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艷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湛江524000)
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
郭春艷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湛江524000)
隨著時代不斷演變,海峽西岸的經濟已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相應地,人口資源是每個時代永恒不變的主題。同時,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來說,人口資源環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
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需要為之堅持與奮斗的目標。相應地,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一個地區在未來經濟發展路上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因素之一。而這對于海峽西岸的經濟區來說,也有著同樣具有價值性的意義。但就海峽西岸經濟區而言,雖然該地區在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有所進步,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此起到了阻礙作用。因此,本文作者站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角度,對其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縱觀歷史漫漫發展歷程,新時代下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也有了全新的發展。同時,可持續發展理念是該地區經濟發展中融入的新元素。相應地,對該地區在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現狀予以全面而準確的分析,能夠為該經濟區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埋下伏筆。總的來說,在人口資源環境方面,海峽西岸經濟區呈現出這樣的面貌。
一是:在可持續發展路上,海峽西岸經濟區對它起到推進作用的因素。對于該地區來說,一些因素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做好了鋪墊。這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政府部門把環境保護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還采取了可行的措施來對環境予以改善。隨之,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僅加強了環境方面的監督管理,還使人們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相應地,在環境的各個方面,該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可見,在可持續發展漫長的道路上,海峽西岸經濟區有關政府部門的重視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二是: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方面的不利因素。隨著該地區人口日趨增加,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環境資源造成的壓力也處于上升趨勢。對于人口與環境資源來說,它們之間是密切相連的,有著相互影響的作用。但就有關部門調查的數據表明,該地區人口數量不斷的增加,使資源、環境不斷遭到破壞,承載著巨大的壓力。除此之外,新時代下,海峽西岸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越。隨之,在人們消費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對資源的消耗也在擴大。很顯然,資源消耗的增加必將會對環境乃至生態造成巨大的威脅。進而,隨著排放的污染物逐漸增加,環境已處于惡化的狀態之中。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雖然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很重視,但就現狀來看,環境污染依然比較嚴重。比如,在廢水以及廢氣的排放量方面,每年都在逐漸上升。在環境污染方面,酸雨以及室內空氣方面的污染問題是最為嚴重的,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以此,來減少這兩方面對環境造成的壓力,使可持續發展路上的阻礙減小。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來說,能源的消耗比較大。同時,在對外方面,還存在較高的依存度。新時代下,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該地區的能源供給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相應地,對于該地區來說,所具有的能源并不是很豐富,尤其是煤炭和水資源。而對于煤炭的儲存量來說,它是非常有限的。相應地,在地區經濟飛速發展之下,能源危機是不可避免的。針對這種情況,在一些重要能源方面,海峽西岸開始向外部尋求支撐,對外依存度逐漸增高。而在海峽西岸經濟發展方面,能源資源起到的阻礙作用并沒有消減,反而更加嚴重。相應地,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有關部門把節能減排理念引入到其中。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海峽西岸經濟區需要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戰略措施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很顯然,所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只屬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特色,展現了不同的內涵。因此,本文作者從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其可持續發展戰略內涵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首先,在海峽西岸經濟區,把經濟發展作為基礎是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之一。相應地,對于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經濟發展方面,主要是以經濟增長的質量來作為目標。同時,就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發展現狀來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想要使該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得以提高,需要對這些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予以改變。進而,來使環境、人口、資源這三者之間能夠處于和諧的氛圍之中。同時,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來說,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能夠為該地區人口資源環境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好依托。其次,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來說,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需要資源以及生態相融合,為其提供一定的有利條件。總的來說,不論是經濟建設還是社會發展都不能違背自然的承載能力。也就是說,在進行經濟建設的時候,需要用全面的觀點來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相應地,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能夠使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得到協調,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環境能夠承載的基礎之上的。與此同時,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需要采取這些措施來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比如,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在對資源開發的同時,需要對它加以優化利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到對環境的保護,對污染物予以合理地處理。通過這些方式來使該地區在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更好的外部環境。最后,在可持續發展路上,需要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該地區的目標。在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之間,人口問題是它們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也是重要的阻礙因素之一。而對于可持續發展來說,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它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就新時代下人口方面的情況來看,人口老齡化是最主要的特征。當然,也存在其它方面的問題,比如,人口不斷膨脹,環境惡化的程度加劇。面對這些問題,在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路上,需要采取一些可行的策略。如,在人口問題方面,需要對人口加以合理的控制,并提高人口的素質。在自然資源方面,可以對社會資源以及智力資源進行優化利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進而緩解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構成的威脅。同時,使人口的增長能夠和資源環境、社會發展相協調。而這也是在該地區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堅持的目標。
總的來說,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該地區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它遇到了挑戰。換句話說,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因此,本文作者以宏觀的角度,從這幾個方面來對該地區在可持續發展路上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予以了分析。
首先,在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路上,需要對和諧社會以積極的態度進行構建。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來說,科學發展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行科學發展觀方面,需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構建和諧社會。同時,在科學發展觀中,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見,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需要把積極構建和諧社會融入到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而這也正好和該地區人口、資源、環境三者協調持續發展的要求相吻合。其次,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隨著國家對地區不斷重視,長江三角以及珠江三角迎來了全新的面貌,各個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相應地,在海峽西岸地區來說,福建是其中的中心地帶。而福建也正好是長江與珠江三角之間的紐帶。這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也會對這個中心紐帶起到推動作用。進而,影響到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為該地區進行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最后,在福建地區,建設海峽兩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被提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國家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關注,福建地區成為了其中被建設的重要對象,來促進海峽西岸經濟的發展。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海峽西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比如,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缺少優秀的人才,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日益加重。簡單來說,在該地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并沒有處于協調的狀態,而是各種矛盾不斷突出。
針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現狀來看,采取有效的策略來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這也是新時代下社會談論的話題之一。相應地,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行方面,有很多可行的措施可以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前行路上的重要基石。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行的路上,需要對人口數量加以控制,并提高人口的素質。一是:在實行計劃生育的同時,要對那些早婚早育、晚婚晚育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予以解決。對于這方面,需要把農村的生育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對這些地區人口控制的力度予以加強,并提高人們的意識。以此,來使人口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二是:針對人口素質問題,需要對教育制度進行合理的改革。通過適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教育制度來對人們進行對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進而,讓他們對人口、資源、環境之間有一個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在該地區可持續發展方面,需要把所有有利的因素優化利用,來發展循環經濟。一是:政府部門需要對教育的宣傳力度予以加強。在宣傳的過程中,讓人們對發展循環經濟有所認識,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同時,國家可以制定一些可行的政策,鼓勵人們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循環經濟建設之中。二是:政府部門可以從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建設生態工業園區,來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三是:對于該地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僅需要資金的投入,還需要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不僅是已經建設好的生態工業園區還是即將需建設的項目,政府需要制定相關的稅收等優惠政策為生態園區的發展埋下伏筆。相應地,還能減少對應企業成本的支出,使他們經濟利潤最大化。
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需要對經濟發展方式予以合理的轉變,建設節約型社會。在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需要把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主要是以加大投入、增加能源的消耗、以及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而這種經濟增長方式是和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相違背的。相應地,針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現狀,需要采用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把科學技術作為其中的核心要素,來加強企業的管理,提高員工的素質。同時,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節約型建設。比如,建設節能又省地的建筑物,使用那些節能節水的產品。通過采取這樣的經濟發展方式,來對資源進行優化利用,減少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除了上面這些策略以外,還有一些其它方面可行的措施。如,在海峽西岸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環境予以全面的整頓和治理。在該地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中,加大宣傳的力量,來對人們進行相應方面的教育。
總而言之,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口資源環境方面進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該地區的環境得到保護,人口容量符合自然的承載能力,經濟得到持續發展。更是重要的是,它能夠使海峽西岸經濟區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在發展的路上走得更久遠。
[1]林 芳.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力資本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經濟論壇,2012(10):36-40.
[2]蘇明城,張向前.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J].商業研究,2009(2):134-138.
[3] 李曉菊.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海峽西岸經濟區[J].閩江學院學報,2007(1):5-8+15.
[4]吳真真,許文興.海峽西岸經濟區人口發展現狀及其對策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1(33):38-40.
[5]李 昳,張向前.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經濟發展的機制與制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229-235.
[6]周寶剛,尹利軍.海峽西岸經濟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J].北方經貿,2009(4):26-27.
[責任編輯:高 瑞]
F279.27
A
1005-913X(2015)07-0084-02
2015-06-05
郭春艷(1966-),女,廣東湛江人,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