象征性。
注釋:
{1}【明】皇甫汸.中國史學叢書三編(49)萬歷長洲縣志(1-3)[M].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版,第960頁。
{2}卞光輝等.中國氣象災害大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年版。
{3}【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73頁。
{4}【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頁。
{5}{6}{7}{8}{9}{10}{11}{12}【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95頁。
{13}{14}{15}{16}【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856頁。
{17}潘運告.明代畫論[M].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6年版,第45頁。
{18}【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頁。
{19}【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47頁。
{20}【明】唐志契.繪事微言[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頁。
{21}【明】張岱.夜航船[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頁。
{22}{23}潘運告.明代畫論[M].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6年版,第45頁。
{24}【清】漲潮.幽夢影[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頁。
{25}{26}{27}【明】張岱.夜航船[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頁。
{28}祝鼎民.明代散文選注[M].岳麓書社,1998年版,第85頁。
{29}{30}{31}{32}{33}{34}{35}{36}{37}《徐渭集》,《雪》,中華書局出版社1983年版,第423頁。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