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度最佳創業者
DAN PRICE:老古董的自我革命
他創立的Gravity Payment為金融期權領域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在跳槽和跨界創業盛行于世的今天,Dan Price讓人覺得他仿佛是個活在1950年代的老古董,謹慎而保守。年近30歲的Price早在11年前就在西雅圖成立了自己的信用卡支付公司——Gravity Payment,并聲稱:“我的目標就是在這行一直做下去。”
可處理將近100億美元的信用卡交易,年收益1億5000萬美元——Gravity Payment的成功確保客戶可以成功套現自己名下的每一分錢。
Price說:“如果我問‘公司業績是否符合你的預期?’我的朋友們都會愉快地表示財務指標表現非常好。但當我問到‘你在業務開展之初定下的非財務指標落實了嗎?’他們幾乎都會搖頭否認。”
在進入西雅圖太平洋大學就讀的同時,Price成立了Gravity Payment。公司脫胎于他在高中時期從事的技術咨詢與商品采購項目。但這位小型企業的狂熱擁躉決定轉型,不再充當客戶與信用卡支付公司之間的協調者,而是親自為咖啡館等小型企業提供支付方案。他的戰略思路是建立一家以透明經營為宗旨的支付公司——這與行業標準相去甚遠。
Gravity Payment的啟動花光了Price的全部存款,還讓他背上了將近10萬美元的債務——除了銀行貸款和信用卡,Price還挪用了部分助學貸款。(迄今為止,除了他的兄弟——也是公司小股東——Lucas之外,Price沒有尋求任何外部投資。)
盡管Price的很多客戶都已經與他合作了很多年,可他并不認為客戶們就肯定能夠接受公司角色的轉變,放心地把自己的錢和數據都交給轉型后的Gravity Payment去打理。但事實卻出乎他的預料。
“我從沒想過要(靠這個業務)發財,甚至也沒想過能不能賺錢。”他說,“我對這個行業對待客戶的方式很不滿意,而我想要打破這個現狀。所以我只是想著,‘我只會收取相當于業內其他公司三分之一的費用。’”
Gravity Payment最新上線的業務是信用卡數據分析。Price說:“我們想到,既然我們擁有信用卡消費的所有數據,如果設法將數據打包,是不是就能幫助客戶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顧客呢?于是我們就有了這樣一個全新的產品,它能讓你清楚地看到多久迎來一個新顧客,以及顧客的回頭率又有多少。坦白說,在新顧客和忠實的回頭客二者之間,后者要重要得多。”
艱苦的一年
2008年經濟危機時期,顧客消費額降低,Gravity Payment的收入也隨之減少了20%。Price召集了全部45名員工(據Price說,當時“有一半員工要求加薪,剩下的一半則擔心會失業”),并告訴他們,公司“在銀行的存款還能支撐八個月,如果能穩定支出并保證接下來的五個月擁有和目前一樣的業績,公司就能重新達到收支平衡,而且不用削減任何福利,也不用裁員或采取其他類似措施”。
他開始給各家餐廳打電話推銷業務。“很多公司都辭退了他們的總經理,老板親自處理相關事宜。”Price說,“我因而得以接近這些實際決策者——他們想存錢,而我正好可以幫他們存錢。我把員工的薪水降了八成。我們并沒有給任何人加薪,也沒有支付任何額外的福利。我們凍結了所有的資金,但保全了所有的業務,這讓我深感驕傲。而且我們也沒有裁掉任何一位員工。”
2014年度新銳創業者
MARIA SEIDMAN:人人都是程序員

她創立的Yapp讓非編碼人員也能創建定制型移動解決方案。
Maria Seidman希望做出一款供女性團體策劃組織社交活動的移動App,但卻苦于不知從何入手。曾任華納兄弟數字分銷前副總裁的Seidman說自己“沒有任何技術經驗”:“我不是程序員,也不是工程師或者開發人員。”
最終她還是找到了解決方法,并以此為契機于2011年和他人聯合創立了Yapp公司。“我堅信應該有一個平臺能讓人們輕松創建移動應用程序,不管他們是什么背景,技術水平如何,懂不懂設計,預算多少,也不用擔心是不是還會受到其他類似因素的限制。”如今已是Yapp公司CEO的Seidman說,“我們想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自己創建的移動應用軟件。”
她還補充說,Yapp的用戶已經生成了“幾十萬個App”。這家位于紐約的公司并沒有透露具體的營收數字。目前,該公司只有8位全職雇員。
一段在紐約CTO俱樂部循環播放的廣告讓Seidman得以結識公司的另一名聯合創始人Luke Melia。Seidman說:“那段略顯俗氣的廣告中有某些東西吸引了他。”二人“非常非常熱切”地接觸了六個星期后,確定他們可以成為一對理想的商業伙伴,于是Melia開始為Yapp寫代碼并出任公司CTO。他們開始啟動種子輪融資,并且從那時開始對公司進行了再投資。
Seidman說,從中小學生到大型企業的活動策劃人,不同領域和不同身份的人都在使用Yapp平臺。“不管怎么說,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因使用Yapp而受益。這讓我們很高興。”Seidman還補充說,從殯儀館組織年會到大型零售商用生成的App聯系分散在美國各地的門店經理,能看到人們用各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使用Yapp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盡管Yapp是免費使用的,但也提供了一系列付費應用開發服務和可脫離平臺運行的定制型解決方案。“過去幾年中我們一直在關注人們真正的受益點和付費點,這讓我們能夠成為一家可持續發展型公司。”
在提到Yapp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時,Seidman顯得更興奮了一些。曾有一位用戶給Yapp打電話說在“使用Yapp為公司年會做了一款App”后,他被評選為“年度優秀員工”。“他是特意打電話來道謝的。”Seidman說,“當有用戶因為使用了Yapp備受贊譽時,我就會覺得我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了。”
2014年度校園創業者
AARON GOLDSTEIN:為治病而創業

他設計的醫療檢測設備Fever Smart抓住了市場熱點。
Aaron Goldstein和Colin Hill如今已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三年級生了,但兩人初次相遇時還都是賽艇隊的新人。而在剛入學那一年,Hill還面臨著另一項挑戰:因罹患霍奇金淋巴瘤,他要接受化療。這意味著他需要時刻監測自己的體溫,以保證不會因為免疫系統受損導致體溫過低。
盡管入睡時體溫還是正常的,但Hill還是曾多次因為突發高熱從睡夢中醒來,并被送入了重癥監護室。自己做不到連續監測體溫,他的主治醫生也無法實現遠程監護,Hill說自己因此“變得非常沮喪”。
于是,這兩名完全依照創業者思維模式思考問題的商學院學生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解決方法。他們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期間從加速器和眾籌網站Indiegogo募得了幾十萬美元的資金,設計方案幾經迭代之后,他們的產品終于得以面世:可以重復使用的體溫監測智能設備——Fever Smart。將設備夾在患者腋下,它就會將體溫讀數發送到放置在同一房間內的中繼設備上,繼而進一步將數據傳送到公司服務器上,最后則會到達目標智能手機或其他設備上。如果患者的體溫開始爬升,Fever Smart還會發出警報。
Fever Smart研發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是或曾經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生:Goldstein任CEO;Hill是CMO;工科生William Duckworth任CTO;Goldstein的姐姐Becca是公司的COO,她也畢業于這所大學。此外,Goldstein的父親Evan本職為急救室醫生,他是該團隊的醫療顧問。
Goldstein回憶道,盡管Hill的病情是公司發展的原動力,但幾位創始人很快就明確了一點,即“從營銷角度而言,滿足化療患者的需求可能并不是打入目標市場的最佳切入點”。
他們經過調查發現了幾個潛在的市場,比如孕婦和身處戰場的士兵,但Goldstein的姑媽在談話中表露出的對生病的女兒的擔憂讓他們最終確定了目標所在。“我姑媽將鬧鐘分別定在凌晨1點、凌晨2點、凌晨3點,”他說,“鬧鐘一響她就起床,叫醒我的表妹測量體溫,看看她狀況如何。然后她自己再躺回去睡一個小時。”
Goldstein說,他們認為孩子們的父母是“首要理想潛在市場”。Fever Smart的早期版本大概有“一塊不小的磚頭”那么大。當Goldstein把它拿給自己的表妹看時,她“露出了驚恐的表情”。現在這款可穿戴設備的寬度已經縮減到了32毫米——這個大小剛好可以避免設備被孩子們誤吞。
盡管Fever Smart的經銷方案還沒有完全確定(目前在公司網站有售),但早期市場反饋還是不錯的。團隊計劃利用Entrepreneur頒發給他們的5000美元獎金再制造2000套產品——這是他們初始生產目標的兩倍。另外,截至記者發稿時,他們正在調整產品性能,使面臨埃博拉病毒威脅的人們也能遠程操作該設備并實時監測體溫。
但Fever Smart僅僅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我認為體溫監控是我們公司的一個切入點。”Goldstein說,“我們有很多正在醞釀和調試中的產品,Fever Smart也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我們想做透這個市場,我們想成為領頭羊。我們希望打響品牌的知名度,而一旦我們做到這一點,將來就能走得更遠。” "譯 "| "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