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姚 毅
淺析醫院后勤的財務管理現狀及改進建議
◎ 文/姚 毅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及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醫院后勤財務管理的要求顯著提高,目前,我國醫院后勤服務模式較為落后,主要表現在認識不足、后勤社會化問題突出、財務人員素質不高等幾個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醫院的發展。本文分析了醫院后勤財務管理現狀,從后勤社會化的視角出發,為改進醫院后勤財務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醫院;后勤;財務管理
(一)后勤財務內控機制建設的認識不足
醫院因其特殊性使單位的領導者對后勤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工作中,一部分領導者對后勤財務內控制度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在實際工作當中,領導者對后勤財務內部控制的分工、權責不明確,員工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難以得到提高。同時,在醫院后勤社會化的趨勢中,醫院對于后勤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水平還不高,醫院后勤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跟不上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步伐。因此,領導者必須在工作中認識到后勤財務內部控制對于醫院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地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提升管理的效率,促使醫院后勤財務內部控制不斷地得到發展與完善。
(二)后勤社會化問題突出
我國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正在逐步加深,其含義主要包括后勤組織融入社會第三產業,實現企業化運行;引入社會力量增強后勤管理力度,形成資產多元化、服務市場化的格局。然而,在醫院后勤管理中,不論是實體管理,還是后勤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都存在著不足,后勤組織的企業化運行以及市場化格局的形成都未落實。因此,醫院后勤的建設中,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的難度巨大,如何提高醫院后勤財務內部控制質量成為了醫院后勤集團發展的重大問題。
(三)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在實現醫院后勤企業化之后,醫院的經濟業務必然增多,其管理的難度必然加大,會涉及到餐飲、物流、物業等多方面。但是,目前我國醫院后勤組織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不高,在實際的管理中管理者也沒有對后勤組織財務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加強重視,這就會造成醫院后勤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符合當前趨勢的問題,無法適應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出現的挑戰,醫院財務風險加大。
建設并落實醫院后勤社會化,需要醫院進行前期準備以及建設后勤剝離后的日常財務管理制度兩方面工作。
(一)醫院后勤社會化的前期準備方案
實現后勤社會化,就是要將后勤工作獨立,實現后勤部門的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首先,醫院要對自身資產進行清查,保障國有資產安全。以往的后勤改革主要是形式上的剝離,沒有真正實現醫院資產后勤社會化。針對這一現象,醫院可以對后勤勞務人事狀況、設備及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核實,做好產權記錄登記,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同時,在后勤社會化過程中,要嚴格辦理交接手續,以正式文件形式記錄資產明細,建立明細會計賬目,做到資產清查的賬實相符、帳物相符。
其次,后勤社會化要做好后勤企業人員的經費測算。改革之前,醫院后勤人員的工資待遇與業務人員相同,成本較高,在改革之后,醫院后勤企業本質上依舊屬于醫院,如果完全由后勤企業承擔勞務成本并不符合實際,因此,醫院要對人事經費進行合理補貼。在改革過程中,可以將后勤部門工資、福利與醫院逐漸脫離,設立相應過渡期,對過渡期職工予以相應補助,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財務補貼額度高低,要仔細核算后勤企業的經營、經濟狀況,結合市場狀況及醫院實際情況,制定后勤企業職工補貼額度。
最后,醫院要對后勤企業經營服務項目進行測算,其內容主要包括基建、公共管理等項目。在這一過程中,醫院要與后勤企業制定清晰地結算關系,針對服務項目科學制定結算標準,可以通過與后勤企業簽約,實現科學的經費安排。
(二)后勤社會化后后勤企業的財務管理建設
醫院后勤部門在社會化之后依舊屬于醫院管理范圍,因此,后勤企業在執行國家規定的企業財務制度的同時還應該遵循醫院制定的財務管理模式,醫院要針對實際情況,建立符合實情的后勤企業財務監管方案。
首先,在后勤機構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情況下,醫院可以針對后勤企業設立獨立的財務機構,在開支上,可以實現分賬與集中核算、獨立管理與集中上報的財務管理機制,下屬部門并不設立財務會計部門,由后勤中心進行統一會計分類賬設置,單獨核算后勤企業財務狀況。在采購方面,后勤企業可以按照企業管理模式,建立物資管理、庫存管理等制度,實現相對集中的采購制度,設置明細賬,對實物資產進行清理盤點。
其次,在后勤機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情況下,醫院可以不設立獨立財務機構。但是,由于后勤企業資產基本來源于醫院,占用著醫院資產,因此,醫院在間接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建立有效的監察機制,關注資產占用狀況以及資產折舊核算,從而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及使用效率。在這一過程中,醫院可以對后勤企業實行對外投資管理模式,定期對后勤企業資產狀況及資產占用狀況進行了解,可以實現外部審計功能,對后勤企業進行專項檢查,保證醫院權益,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醫院后勤社會化之后,財務內部控制重點主要在于會計控制、財務審批控制、財務崗位控制、財務稽查審核、會計檔案控制等方面。著眼于這些控制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醫院后勤財務內部控制進行建設。
(一)強化內控意識
醫院應該按照相關的法律以及規定來確定后勤實體負責人的主體地位,將后勤單位負責人的責任落實,對本單位的會計報告的合理性、真實性負主要責任。責任的落實是內部控制作用發揮的關鍵部分,但是,責任的落實需要負責人主體意識的建立。因此,醫院后勤單位應該強化單位領導對于內部控制相關知識的學習,培養負責人的內部控制意識,可以聯合相關部門對領導進行分期、分批、分類型的培訓,開設研討班,提高領導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認識提高醫院后勤集團應對社會化改革的能力。
(二)規范業務活動
目前,我國醫院后勤實體主要可以分為已注冊法人以及未注冊為法人兩類。對于已獨立注冊法人的醫院后勤實體,其業務活動的規范主要包括投資類、擔保類以及不動產類的合同規范,對于這些合同的簽訂應該及時上報醫院有關部門備案。對于未獨立注冊為法人的醫院后勤實體,其業務活動規范主要可以通過建立后勤集團合同管理制度實現,包括分級授權、統一歸口管理、明確職責分工、健全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幾個方面。要實現管理權限的明確、合同職責范圍的劃分、合同統一管理,通過規范業務流程實現良好的財務內部控制。
(三)強化財務監督
醫院后勤實體進入市場的時間還不長,企業化經營經驗不足,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還不健全。因此,醫院后勤實體應該對自身經濟業務的流程進行規范,將崗位權限以及相應的監督機制落實下去,相應的內控監督機制主要包括依法建賬記賬、集體財務開支審批、財產日常管理、財產定期清查、風險預警機制、應急處理機制以及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機制。只有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醫院后勤實體財務管理才能夠得到規范,財務風險防范才能夠落實,才能夠切實提高醫院后勤財務管理水平。
(四)強化內部審計職能
醫院后勤實體必須加強內部審計以完善風險管理,首先,醫院應該設置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內部評價來找出醫院在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使內部控制系統的合理性、完備性得到保障。其次,審計部門還應及時與管理層進行溝通,針對經營管理的控制弱點和管理缺陷進行改善,從而形成制度健全、科學規范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醫院發展改革的必然,能夠提高后勤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以有償服務手段提高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效率有著重要意義。在建立后勤社會化財務管理機制的過程中,醫院一定要結合改革要求,著眼于市場,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工作核心,不斷提高醫院后勤單位的市場競爭力,使醫院后勤向多元化產業化發展。
[1]蔡悅.醫院后勤的財務管理[J].醫藥世界,2005(05).
[2]馬雅靜.醫院后勤社會化及其財務管理[J].醫院管理論壇,2010(01).
[3]斯虹霞.淺析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及改進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 2013(10).
[4] 張開灤.醫院后勤的財務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 2015(02).
(作者單位: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