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潔琳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作為企業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風險導向審計對于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導,刺激、監督和約束作用,其重要地位對于企業審計工作來說更是尤為突出。優秀的風險導向審計能使企業內部形成統一的價值理念,從而提高會計工作和財務核算的質量,大大減少財務部門違法亂紀情況的出現,為企業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作為一個會計專業術語,風險導向審計指的是注冊會計師以審計風險為模型的審計工作,它需要總體的審計導向來引導,以保證各項審計重點和方案的正確執行。它不僅對審計資源進行明確分配和限定,還對控制方式、審計程序、采集證明等問題進行整理說明,進一步推動了會計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然而,風險導向審計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傳統的審計風險模式受到企業外來風險的制約。針對這些問題,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風險導向審計進行了有效的修改和創新,在審計資源的分配上更傾向于易出現紕漏和錯誤的領域和部門,將財務報表錯報評估進行改良,使風險評估顯得更加精確、全面、深刻,也使企業審計在新的審計環境下得到有效的發展。
風險導向審計是利用風險管理理論,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企業財務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控和管理,從而為各個部門財務風險的預測、分析、監督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數據和建議,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杜絕報表錯報及人為舞弊現象,減少財務損失。風險導向審計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所以,加強健全建立完善的風險導向審計體系是財務部門首當其沖的問題。提倡以人為本的審計管理模式,以企業中的會計工作人員為出發點,最大程度的發揮會計的職能。高度重視財務管理能力,提高審計工作的管理對于整個企業的指導作用,提升企業經營者和審計人員素質,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審計策略往往是領導者個人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延伸,因此,管理者自身嚴于律己、與時俱進顯得尤為重要。
在進行風險導向審計時,首先要對企業的固有風險進行評估。掌握企業財務運作的基本情況是降低審計風險的前提,若是沒有對風險的預測,風險導向審計便無從談起,因此風險預測要貫穿審計程序的全過程。
第一,檢測財務報表是否合理,從而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評估。評估前要以財務資料和非財務資料間的關系為基礎,使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基本經驗狀況有一個初步的掌握。采用分析性復核再次檢驗以降低風險預測的誤差和失誤,為下一階段的收集交易認定證據奠定基礎。分析性復核還可以對審計單位實施實質性的測試,對其財務報表進行綜合分析,為審計程序提供有利保障。
第二,控制測試階段。控制測試是風險導向審計最關鍵的步驟,它能夠對企業財務政策的設計,執行力度和最終效果進行評價,從而提高預控風險的準確性。要在各個環節對評估量化的風險進行控制和預測,若對其真實性有懷疑,要及時的上報以避免非法舞弊行為的滋生。
1.缺乏相關審計數據。風險導向審計的關鍵就是掌握充足的審計信息數據來對企業財務上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因此,功能信息量強大的信息庫是進行審計的前提條件。這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與財務部門的報表相吻合。目前雖然很多企業已經建立信息庫,但由于對財務風險重視不足,往往缺乏關鍵的審計數據,難以滿足風險導向審計的需要。
2.風險導向評估體制不健全。風險預測是風險導向審計的核心要素,而評估辦法的選擇則的風險預測的重點,但就目前形勢而言,依然缺乏行之有效的評估辦法,相關的評估體制始終沒有確定統一起來。因此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風險審計體系。
3.審計人員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有待提高。審計工作并不僅僅是會計核算那么簡單,也需要運用復雜的專業知識,審計工作者不僅要精通法律、財務、金融等知識,還要了解定量分析技術以及計算機操作審計系統。但是,我國企業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還有待提高,全能型人才十分緊缺,只有優秀的審計隊伍才能熟悉各項審計流程,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正能量。此外,企業財務管理考核的有效性較低,很多企業的財務考核僅僅是一種形式,并不能真正的激勵審計人員盡職盡責,這種缺乏激勵性的考核不僅浪費時間也浪費財力物力,使財務管理工作始終不能量化。
風險導向審計能夠及時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避免重大失誤,減少財務舞弊風險,能夠極大范圍的滿足企業財務透明的要求,是企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要想提高企業審計中風險導向審計作用,首先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財務立法、執法。通常情況下,風險導向審計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長相導向審計,二是制度導向審計。只有通過完善的法律對以上流程進行有效的規范,風險導向審計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也更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其次,要堅持風險導向審計體系的革新發展。當前的風險導向審計體系存在嚴重的缺陷和漏洞,不僅審計資源的損耗量大,而且成本較高,得不償失。因此,控制預測程序和優化復核技術是當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在實施審計工作時,要盡量提高評估的針對性,縮小采樣范圍,這樣得到的審計結果既有針對性,又能節約成本。
此外,要從招聘起嚴格把關,提高審計工作者的職業素質。人才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無形的資本。隨著畢業季的到來,每年會有大批的本科、碩士甚至是博士畢業生涌入企業,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企業需從源頭入手,聘用高素質的審計人才,對應聘者的知識結構和技術素質進行嚴格把關,謹遵寧缺毋濫的原則,高薪吸納高素質人才。職員入職后,要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并加以考核。此外,除了基本素質,審計工作者的職業倫理,價值觀念的塑造等一系列深層次的文化問題也應積極培養,力爭做到最大的突破和提高。
綜上所述,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在企業中日益突顯,它不僅能及時揭發財務舞弊,保障財務運轉透明化,還能為企業規避重大風險,提高財務運作的安全性。然而,風險導向審計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相關法律法規還需完善,審計技術和模式還有待改善,還需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嚴格控制審計成本。
[1]胡繼榮,徐 飛,管小敏.風險導向下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1(12).
[2]孫 濤.風險導向的企業生態內部控制系統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6).
[3]周曉琴.企業審計中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的運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