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貝貝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杭州 310024)
融資租賃是金融創新的前沿陣地,是現代服務業的新興領域和重要組成部分。“營改增”從根本上解決了增值稅與營業稅雙軌并存造成的融資租賃業增值稅抵扣鏈條斷裂、不能抵扣的難題。“營改增”是一項結構性減稅的惠民工程,但融資租賃行業本身“融資”與“融物”的行業特殊性,并未享受到目前的稅收政策帶來的實惠,融資租賃行業仍很脆弱,一項政策就可以使整個行業陷于困境。
在浙江,“浙租模式”的融資租賃具備程序簡單、租約靈活、節約成本、單獨核算、促進銷售等優勢,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浙江自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來,根據浙江省統計局2013年的測算數據顯示,融資租賃服務業的稅負由上年同期的5.2%上升到8.2%,稅負水平明顯提高,稅制變化還增加了企業的工作量,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稅制變化前后政策銜接有漏洞,內部政策還沒有理順,配套的稅收法規及優惠政策的欠缺,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融資租賃業在“營改增”中主要遇到如下難題。
從浙江各類融資租賃企業及稅務統計數據顯示來看,與多數試點行業和企業稅負明顯減少相比,融資租賃企業的稅負水平較之前繳納營業稅時卻大幅增加。稅負的增加,直接導致融資租賃喪失了價格和稅務的優勢,無疑將大大阻礙融資租賃業的發展。
售后回租業務是目前我國融資租賃業的主要業務類型,占融資租賃業的60%以上。“營改增”后,由于售后回租業務中,對作為承租方的企業在向租賃公司轉讓有形動產時,不征收增值稅,所以企業不能給租賃公司開具有形動產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而租賃公司在計算售后回租業務銷項稅額時,如果在“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包含有形動產的價款,那么租賃公司因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則無法抵扣進項稅。結果將導致企業購置有形動產時已繳納過一次17%的增值稅,在售后回租業務過程中,租賃公司對這一有形動產將再繳納一次17%的增值稅,造成重復征收增值稅。因此,售后回租業務重復征稅違背了“營改增,基本消除重復征稅”的基本原則。而售后回租是融資租賃的主要業務類型,這一業務開展受阻,對于整個行業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
“營改增”后,為實現試點納稅人原享受的營業稅優惠政策平穩過渡,財稅[2011]111號文,規定了試點期間試點納稅人有關增值稅優惠政策,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財稅[2012]86號文出臺,對增值稅3%即征即退的稅負分母基數進行了明確規定“增值稅實際稅負是指,納稅人當期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占納稅人當期提供應稅服務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比例。”即3%即征即退的分母不僅包括租賃利息收入,還包括了租賃本金。
現行的稅收政策規定,無資質的融資租賃公司不轉讓租賃物所有權給承租方的融資行為是適用營業稅,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這樣就形成了前后矛盾,直接導致增值稅抵扣環節中斷。租賃服務中的售后回租業務,是租賃公司從企業手中購買設備,然后再租賃給企業來獲取租金回報。但“營改增”后,租賃公司購買了上游企業的設備,卻無法取得購買設備的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造成抵扣鏈條中斷,致使企業稅負增加。
“營改增”后,由于融資租賃業實行增值稅購進抵扣法,租賃業的融資與融物、供應商及付款方式的特殊性決定在實務操作中遇到的主要難題就是增值稅發票的收取。利息抵扣也是租賃公司“營改增”后遇到的棘手的問題。營業稅下,銀行開具的利息流水單可以作為租賃公司利息支出的扣減依據,而增值稅下,利息流水單據不能作為差額征稅的合法憑證。由于銀行還未納入“營改增”范圍,租賃公司發生的利息支出無法從銀行取得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從而導致租賃公司發生的利息支出在交稅時無法進行抵扣。
“營改增”是國家為推進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采取的結構性減稅的重大舉措,基本原則是“改革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復征稅”。融資租賃的本質特征是以融物的形式實現融資的目的,稅收政策應當兼顧融資租賃的行業屬性、租賃企業分類和融資租賃交易類型等多重因素,融資租賃稅制內部優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融資租賃又稱金融租賃,其本質屬性應當是現代金融保險業,應當實行金融保險業的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建議采用“融資”與“融物”分開征稅的方式。融資租賃業是以融資的方式完成了融物的目的,既有金融屬性又有貿易屬性,具有特殊性。一方面,融資租賃企業按設備的價款開增值稅發票給承租方(即平票平走);另一方面,融資租賃企業就租息收入部分按現代服務業開具增值稅發票給承租方,從而解決三流不一致的問題。融資租賃業“營改增”涉及的企業、行業、地區很多,應當通盤考慮,綜合設計稅基、稅率和發票問題,使融資租賃業的發展能夠實現法治化和規范化。
建議稅制設計上應該按照融資租賃業務內容,而不是按經營主體和行業主管部門來確定適用的稅收政策,區別金融租賃和商貿服務,采用“兩種稅率”的應對策略。兩種稅率的應對策略是將融資租賃應稅收入劃分為價款和租息兩部分。融資租賃業務內容應當根據是否介入有形動產所有權轉讓的購買交接環節為邊界,如不介入有形動產所有權轉讓的購買交接環節,應視為金融租賃,有形動產價款部分稅率為17%,租息部分稅率為6%(和現代服務業稅率持平);如介入有形動產所有權轉讓購買交接環節,應視為商貿服務,有形動產價款實行17%稅率,出租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承租人可以抵扣。這樣既有利于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小型的、地區的融資租賃公司發展,才能更好地充分發揮融資租賃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優勢。
當前經濟形勢下浙江的融資租賃行業面臨著良好的外圍需求環境,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是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的“朝陽產業”,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有關融資租賃“營改增”政策,應當從政府與企業兩個層面,從稅收制度與行業特殊性結合入手,并制定過渡性的措施,積極引導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目前我國融資租賃業還存在市場規模小、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不完善、市場監管不統一、行業標準與交易規則缺失、統計體系基礎薄弱、業務模式及融資渠道單一等問題亟需解決。重要的是要理順稅制政策,加強融資租賃行業法制建設,推動出臺融資租賃業專項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推動建立租賃物登記制度,積極解決法律法規不健全、不配套問題,配套完善融資租賃業相關的所得稅制度、印花稅制度和折舊政策。融資租賃業“營改増”應當加快立法步伐,改變目前由行政部門臨時出臺應急性的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做法,避免造成稅收政策前后矛盾和“碎片化”傾向。
浙江省可以出臺一系列融資租賃業稅制改革階段的過渡措施,比如一系列稅收抵免、加速折舊、出口退稅等各項財稅政策。各地商務主管部門也要加強協調,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制訂促進融資租賃業發展的過渡階段的過渡政策措施,比如在特定時期可以設定地方性的優惠過渡政策:政府為融資租賃企業設置稅收返還的金融發展專項資金,允許金融租賃公司計提一般風險損失準備金,并按規定允許在稅前據實扣除。
企業稅負水平的變化除了受正稅稅率的影響外,減免項目、抵扣項目、抵扣方法的調整,附加稅率、計稅依據的調整對稅負水平的影響也非常大。浙江省級金融、財政、稅務部門應研討對融資租賃機構享受各類財稅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融資租賃機構運營成本;全面優化融資租賃企業的印花稅、所得稅、出口退稅等涉稅制度,尤其是研究經營出口業務的融資租賃企業涉及的一系列增值稅、消費稅的出口免稅、退稅等優惠辦法;建立健全對融資租賃機構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實施有關獎勵與扶持政策;為落實融資租賃企業的扶持政策,市政府各部門對融資租賃機構享受各類財稅優惠政策予以指導監督。
融資租賃作為“大金融”五大支柱之一,把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緊密結合,融資與融物緊密結合,在現代金融產業中,租賃占據著與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同樣重要的地位,并有凌駕于這四者之上的趨勢。我國的融資租賃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家應給予行業更多的扶持,以促進其健康穩定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及各地方政府應以“營改增”為契機,緊扣稅收政策與融資租賃業發展的結合點,為融資租賃業提供一個更有利于其服務實體經濟的稅收政策設計和安排,支持融資租賃業發揮功能,更好更積極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1] 陳少英.融資租賃“營改增”問題[J].法學,2012(7).
[2]稅務總局解讀融資租賃費稅前一次性扣除等問題[J].會計之友,2012(30).
[3]潘文軒.“營改增”試點中部分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現象釋疑[J].廣東商學院學報,2013(1).
[4] 胡 亮.關于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時代全融,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