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秀君
三本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思考
文/馬秀君
江蘇是教育大省,而南京更是各種層次的高校云集,三本院校也不例外。三本院校的學生以及三本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與一本、二本院校不同,三本院校的財務管理教學也有其不同特點。文章從教學資源與教學模塊、教學環節與教學方法、教學團隊建設及師生溝通三方面展開,對三本院校的財務管理教學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財務管理;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實踐教學
作為地處南京且成立較早的三本院校,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一直較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班人數經常達到70、80乃至100,常規院校的小班專業課在我校財會系變成了大班專業課;同時,三本院校的學生興趣較為廣泛,關注點較為分散,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這些都使得教學難度增加不少,授課效果降低不少。這就更需要授課教師采取豐富多樣的手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加他們的興趣。因此,我校的財務管理教學有著與一本、二本院校不同的特點。以下主要從教學資源與教學模塊、教學環節與教學方法、教學團隊建設及師生溝通三方面展開我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思考。
(一)教學資料的完善
我校對教學資料管理較為嚴謹,每年均進行動態更新完善。財會系每學年均結合三本學生特點與企業用人需求,召集全體一線教師進行研討,進行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與完善;每學期均對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進程表進行更新與完善;每學期授課過程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案、授課PPT、習題、試卷等均保持動態更新與完善;此外,作為校級重點教研項目“財務管理優秀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財務管理》課程線上習題庫與試題庫正在“愛課程”軟件系統中進行建設,2016年中期將建設完成。
(二)教材選用
我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教學中,財務管理課程教材一直使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荊新版《財務管理》教材(荊新、王化成、劉俊彥主編),目前該教材已更新至第七版。該教材深度和廣度都足夠,經過全國多個高校多年的教學實踐檢驗,該教材早已成為國內財務管理課程(本科)的經典教材。除了人大荊新版主教材及其配套習題冊之外,結合三本學生的理論知識現狀與特點,我們還將其他《財務管理》教材作為參考教材,如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的袁建國版《財務管理》教材等。
(三)課程模塊設計
我校財務管理課程的重點模塊設計如下:
課程導入及總論:幫助學生厘清財務管理課程與會計課程的區別與聯系,使學生明確財務管理課程的五大模塊與重點;使學生明確財務管理工作與會計工作的區別與聯系;引導學生思考畢業后的專業道路發展方向。
時間價值與風險:讓學生深入認識到時間價值與風險是財務管理的兩大基石;聯系日常生活中理財產品(如余額寶等)、中國股市等講述貨幣時間價值與風險的普遍存在;使學生掌握復利與年金的計算方法、風險與報酬的計算思路等。
籌資管理:讓學生清楚理解股權融資、債務融資的各種方式及其特點;使學生掌握各種資本成本及三種杠桿的計算方法,掌握籌資決策的三種方法即資本成本比較法、每股收益分析法、公司價值法。
投資管理:讓學生清楚理解投資決策的非折現指標與折現指標;使學生掌握項目投資決策的思路,即掌握固定資產更新決策、資本限額投資決策、投資時機選擇決策、投資期選擇決策的方法。
營運資金管理:讓學生清楚理解狹義與廣義的營運資金;使學生掌握現金管理的思路、短期金融資產管理的思路、應收賬款管理的思路、存貨管理的思路。
利潤分配管理:讓學生清楚理解利潤分配程序、股利理論以及各種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等)。
注:財務分析與預算管理這兩大模塊,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尤其在大中型企業中),因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大三學年有財務分析與預算管理這兩門專業課程開設,故此兩大模塊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簡單略過。
(一)課堂教學
三本院校學生的理論基礎弱于一本、二本院校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自覺性也比一本、二本院校學生略差。因此我校財務管理教學中,知識點難度不易過高過深,人大版《財務管理》教材中部分偏高深的內容,暫時不適合我校學生,暫時不深入挖掘。我們在財務管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板書、移動互聯實驗室等多種工具,采取案例教學、師生互動等多種方法,力爭把重點難點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力求學生在課堂上吃透重點。我們也很強調學生課堂上多算多練,每周課堂上常會騰出一節課時,使學生熟練運用本課所學公式。
(二)課后鞏固與反饋
作為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我們在《財務管理》教學中,重點章節均布置課后作業,使學生課后強化與鞏固課堂知識,作業批改則是了解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況的過程。每周課堂講授的重點難點,都會在下一周課堂上提問,通過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等形式回顧上周的重點難點,使學生《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保持前后連貫性與整體性。
(三)案例教學
三本院校的學生,總體興趣更發散,專注力更難集中,這就更適合用案例教學法吸引他們的眼球;但是不少教材的案例或生硬抽象、不夠生動,或年代久遠、太過陳舊。我校學生更容易接受知名企業的近年案例或近期熱門財經案例,授課過程中我們通過視頻資料、數據資料、文字資料等多種形式,將學生較為熟知的企業案例展現給他們。比如,我們展示了以下案例:阿里集團2014年9月在紐交所IPO;獐子島2014年10月底的8億扇貝失蹤事件;華為集團多年來在通訊行業的專注與良好盈利;格力等國內家電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蘇寧云商等賣場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與實際;蘇寧云商、阿里集團、萬達集團2015年在O2O的戰略合作;中國股市2014年末結束為期7年的熊市、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以及2015年下半年的牛熊交替等等。
(四)實踐教學
1.實驗室軟硬件配備
三本院校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我校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也同樣強調應用型和動手能力強,我校財會系近幾年越發重視實踐教學的硬件和軟件投資。硬件方面,在商學院原有的經濟管理實驗室作為省級示范實驗室培育的基礎上,本學期移動互聯實驗室投入教學使用。移動互聯實驗室按照八個小組(團隊)模式配備,每個小組配備一臺52寸液晶電視、6個微軟平板,并配備無線WIFI。2015年秋季學期,已有幾個人數適宜的財務管理教學班進入移動互聯實驗室授課。軟件方面,在商學院原有的“藍色因子”軟件的基礎上,我系正在采購“網中網財會實訓教學平臺”軟件,未來幾年有望實現“教考分離”。實踐教學軟硬件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經濟管理實驗室的使用頻率,提高了財務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提升了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的興趣。
2.財務管理專業講座
作為校級重點教研項目“財務管理優秀課程建設”的內容之一,邀請企業界資深財會人員來我系舉辦財會專業講座,如:2015年6月16日晚舉辦的“會計管理人生”專業講座等。與企業界資深財會人員的面對面,使我系學生加深了對企業財會實務的認識,從而學習財務管理理論時更有針對性。
3.財會類學科大賽
我院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近幾年一直參加“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財會專業)、在寧獨立院校財會論壇暨“金審杯”財會大賽、江蘇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用友新道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等各類學科競賽,每次均能闖入決賽并取得獎項。學科大賽是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學以致用的極好途徑,參賽的學生普遍反映收獲很大,對財務管理專業知識能夠融會貫通。
4.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
近幾年,我校越發重視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鼓勵更多的學生報名參與,鼓勵各個老師指導學生創新團隊。幾年前整個商學院只有幾個學生創新團隊,今年財務管理專業就有接近十個學生創新團隊,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在商學院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學生的思維都很活躍與發散,從余額寶到P2P,從小企業融資到小微企業稅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通過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很好地將財務管理專業知識靈活運用。
(一)教學團隊建設
我校已進入亟需提升內涵與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檔次的新階段,近兩年我校越發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專職教師進行讀博深造、職稱晉升、出國訪學、省內訪學、企業掛職鍛煉等提升自身專業水準的活動。而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團隊有賴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團隊,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團隊中的多名老師或讀博深造、或出國訪學、或省內訪學、或企業掛職,或晉升副高職稱,整個教學團隊成員積極進取,師資隊伍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我校近兩年越發重視教學與科研并重,加大了對科研活動的扶持與獎勵力度,鼓勵專職教師申報校級課題、省級及省級以上的縱向課題、橫向課題等。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科研團隊中有多個校級、省級課題在研。
(二)師生溝通
三本院校的學生心思都很活絡,興趣都很發散,溝通能力普遍較強,且很喜歡老師與他們溝通;但三本院校大部分學生的獨立性較弱,遇到問題時傾向于直接問老師或向院系層面反映。我校財會系的專職教師以30-45周歲的中青年教師為主,年輕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較為順暢。我校通過期中教學座談會、教學評價、學院信箱等多種形式促進師生溝通。我系大部分專職教師課堂、課間、課后都很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師生互動,從而有利于“教學相長”。
以上是對三本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一點思考,以后還需再接再厲,通過各種途徑進一步提升自身專業水準,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同時要緊跟當前翻轉課堂、MOOC、微課等新興教學手段,將教學方法和手段推陳出新,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通過學生、教師、新資訊與手段等各方面的提升與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1]張英明,費會娟,王永,劉昌煒.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與調查[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7).
[2]李秉成,唐國平.財務管理案例課程本科教學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7(10).
[3]張強,楊淑娥.關于財務管理教學內容安排邏輯及重點難點講解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0(3).
(作者單位:三江學院 商學院)
隸屬課題:三江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之——“財務管理”優秀課程建設項目;項目主持人:馬秀君;項目時間:2014.07-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