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萌萌 張瑞洋 編輯/靖立坤
作者單位:外匯局濱海新區中心支局
外債相關問題解答
文/劉萌萌 張瑞洋 編輯/靖立坤
Q:某外資企業于2012年向境外母公司借用一筆款項,期限為3年,金額為500萬美元。該企業于近期申請向境外金融機構借用一筆款項,期限為5年,金額為500萬美元,用于償還2012年借用的款項。這種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是否占用企業投注差?
A:外商投資企業的中長期外債辦理展期,或借用新的中長期外債償還過去借用的中長期和短期外債時,在不增加該企業現有外債本金余額和不辦理結匯的前提下,不重復占用外商投資企業的“投注差”。
Q:外商投資企業外債還本付息,一定要開立還本付息專戶嗎?
A:否。根據實際需要,非銀行債務人既可以開立專門用于外債還款的還本付息專用賬戶,也可以開立用于辦理提款和還款的外債專用賬戶。
Q:某航空融資租賃公司同境外銀行借款4000萬美元,用于支付境外購機款。由于境外銀行內部風險管控,要求借款必須由境外銀行支付給飛機制造商,而不直接對債務人放款。針對上述情況,該租賃公司應該在外匯局辦理哪些登記手續?
A:應正常辦理外債簽約登記。另外,非銀行債務人發生非資金劃轉類提款交易的,應在提款發生后 5 個工作日內,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逐筆提款備案,并提交申請書;根據債務人指令由債權人在貸款項下直接辦理對境內、外貨物或服務提供商支付的,應提供交易合同、債權人付款確認通知等,以及針對前述材料應當提供的補充說明。
Q:企業可否將外債專用賬戶內資金用于質押或抵押?
A:不可以。境內企業借用的外債資金,可用于自身經營范圍內的貨物與服務貿易支出,以及規定范圍內的金融資產交易。其中,用于金融資產交易的,應當符合相關規定,除擔保公司外,不得用于抵押或質押。
Q:某企業同境外金融機構簽訂借款合同,期限為1年以內,且為循環貸款。該筆外債可否進行展期?
A:可以。循環貸款期限原則上僅限1以內,展期之后,該筆外債不再屬于循環貸款,視同長期外債,按發生額管理。
Q:外商投資企業的注冊資本未全部到位,能否向境外母公司借用外債?
A:可以。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外商投資企業首次借用外債之前,其外方股東至少已經完成第一期資本金繳付。(2)外商投資企業借用外債時,其外方股東應當繳付的資本符合出資合同或企業章程約定的期限、比例或金額要求。(3)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可借用外債額度等于外方股東資本金到位比例乘以“投注差”。
Q:外商投資企業因經營不善等原因面臨清算、重組的,如何辦理以往借用外債的清償手續?
A:外商投資企業應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非銀行債務人非資金劃轉類還本付息備案業務,提交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申請書;(2)減免債務本金和利息的,應提供債權人出具的豁免通知或其他相關證明文件;(3)債權轉股權等債務重組的,應提供境外債權人確認書、商務主管部門批復文件(文件中需明確企業增資的資金來源為已登記外債);(4)境內、外擔保人代債務人履行債務償還責任的,應提供擔保人已經履約的證明文件;(5)通過非銀行債務人境外賬戶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應提供境外支付證明材料;(6)其他可能導致外債還款額或外債本金余額發生變動但無法通過境內銀行向外匯局反饋相關數據的情形,應提供證明交易真實性的材料;(7)針對前述材料應當提供的補充說明。
Q:外商投資企業外債專用賬戶中有部分利息收入,可否辦理結匯?
A:可以。非銀行債務人外債專用賬戶中的利息收入可參照經常項目管理規定辦理結匯。
Q:外商投資企業可否在異地銀行辦理外債還本付息手續?
A:可以。異地銀行應在資本項目信息系統銀行端查看與該筆外債相關的控制信息表,并與外商投資企業提供的《境內機構外債簽約情況表》中的信息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方可為其辦理還本付息手續。
Q:外商投資企業因經營需要,可否在3家不同銀行申請開立同一筆外債項下的外債專用賬戶?
A:不可以。一筆外債最多可開立兩個外債專用賬戶;不同外債應分別開立外債專用賬戶。一筆外債最多開立一個還本付息專用賬戶。
作者單位:外匯局濱海新區中心支局
聲明 “釋疑”與“說法”欄目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不代表監管機構的立場和觀點。如有與現行法律、法規不盡一致之處,均以官方解釋為準。本刊及內容提供單位均不對此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