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尉詠梅
淺析國家治理視角下的民生審計
◎ 文/尉詠梅
國家審計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可以有效促進實現國家良治,成為國家治理的有效手段。民生審計要在此背景下實現創新和發展,必須找準定位,突出重點,緊緊圍繞國家治理的任務和目標開展工作,在新形勢下有所作為。本文從基本內涵、總體思路及具體實現方式等方面,對國家治理視角下的民生審計進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討。
國家治理;民生審計
當前,民生審計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但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民生審計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新問題和新情況,例如,當前收入分配制度還不完善,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嚴重,社會反響強烈;人民群眾對于改善民生的期望值較高,社會重點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量大,但基層政府財力普遍緊張,難以大幅增加改善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投入,難以滿足和回應群眾預期。民生審計必須找準定位,突出重點,才能在新形勢下有所作為。
民生審計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本質上是政府審計機關實施的針對民生經濟活動的國家審計。民生審計的對象比較廣泛,主要是分配、管理和使用與人民群眾民生利益相關的資金的各級政府、部門和單位,以及與民生活動相關的公共服務活動、資金和項目,范圍包括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社會保障等行業和領域。
民生審計的重點在于其“民生”性,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必須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理念貫穿到工作始終,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轉變審計觀念,以支出審計為重點,從監督檢查轉變到寓服務于監督之中,促進民生經濟活動更加便捷于民;二是要轉變審計評價,跳出傳統思維模式,重點評價民生經濟活動的綜合指標、效益性指標、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指標;三是要審計范圍全覆蓋,把所有關系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經濟活動都納入到審計監督視野范圍,做到范圍全覆蓋、廣度無死角。
(一)是緊跟社會熱點增強審計立項的及時性
在目前審計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制定民生審計項目計劃不能脫離現有的審計資源實際,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做到科學選題。要緊緊圍繞各級政府民生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現實舉措,重點關注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合理確定審計項目。
(二)是創新手段促進民生審計的實效性
審計方式方法要力求創新,為更好地發揮民生審計建設性作用提供有效方法和技術手段支持。在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上,要注意做好民生審計與財政財務收支、經濟責任、績效審計的結合工作;適應新形勢下民生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大力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積極探索聯網審計,以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成果。
(三)是轉變思維突出民生審計的宏觀服務性
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要在審計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及時分析和反映制度運行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深入剖析影響民生的制度性缺陷、體制性障礙,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和建議,更好地發揮審計工作的宏觀服務作用。
(四)是成果公告促進民生審計影響廣泛性
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審計結果公開,讓民眾獲得更多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把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意見、措施等信息全部公布于眾,可以借助社會輿論的影響,提高審計整改的監督力度。此外,要探索建立審計公告的問責制度,解決好社會關注的“屢審屢犯、屢犯屢審”問題,真正地促進審計整改措施落到實處,提升審計成效。
(一)是圍繞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開展預算執行情況審計
要以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為目標,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為重點,切實加強對財政資金分配權的制約和監督,加強對掌管財政資金再次分配權的重點部門的審計監督。加強對預算編制和轉移支付的審計,強化對分配結果和分配過程的監督,完善初次分配,優化二次分配,使人民享受到均等、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務。
(二)是圍繞促進社會安全穩定有序,開展社保、救濟、教育、衛生、食品等專項資金審計
要加強與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專項資金的審計和審計調查,發現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和薄弱環節,促進其規范運行,確保各項惠民經濟政策落到實處;要重點解決醫療衛生行業“看病難”、“看病貴”、教育行業“上學難”、“亂收費”等問題,規范收費行為,制止亂收費和過高收費,切實減輕人民群眾負擔;重點關注收入分配領域兩極分化現象,強化社會弱勢群體救助審計,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三)是圍繞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涉農資金審計
要強化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種植養殖項目扶持資金、糧食直補等涉農補貼資金、農村社會保障資金、農村生態建設資金、農村勞動力培訓資金等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確保中央強農惠農利民政策得到落實和完善,高度關注涉農資金在區域統籌、資金投向和項目安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通過加強審計監督,促使黨和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長期穩定
(四)是圍繞促進公共基礎設施改善,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審計
加強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特別是民生工程項目的審計監督,確保建設資金合理有效使用,防止盲目投資、重復投資、低水平投資、損失浪費和腐敗問題的發生。要高度關注公共基礎設施資金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科學評價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效率和效果,促進優化公共支出結構,提高項目決策水平和公共資金使用效益。
(五)是圍繞促進公共權力的正確使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
要圍繞監督權力、緊扣監督職責來開展審計工作,查處利用手中的權力為本部門或個人牟取私利等腐敗行為,以更好地推進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要研究制定合理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力求使審計評價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要重點檢查領導干部科學理財、依法理財的能力和水平,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堅決揭露和查處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拍腦袋”決策、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突出問題,促進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政績觀、發展觀,正確運用好手中的權力。
審計機關要始終把重視民生問題作為國家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開展民生審計,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促進國家良治發揮建設性作用。
考[J].中國審計,2012(1):23-24.
[2] 劉家義.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新局面[J].中國審計,2012 (2):12-19.
[3] 張炳功.審計工作應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J].中國審計,2008(5):32-34.
[4] 王廣兵.民生審計淺談[J].浙江審計,2008(3)17-20.
[5] 陳耘.踐行民本審計觀的思考[J].浙江審計,2007(2):20-21.
(作者單位: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1] 尹建業.關于國家治理和國家審計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