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防
摘 要:我國動漫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動畫的偉大復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相對于如火如荼的動畫作品的創作,動畫的理論研究卻顯得冷清了許多。缺少深入的理論研究對創作的支撐,只會使我們的作品在光鮮的外表下顯得內涵更為蒼白,注重對動畫理論的研究是我們目前急迫需要去做的事情,本文嘗試從聲音的角度展開研究,探討在動畫創作中應正確認識聲音元素,重視動畫聲音的設計。
關鍵詞:動畫片 聲音 設計
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大背景下,中國動畫又一次迎來動畫的“春天”,中國動畫的復興成為我們動畫人要實現的“中國夢”??墒敲媾R的困難也是很嚴峻的,據國家廣電總局統計2006年我國動畫片總產量就達到82326分鐘,數量巨大的同時卻鮮有精品,充斥熒屏的動畫作品中粗制濫造問題嚴重,甚至存在影視語言等方面的低級錯誤。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動畫理論研究的缺失,缺少深入的理論研究對創作的支撐,只會使我們的作品在光鮮的外表下顯得內涵更為蒼白。本文嘗試從聲音的角度展開研究,探討在動畫創作中應正確認識聲音元素,重視動畫聲音的設計。
一、動畫片的聲音元素及特點
動畫片作為電影的片種,對聲音同樣有著自己的要求,以營造現實感,達到身臨其境為主要目的。聲音元素主要有音樂 、人聲、音響,其在動畫作品的作用是不同。
1.音樂
動畫作品中最早的聲音形式就是音樂,1928年世界第一部有聲動畫《汽船威利號》中就使用了音樂。音樂最早在動畫作品中出現不是偶然,是當時的技術和觀眾觀影心理決定的。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讓音樂可以被完整保留并復制播放,歌劇等戲劇中音樂的大量運用,讓人們去思考如何為默片電影配上有聲的色彩。迪斯尼正是在這種情形中把聲音作為一種“奇觀”元素,帶入到其動畫作品中,為動畫賦予了新的發展可能,同時也拯救了偉大的迪斯尼帝國。音樂的作用隨著被深入研究,不再成為畫面的附庸,不再僅僅是作為有“聲音”的標志,而成為營造場景氛圍,推動故事發展的不可或缺的,與畫面同等重要的存在。一般把音樂又分為背景音樂和有源音樂二種,在敘事中承擔不同的作用。背景音樂是專門為觀眾提供的,劇中人物并不能對其感知或響應,但卻能使觀眾感知到音樂在敘事中所表達的情感,常作為一種發展敘事內在的有效方式,如迪斯尼早期的《白雪公主》、《小鹿斑比》中使用的古典音樂。有源音樂指劇中人和觀眾都能感知并響應的音樂,畫面音和畫外音都可以是有源音樂,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中那首《California Dreaming》在卡帶錄音機中反復出現,歌曲給觀眾的感覺與演員在劇中的表現完美的統一起來,成為音樂能與畫面同等重要的一個有力例證。
迪斯尼動畫中音樂的使用,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從最早把音樂帶入動畫,在《幻想曲》中把敘事,人物的運動與音樂節奏的完美融合,再到《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等作品中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原創歌曲等動畫音樂,其創作理念和技術探索都為動畫的成熟提供了經驗。
2.人聲
“20世紀40年代末,隨著電視的出現,對白作為推動動畫片劇情發展的要素逐漸替代了動作表意”①。動畫中的角色開口說話,成為有聲動畫真正成熟的標志。角色之間的對話可以直接作為敘事的手段,能夠交代一畫外事件而不需要全部通過畫面呈現,使敘事更加簡潔,節奏更加清晰等。人聲我們一般又分為對白、旁白、獨白?!皩Π拙褪怯耙晞≈腥宋锏膶υ?,是影視作品中較多運用的一種敘事方法”②,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中,說話的語速、語調、節奏等語言表現方法,能準確生動的描述人物的性格,全面塑造人物形象。對白已經成為影視、動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旁白,“是畫外音的一種, 是畫外運用的一種臺詞形式”③,一般為第一人稱自述或第三人稱的敘述。具有轉換場景、結構作品、刻畫人物和揭示主題的作用以此來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很多迪斯尼經典作品中總會在開始用旁白進行故事時空的交代。獨白,是“劇中人物在畫面中對內心活動的自我表述”④,如作品中人物的自言自語,或激昂的演講或虔誠的祈禱等。是刻畫人物內心活動最直接的形式,有時會有很強烈的戲劇張力。動畫作品中人物內心活動是比較困難通過畫面表現出來的,因為主人公的表情無法像演員那樣逼真和細膩表現出來,獨白成為我們實現的簡單直接的手法。
3.音響
音響指除了音樂和人聲之外的聲音,是人們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的聲音形式。動畫以其高度假定性的存在,帶給人們一個不同于真實世界的感知。但是,任何藝術都不能脫離大眾的真實生活,人們之所以投入地欣賞這些動畫作品并流連其中的根本一點,就是大家把所看所聽到的與現實生活建立了鏈接,相信在觀影的那個時間所發生的是真實的。音響在這種虛假與現實中承擔著重要的紐帶橋梁作用,是在動畫作品中按照畫內事件加入現實中的聲音效果,把觀眾帶入到一個想象中的故事時空中。
音響在動畫作品的作用很多,一般可以用來建立故事的敘事時空,即故事的發生地點。音響還可以用來表現一定的情緒,通過嘈雜凌亂的環境聲能表現人物的煩躁心情,又可以用悠遠的撞鐘聲表現一種靜謐的意境等,如宮崎駿先生的《龍貓》中,在等車橋段中雨滴落在傘上的聲音及在樹梢上龍貓吹奏的聲音都帶給觀眾如臨其境的感覺。音響還可以表現動畫中獨特的形變效果,人物夸張的變形配合特殊的音響,如《貓合老鼠》中人物夸張的動作配合特殊的音響,帶個大家一種與眾不同的喜劇效果。
二、動畫作品的聲音設計
聲音設計,不是簡單的為動畫作品的畫面配上聲音,而是根據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風格及故事發展等因素設計并選擇出相應的聲音。動畫不同與真實電影電視,是沒有同期聲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創作者創作出來的。而觀眾在觀影時又很在意動畫營造的真實性,希望在這個高度假定性的藝術形式中,關照到真實世界的存在。聲音的重要性就被凸顯出來,畫面的虛假需要聲音的真實性來營造現實的世界。所以聲音的設計不能簡單處置,必須為構建一個真實時空而展開。一般我們應把握幾下幾點進行:
1.動畫聲音真實而不是現實
動畫不同于一般的實拍電影,其畫面都是逐張繪制或通過電腦軟件制作出來的,是沒有了現場拍攝,更沒有現場錄音環節,所有的聲音都是在后期根據敘事及場景而進行選擇添加的。在構建這些環境聲音時,不是聲音越多越好,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所處的環境的聲音感覺并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會注意到,而是只關注主要的聲音。所以我們在動畫作品中構建環境聲音應抓住主要幾個聲音就可以了,同時應考慮到聲音景別、聲音層次,聲音方位等問題,通過主要聲音營造出與觀眾現實生活接近的真實感,如果一味的追求現實感,而把很多聲音混合在一起,很難創造出層次清晰,聲音干凈的效果,同時也會耗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動畫作為一門具有假定性的藝術,只需要我們為觀眾營造一種聲音情景,進而在觀影時觀眾能夠喚起自身的現實生活經歷,進入到故事中去。這需要動畫聲音的設計者去關注生活,留意現實中的聲音,在動畫作品中構建一個真實而不是現實的聲音環境。
2. 角色聲音與形象匹配
動畫角色包括配音人員的聲音特色和臺詞兩個方面。相較于鄰國日本的完善聲優職業,我國的配音還處于起步階段。動畫人應該懂得如何去創作符合大眾觀影習慣的作品,既然已經進入了有聲動畫時代,對聲音更要尤其重視。角色不是能隨便開口講話的,每個角色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存在,都是有著自己性格的,創作者應努力的塑造好每個角色,并讓他們活在觀眾的心里。為每個角色找個合適的配音人員是塑造成功角色重要的方面,首先通過角色講話要讓觀眾認可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有著獨立性格的人,是能和人物的外在形象統一起來。其次,講話的語氣要符合人物所塑造的個性,通過人物講話的語氣、聲調、節奏能夠去塑造人物的獨特個性;最后,臺詞尤其要受到重視,不同的角色應該說符合身份的臺詞。在兒童動畫中,是絕對不應該出現臟話、不文明語言的,純潔干凈的符合生活常識的對白是對社會責任更是對動畫藝術負責的體現??傊痪湓挘獙赢嬜髌分忻總€角色的每一句話慎重對待。
3.掌握聲畫蒙太奇
聲畫蒙頭奇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影視作品從無聲到有聲,為更好提高影視作品的藝術性,處理畫面和聲音以及聲音(音樂、人聲、音響)之間的蒙太奇手法。聲音和畫面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互為存在的,在這方面我國一些動畫作品就只是為畫面配上聲音而已,至于兩者的互為作用沒有被重視。在經典迪斯尼動畫制作中流傳著“動畫片中70%的沖擊力來自于聲音”這樣一句話,當然不是簡單聲音配畫面的處理,而是為動畫作品選擇或創作合適的音樂,為角色設計正確的臺詞與聲音,用聲音為觀眾創作出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就聲畫蒙太奇而言,(1)要注意聲畫統一,動畫創作中要把握住音樂與音樂之間的對比統一,即主題音樂、場景音樂和插曲等音樂段落的風格要和諧,要與畫面的風格一致,要與敘事節奏呼應,要角色的運動及內心情感統一;(2)要注意聲畫平行,聲音不是去為畫面做出詮釋的,而是為敘事服務的,是渲染情緒,揭示主題的,也起著把畫面有機連接起來的作用。聲音是敘事的重要構成因素,偏重畫面忽視聲音,就沒有真正理解蒙太奇,勢必會影響動畫作品的最終觀賞性與藝術性;(3)要注意聲畫對立,有時為了實現一些特殊情緒效果,會刻意讓畫面與聲音產生沖突,比如很喜慶的畫面中配上哀怨的音樂,形成強烈的視聽反差,預示著不好的事件將會發生。
小結
想較于電影理論研究,我國動畫的理論研究還是比較滯后的,我們應該向電影理論研究學習,深入對動畫自身的創作進行研究,提高動畫的創作水平,完善動畫的理論體系,本文只是從聲音的角度進行了較為膚淺的探討,希望能引起更多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對動畫理論研究的重視和不斷探索。
注釋:
①【美】Robin Beauchamp,徐晶晶,譯.動畫聲音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P29.
②李雪飛.影視聲音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P25.P26.
作者單位:南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