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跳遠在項群訓練理論中被定義為體能主導的快速力量類運動,其競技能力結構特點是在最大力量的基礎上發揮快速力量,用最佳的速度爆發力量,講究動作的實效,最大限度的降低能量損耗。核心力量是人體運動鏈的樞紐,在運動員的訓練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學生的身體肌肉力量正在持續增長。在此階段,中學生的大小肌群的力量需要做到平衡發展,因此,訓練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到青少年的發育特點
關鍵詞:中學生;跳遠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
跳遠在項群訓練理論中被定義為體能主導的快速力量類運動,其競技能力結構特點是在最大力量的基礎上發揮快速力量,用最佳的速度爆發力量,講究動作的實效,最大限度的降低能量損耗。核心力量是人體運動鏈的樞紐,在運動員的訓練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學生的身體肌肉力量正在持續增長。在此階段,中學生的大小肌群的力量需要做到平衡發展,因此,訓練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到青少年的發育特點。
一、實驗對象與方法
(一)實驗對象的選取
研究對象選取安徽省銅陵市十五中體育特長生20名,年齡分布在15至16歲,身高體重相似,專項成績相近,適合進行對照實驗。實驗前,對其進行八級俯橋測試,統計其核心力量水平,根據測試所得數據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人。
實驗組運動員平均年齡在15.4±0.52歲,平均身高為177.8±1.62CM,平均體重為68.5±2.07KG,專項成績均值為5.99±0.13M,八級俯橋均值為1.7±0.48分。
對照組平均年齡為15.3±0.23歲,平均身高為178.9±1.72CM,平均體重為68.1±2.18KG,專項成績均值為6.0±0.12M,八級俯橋均值為1.6±0.52分。
八級俯橋測試是一種評價運動員核心力量和核心穩定性的測試方法,也是一種訓練核心力量的方法。在八級俯橋測試環節中,未能完成表中所述的該級別的動作要求,則該運動員成績被評定為上一級水平。
(二)實驗前的各項指標測試
分組完成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核心力量八級俯橋、專項身體素質以及跳遠成績測試,并將其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表1 實驗前實驗對象各項指標測試結果對比(N=20)
實驗指標實驗組對照組
`X±S`X±S
八級俯橋1.7±0.481.6±0.52
立定五級跳遠/M13.54±0.1713.55±0.14
10步助跑跳遠/M5.13±0.175.13±0.13
5步助跑五級單組跳/M16.51±0.2716.49±0.20
專項成績/M5.99±0.136.0±0.12
由表1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試驗指標不存在明顯的差異,符合實驗的要求,可以進行實驗。
(三)實驗方案的制定與實驗過程的控制
實驗時間共計四周,每周為一個階段,進行6次訓練(周一至周六),每天上午6-7點,兩組進行一般身體素質鍛煉,其后,實驗組按照核心力量訓練方案再進行一個小時的核心力量訓練。下午,兩組實驗對象按照相同的專項內容進行訓練。
二、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后八級俯橋測試指標的對比分析
八級俯橋測試反映的是運動員的核心力量水平。實驗后,再次對20名運動員進行了八級俯橋測試,以此了解訓練效果,測試結果如表5所示。
表2 實驗后兩組隊員核心力量指標測試結果對比(N=20)
實驗指標實驗組對照組
`X±S`X±S
八級俯橋測試3.9±0.572.6±0.52
由表2可知,訓練后實驗組的測試結果由實驗前的1.7±0.48提高到了3.9±0.57,對照組的測試結果由實驗前的1.6±0.52提高到了2.6土0.52。試驗中發現,實驗組多數運動員能按照規則完成四個級別的動作要求,個別運動員能夠完成五級的動作要求。而對照組運動員只能完成前二級的動作要求。
(二)實驗前后跳遠指標測試結果對比分析
在跳躍類指標測試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成績相比于四周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實驗組提升效果更佳。實驗組在立定五級跳遠、10步助跑跳遠以及5步助跑五級單足跳這三項跳躍類指標測試中,成績與對照組相比多增長了0.18 米、0.21米和0.18米,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運動員跳躍類指標增幅對比
實驗后,兩組的力量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實驗組在經過專門核心力量的訓練后,力量增加的效果尤為明顯,在這三種專項跳遠素質測試中表現的更加優秀。這是因為實驗組的運動員在完成整個動作的過程中,所耗費的能量在其動力鏈上的傳遞效果更佳。相比之下,對照組核心力量水平雖然比實驗前有了一定提升,但力量的漲幅明顯小于實驗組,而且其大部分動作的完成效果沒有實驗組的理想。
(三)實驗前后專項成績增長的對比分析
實驗后對兩組運動員進行了專項成績的測試,結果顯示,相比于四周前實驗組的專項平均成績由5.99±0.13米提高到了6.25土0.15米,對照組的專項平均成績由6.0±0.12米提高到了6.11±0.12米。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專項成績對比分析發現,兩組運動員的成績增幅差異顯著。
三、結語
試驗后,兩組運動員各自的核心力量水平都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實驗組經過專門的訓練后,核心力量增加的效果比對照組有了明顯的增長。核心力量的增強不僅僅是加強了力量在動力鏈上的傳遞效果,更是讓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消耗更少,提高了肌肉間力量的傳遞效率,提高動作的完成質量,讓跳遠動作變得更具有經濟性和實效性,對跳遠運動員的專項成績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對照組的提高則沒有實驗組的明顯。
【參考文獻】
[1]王衛星.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山版社,2012
[2]劉斌,徐堅.核心力量訓練的應用與評價[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4)
[3]王東陽,萬炳軍.一般力量視域下的“核心力量”[J].四川體育科學,2011(03)
[4]劉曄,鄭曉鴻.體能訓練基本理論與實用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5]王衛星.運動員體能訓練新進展-核心力量訓練[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0(04)
作者簡介:
丁高志(1993-),男,在校大學生,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與訓練。
梁占歌,通訊作者,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