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玲
(河南中醫學院,鄭州450000)
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問題研究
馬慧玲
(河南中醫學院,鄭州450000)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經濟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從經濟發展方式到人們的收入水平都實現了跨越式的前進,但是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的辦法是:改善城鄉間的保障制度;增加收入分配的比例;調整收入所得稅。
扭轉;收入差距;擴大;問題;舉措
(一)城鄉收入分配差距
城鄉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由于城鄉二元化所產生的經濟差距,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由于城鄉二元化的機制,城市和農村的生產生活、醫療養老、教育傳媒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城鄉的醫療保障一直都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城鎮的養老醫療保險從2000年就開始實施,而農村的養老醫療保險直至2009年才開始真正實施,這樣農村的養老問題就會比城市的養老產生更多的問題。雖然一直強調縮小城鄉差距,但是由于體制的不健全,所以城鄉的差距依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二)行業收入分配差距
行業收入分配差距是由于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和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所產生的。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一直都是中國傳統的工作行業,但是也是低收入的行業,注意其中并不包括行政性壟斷行業和自然壟斷行業,比如說農、林、牧、副、漁一直都是我國最基礎的產業勞動,但是也是每年的低收入行業的代表。根據有關調查顯示,高收入行業集中在以下行業內: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這些行業都是在高科技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通過技術創新或者行政壟斷成為高收入的行業。
(三)區域收入分配差距
區域收入分配差距是整個傾斜和改革開放發展的結果。在改革開放以后,政府利用東部沿海城市的交通便利和商業貿易,率先在東都沿海城市進行市場經濟的實驗、商業貿易區的試驗、經濟自由發展區的試驗等,一系列先進的舉措讓東部經濟的發展呈現飛躍的狀態,并且利用資金優勢和商業優勢不斷進行發展,終于在中國實現了市場經濟的擴大化發展,促成東部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中西部經濟的發展和東部經濟發展的差距不斷拉大,在21世紀居民收入的調查過程中,東部居民收入超出中西部居民收入的30%,并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四)群體收入分配差距
群體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指由于區域收入分配差距和行業收入分配差距所造成的群體收入分配差距。2010年一份報道中指出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的民意評選中,國家干部、明星、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是人們普遍認為的高收入群體,位居末位的就是工人、農民、農民工,從以上的報道可以看出群體的收入分配有很大的差距,民意評選過程中指出的高收入群體反映了大眾對于收入分配的意愿和評價。
(一)減緩經濟增長的步伐
居民的收入代表了經濟增長的快慢,經濟增長快的時期,居民的收入會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的經濟增加比較快,貨幣流通的速度也就增長起來,這樣居民手里的貨幣就會多起來,收入也就會增多,這是最簡單的原理。在發展的過程中,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會減緩經濟增長的步伐,消費和生產是相輔相成的兩方面,收入差距的擴大會導致居民減少消費行為,這樣社會的需求就會減少,生產也就會減少,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在調節的過程中,會減少生產以滿足需求的減少,這樣經濟發展的步伐就會減緩,造成經濟發展的衰落。
(二)經濟增長方式無法實現轉變
收入的不斷提高是經濟增長的重要表現,同時收入公平也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保證。在經濟增長方式的發展過程中,社會的變化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基礎,經濟增長方式需要結合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引導社會經濟的增長。合理的經濟增長方式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實現收入分配的平衡。收入分配對經濟增長方式也有重要的影響,差距擴大的收入分配方式,對于經濟需求有減緩的作用。沒有調動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的積極性,所以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造成的結果是經濟增長減慢,減慢的經濟增長不可能實現經濟方式的轉變,所以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要注意收入差距。
(三)社會觀念和道德的不良發展
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會產生嚴重的社會觀念和道德的敗壞。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代表富人越來越有錢,而窮人越來越窮,中等收入階級掙扎在中等的收入階層,整個社會的生產積極性遭到破壞。人們群眾受到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的刺激,導致誠實勞動和合法致富的社會道德觀遭到質疑,人們之間互相攀比導致社會道德水準的不斷下降,一些富裕階層倡導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會滋生人們消極頹廢的心理,敗壞整個社會的風氣。在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中,倡導公平勞動,公平收入,所以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是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強烈質疑,為了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進行,要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化的問題。
(一)改善城鄉間的保障制度
我國城鄉之間的二元化結構是造成城鄉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的主要因素,通過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在城鄉間建立起統一的社會保障,在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方面讓城市和農村的居民享受到一樣的待遇,能夠有效地減少收入差距。
(二)增加收入分配的比例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增加收入分配的比例主要是通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府的宏觀調控。在收入分配的過程中,政府通過行之有效的收入標準,對于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收入提高最基本的生活保證,利用行業的職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以有效合理的收入規劃對收入的比例進行協調。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政府通過經濟杠桿的作用,實現對于經濟的的調節。通過制度法規的不斷豐富與提高,增加企業的經濟發展,通過收入分配實現社會經濟的公平發展,最終實現收入分配的合理比例。
(三)調整收入所得稅
現代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個人所得稅是調整收入差距的重要舉措。個人所得稅主要是政府根據社會平均收入差距對于個人收入所征收的稅率,在個人所得稅的發展過程中,稅率以基本的平均工資為起點,各個工資收入范圍都有個人應該繳納的稅收范圍。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個人所得稅要保證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步進行,在經濟增長的社會發展中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保證調整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主要是對如何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化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論證,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收入差距擴大化的問題和扭轉的重要意義,對于所采取的舉措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終實現社會收入的公平,減少收入差距。
[1] 張劍寒.淺析“中等收入陷阱”與城鄉收入分配差距[J].知識經濟,2015(8).
[2]王 恬,湛 泳.湖南省金融發展與城鄉收入分配差距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5).
[3]曹順霞.中國現階段收入分配差距的體制成因與政府職責[J].經濟研究導刊,2015(1).
[4] 陳端春.縮小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對策[J].新西部:中旬·理論,2015(2).
[5]王 靜.改善我國現階段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對策和建議[J].企業技術開發:下旬刊,2015(1).
[責任編輯:高 瑞]
F840.6
A
1005-913X(2015)07-0037-02
2015-05-20
馬慧玲(1968-),女,河南禹州人,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