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苗凱梅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 文/苗凱梅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營改增的實施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對于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優化經濟結構、降低企業稅負、擴大市場需求、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施工企業要想得到迅速的發展,不僅要適應這種變化,還要善于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迎接更大的挑戰。
“營改增”;建筑施工企業;影響;應對措施
我國從1979年開始引進增值稅,由于這種稅收制度解決了傳統銷售稅中的重復征稅問題,所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在不斷擴大。隨著我國稅收制度的完善,增值稅改革也在不斷發展,給建筑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多積極影響,同時也使建筑施工企業面臨了較大的挑戰,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根據大環境的改變,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
(一)“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帶來的積極影響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有助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從客觀方面看,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技術和生產能力絕大部分取決于大型的施工機械,這些大型的施工機械成本非常高,施工企業在實施施工之前,都要花費巨額的資金購買這些機械設備,在后期,這些機械設備也就成為企業固定在資產。由于施工企業在購買這些施工機械設備作為固定資產時,這些固定資產需要承擔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再加上施工企業需要定期對這些機械設備進行維修、養護以及更換,所以如果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就會大大增加企業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工人生產的積極性。實施“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購買的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可以抵扣稅額,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就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更新設備,所以企業的經營規模在不斷擴大,施工效率也在提高。同時,“營改增”實施之后,對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值稅進項稅額必須要低于全額繳納營業稅的稅額,這種措施有利于促進施工企業加強對研發資金的投入,督促企業加強施工技術的研究,提高企業的施工技術,改善企業的施工設備,從而達到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最終目的。其二,“營改增”的實施可以盡量減少工程分包過程中存在的重復交稅現象。由于施工企業在投標時,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所以通常都和多個單位聯合起來進行投標,中標之后再將工程分給各個施工單位,也可以讓集團公司進行投標,中標之后,將工程分給各個子公司進行施工。但是建設單位不會和其他的分包單位簽訂合同,而營業稅有關條例中明確的指出承包商不需要為分包商代繳、代扣繳稅金,所以分包單位需要自行繳納稅金。并且實施施工過程中,由于分包單位沒有合同,所以無法取得總份額中的分包份額,就出現了重復納稅的情況。實施“營改增”之后,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1]。
(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帶來的挑戰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帶來的挑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稅務籌劃工作的難度大幅度增加,甚至部分企業還會出現稅負增加的現象。由于建筑施工企業選擇建筑材料的范圍非常廣,實施增值稅進項額抵扣有較大的難度。并且,建筑工程在承包范圍和方式方面和其他企業也有很大的差異,施工企業建設的工程項目具有地域偏僻、分散等特點,并且施工材料的供應商一般都是規模較小的個體化或者雜貨商。所以在購買施工材料時,供應商無法開具法律認可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購買施工材料的資金不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其二,由于企業為了經營大大提高了現金流量,所以多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會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近數十年以來,各行各業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建筑施工行業,政府也沒有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規范的管理,所以工程進度和工程款支出不協調的情況經常發生。雖然建設單位沒有支付工程款,施工企業仍然要支付工程款,自行墊付增值稅稅款,最終導致企業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2]。
(一)選擇合作企業
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前,施工企業購買的機械設備和施工材料的資金不能作為抵扣稅額,所以多數建筑施工企業為了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在經營過程中,傾向于選擇經營時間短、規模小的供應商作為合作對象,購買需要的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材料。而實施“營改增”政策之后,國家的稅收制度由了很大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已經無法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對施工的材料、抵扣增值稅額以及勞務價格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慮,所以,建筑施工企業要選擇合適的合作對象,盡量選擇擁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合作企業,擁有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3]。
(二)進行稅法培訓工作,對報價進行調整
雖然“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效果特別好,但是由于處于試點階段,所以很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有關部門必須針對營改增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性的法律規范或者政策來為營改增的順利落實保駕護航。并且,還有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對營改增還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清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給企業財務狀況以及招投標價等方面帶來的影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建筑施工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起到帶頭作用,深入了解營改增政策,同時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尤其是財務人員,對稅收政策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營改增”政策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從而為企業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4]。
(三)制定完善發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要起到應有的帶頭作用,深刻的認識到增值稅抵扣的含義,在采購租賃合同簽訂的過程中,要全面考慮各種和增值稅有關的問題。制定合同的過程中,要明確規定增值稅的有關內容,實現轉嫁稅負的科學合理性[5]。
(四)建筑施工企業由原來的勞動密集型轉為技術密集型
目前,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在其中占的比例非常大,人工成本也是總成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根據營改增有關規定,人工費用暫時還不屬于增值稅的抵扣范圍,企業分包發生的純勞務費用和直接人工費用都能作為進項稅進行抵扣。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出資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和流水線等固定資產,通過提高機械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來降低人工費用的指出,減少勞動力,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增強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力,還可以幫助企業減輕稅收負擔[6]。
綜上所述,營改增政策的落實和完善給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多積極影響,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針對這種情況,建筑施工企業要針對自身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有利因素,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供啊企業的經濟效益,保障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建筑施工企業要先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和“營改增”政策有關的專業知識,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學習,為企業考慮,合法、合理的幫助企業降低應繳納稅額。
[1]王冬云. 淺談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 現代經濟信息,2013,16:311.
[2]鄒玉華.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J]. 中國外資,2013,23:243+245.
[3]王蘇蓉. 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與應對策略分析[J]. 商,2013,18:179.
(作者單位:山東萊鋼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