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平
(1、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2、湖南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3、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湖南文化創意產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將促使每個行業都在辦公模式有著根本性的轉變,此模式更新就促使不同產業脫離傳統模式,可以說,計算機對所有行業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目前,湖南文化創意產業正逐步實現信息化,對于創意產業來說,就是在適應現代信息化的基礎上,發展“大數據”模式,實現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傳統文化,實現數字出版、網絡電視和網絡動漫等媒體新業態。盡管時間較短,它開始得到初步的發展,但可以知道的是,大數據的運用可以協助文化創意產業的再發展,判斷產業發展的趨勢,增強網絡技術的應用,促進傳統產業的再發展,實現數字模式的轉變,從而促進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的升級發展。
20世紀50年代,IBM所提出商業智能實際上就是把企業現在所擁有的數據轉化成為知識,用知識來作為為企業做出明智的決策的工具。關于大數據定義的出發點大多都基于其特點,也就是大數據必須符合規模性(volume)和多樣性(variety)以及高速性(velocity)的特點來對其定義進行描述。其中以3V定義最為典型(現今仍然沒有一個被公認的關于大數據的定義)。另外,嘗試在3V的基礎上添加新功能的4V定義也被提出了。
關于大數據,目前尚沒有一個公認的和權威的講法,Gartner,一個馳名中外的IT咨詢公司這樣認為,只有應用全新的處理模式,才可使得大數據具有更加強大的決策權和洞察力以及過程優化能力。較早提出大數據的定義的EMC將大數據定義為“數據集或信息,它的大小,在不同島嶼的釋放位置,或者為求得商業價值的實現,是時候向客戶提出進行全新架構的部署以對該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捕捉、存儲、整合和管理以及分析”。在百度百科當中,大數據是涉及的數據量由于太大而不能在合理的時間內捕獲、管理、處理的數據集合,運用大數據并將其組織變得更加有價值,以幫助企業決策參考,所以大數據(BigData)又被叫做巨量數據。維基百科認為,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數據管理和集合來處理和抓取其價值和內容。我們可以對這個定義進行解析:首先,是持續增長的數據容量;其次,持續處于增長階段的大集成數據已經無法與當前的進行分析還有處理工作的工具以及數據庫相適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不斷增長的數據可以幫助分析員進行準確度更高的業務發展預測工作,以做好更加完備的疾病爆發預防工作等。
在一般情況下,它是在數據庫中進行存儲且可經由二維表的結構進行實現的數據——結構化數據;此外,有一類是基于內容且能夠被搜索的包含電子郵件和辦公處理文檔以及存儲于web上的信息在內的半結構化數據;最后是包含可被感知的信息的非結構化數據。按統計分析,其數據表明在企業內近五分之一均為結構化的數據,五分之四為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的數據。
目前,結構化數據以及非結構化數據的增長率比約為1∶2。非結構化數據的比例在今天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仍會呈現出增長的趨勢。企業所得出的分析結果與所分析數據的全面性是息息相關的,企業會通過大數據分析來融合自己的業務細節,從而獲取嶄新的洞察力。
各個領域持續增長的數據是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導致的,巨大的數據處理任務使得傳統的數據庫難以處理,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新技術也逐漸出現,譬如現在被大家所熟知的經由對存儲節點的添加來平衡數據分布且相對較為容易擴展的hadoop分布式平臺;對于復雜的數據的存儲,shared-nothing分布式并行數據庫系統就可以被使用于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以及半結構化數據的處理當中。分布式存儲系統可以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快速地查詢以及對統計作出回應。從復雜的數據中挖掘出有用的知識和規律,人工操作比較困難,要充分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更加深層次地分析,高效地獲取數據的有用成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之前諸如支持向量機和貝葉斯神經網絡一級決策樹等等的傳統機器學習方法日漸落后。嶄新的技術在這種大時代背景之下贏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只有充分地整合具有差異性的學習器的集成的學習技術,才可以在大數據的研究中理出一個全新的思路。
計算機能力的要求因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隨之變高,數據中心維護的數據量十分龐大,負載均衡設備和需要支持的高性能技術之間的訪問的并發任務都需要技術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價格較為低廉的分布式計算節點的方法使得計算成本大大降低了;而高效的具有軟硬件協同優點的機器學習算法的推出又使得客戶快速擁有了毫秒級別的經驗;相對于不一樣的數據,其格式處理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在數據格式上,使性能得以提高的關鍵技術便是軟硬件平臺的協同以及數據平臺之間的兼容。
還需要注意的是,大數據的數據之間容易出現不一致的現象。處理大數據,首先要做的便是統一描述格式各異的數據,這樣做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其一,負載的系統會因為統一數據結構的提供而變得更加簡單;其二,減少系統上層應用系統程序的數據處理開銷。資源描述框架在描述資源的通用性和智能化功能的時候保持一致性,但它建模語言不豐富,推理能力有限,還需要特定的語法體系來拓展。因此,基于RDF數據描述框架,構建本體的元數據模型,其高效的分層描述、問題的說明來解決統一的格式不同的數據預處理對大數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引領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在技術創新有所體現,更要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結合,實現單一或不同產業的技術融合,如此才能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改變傳統文化產業,實現技術融合,才能驅動新文化產業的發展。
盡管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化程度較高,但對湖南而言,新興文化產業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仍存在不少的問題。例如,為強化通信技術的應用,中南出版與中移動合作,結合通信技術,運用信息網絡,增強圖書館建設、售后中心、視頻轉接等領域的合作,但兩者的融合因大數據技術問題仍有不少的阻礙因素。
站在新業態發展的角度考慮,動漫業的發展,將依賴于信息技術的能力。例如,基于互聯網的發展,將新興動漫與傳統游戲產業結合,其可行性分析,須應用到大數據技術,才能評估其有效性。為此,可嘗試通過MapReduce運用,構建手機動漫與傳統業態的數據框架。其模型較為簡單,劃分相應的數據,分模塊加以討論,然后交給不同的Map任務區,執行Map函數,直接輸出中間結果,Reduce函數讀取數據列表并對數據進行排序,輸出最終數據分析結果,從而實現數據的應用,為大數據的預測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參考。基于預測性評估,將手機動漫技術應用于傳統出版,實現報紙內出版頁的動漫化,增強用戶視覺效果,從而推出系列影視作品。
目前,大數據技術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對于技術融合,仍在初步研究階段。以旅游新業態為例,作為展示文化歷史遺產和人類自然科學文化的宣傳教育機構,湖南博物館展區旅游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運用大數據技術,在展區內設計策劃,融入多媒體、虛擬情景等元素,實現資源的整合,才能強化平臺的發展。然而,因缺乏足夠的運營資金,技術應用層面較淺,加上網絡資源整合難度高,將制約著新業態的發展。
此外,演藝新業態的發展,與傳統產業有著密切關系。但平臺數據應用,融合新興產業元素依然較為乏力。例如,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從數據庫當中對隱藏的和未知的以及潛在有用的信息提取,從而協助管理人員分析數據達到發現異常的目的,其實在信息時代的新興技術環境之下得以開發的。然而,因數據挖掘技術應用受限,發掘新元素力度不足,難以突破演藝事業的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將舉步維艱。
在確保產業發展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構建產業信息共享平臺,融合不同的技術元素,實現信息關聯渠道,使信息數據更為準確、資金管理更為規范。構建內部暢通、外部關聯的信息網絡,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對于文化創意產業,搭建一個透明化、公開化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
構建一個跨部門數字化信息平臺,確保信息數據的有效性。此平臺的運用,不僅存儲數據庫數據,具備對所存儲的數據進行多角度分析的功能,而且可以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再有一點就是,因數據平臺的構建,對市場信息實現有效的評估,從而為產業化升級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整體產業的良性發展是主導產業成長和發展的保障,而整體產業良性發展的關鍵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前,基于大數據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的發展及主導產業的選擇是一個地區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主導產業實現質與量的統一,才能夠實現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首先,推進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目前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缺乏大數據應用,技術元素融合難度較高,對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重視程度較弱,是省內產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緩慢的關鍵所在。因此,省內須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其次,以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是增強經濟質量的動力,能夠將數據技術加以應用,實現文化要素整合,更能發揮創意產業集聚效應,進而推動結構的優化升級。最后,培訓和發展戰略性新型文化創意產業是促進結構升級的關鍵,運用信息化平臺,實現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發展主導產業,從而增強戰略性定位,促進產業結構向更為合理的結構轉變,進而培育出更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例如,借助于省內廣電網絡的優勢,結合區域信息,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網絡交易,讓傳統書報刊發售不受區域限制。與此同時,應用多媒體技術,對傳統報刊加以改造,實現網絡雜志普及應用。
要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則須強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通過信息化管理,運用相關措施,減少影響要素再配置的限制性因素,進一步釋放要素配置在促進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發展潛能。由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可以看出,應用數字化技術,將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結合,融合不同的技術要素,實現有效的資源配置,將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例如,為強化知識產權的管理,湘南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須創新現有數字信息技術,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隨著知識管理的發展,如何構建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平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未來信息平臺的發展將有著重要的現實價值。
[1]范建華:文化與文化產業發展新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張立憲:中國數字出版現狀及未來展望[J].科技傳播,2011(18).
[3]李文明、呂福玉:經濟長波理論與網絡文化產業發展[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1(4).
[4]韓翠峰:大數據帶給圖書館的影響與挑戰[J].圖書與情報,2012(5).
[5]溫浩宇、李京京: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圖書館異構數據集成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