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民族支行,蘭州730030)
淺析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金融支持
劉寧
(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民族支行,蘭州730030)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被正式確定為我國開創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是經濟發展,而金融支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必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甘肅省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與關鍵平臺,具有天然的區位優越性與歷史文化的獨特性,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意義重大。
絲綢之路;甘肅;金融支持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域廣闊,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土地資源和寶貴的旅游資源,被稱為21世紀的戰略能源和資源基地。然而該區域交通便利性不夠,自然生態環境薄弱,經濟發展水平同兩端的經濟圈存在巨大落差,整個區域存在“兩邊高、中間低”的現象。為促進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緊密、相互合作更深入、發展空間更廣闊,可以采用創新發展的經濟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于沿線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
日前,甘肅省委、省政府印發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著力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臺。重點推進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合作、經濟新增長極、人文交流合作、戰略平臺建設等六大工程。這份宏偉建設藍圖旨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推進甘肅省與中亞、西亞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努力把甘肅省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甘肅省自然地理位置獨特,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絲綢之路和諧安全、保障物流人流信息流暢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推動絲路經濟發展、深化各領域合作中具有廣闊的空間;在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擴大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甘肅省有望成為建設繁榮絲路、人文絲路、綠色絲路、和諧絲路的中堅力量和重要支撐。為切實保障“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藍圖的順利實施,必須用足用好國家支持甘肅省蘭州新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各項政策。認真落實國家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政策,通過國有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礎設施、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戰略合作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改革企業赴國外開展商務活動審批,簡化出入境人員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
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經濟發展后勁十足,應當立足甘肅省經濟建設的總體部署和安排,積極引導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參與建設與發展,這將有利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產業結構轉型與經濟金融合力發展。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具有金融支持所需的地緣優勢、資金優勢及科技優勢;反之,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積極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有利于提升自身發展潛力,搶抓發展機遇。同時,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為契機,實現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發展戰略。
金融機構應當積極引導信貸資金投向三農小微實體經濟,幫助農戶發展綠色生態型經濟農業,加大信貸資金的產業帶動與產業升級調整力度,將更多的精力關注于三農經濟和實體經濟建設,努力踐行服務地方、服務中小的市場定位,強化地方商業銀行的金融支持作用。蘭州銀行積極參與三農經濟建設,在為農戶提供三農信貸資金的同時,幫助相關涉農企業完善三農產業鏈,培養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才,不斷改善三農經濟發展現狀。2014年蘭州銀行聯合甘肅省電子商務協會搭建了甘肅首家三農電商購物平臺。“三維商城”的成功上線運行,極大地幫助了廣大農產品企業改變銷售模式和銷售理念,開啟了甘肅省三農產品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暢通發展模式,蘭州銀行有效地將“服務全省經濟建設”及“普惠金融踐行者”的金融理念,轉化為強有力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金融支持。
大力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鼓勵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聯合相關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幫助部分特色旅游景區加快基礎設施硬件改造進度,促進旅游服務功能升級轉型。2014年蘭州銀行率先創新合作,先后與甘肅省文化產業關聯企業(集團)簽訂一系列合作協議。2014年6月,隨著甘肅省5處絲綢之路歷史遺址的成功申遺,極大地激活了甘肅省特色絲路旅游產業的發展動力。甘肅已累計擁有7處世界歷史文化遺址,豐富的絲路歷史遺產財富,對于擴大旅游產業知名度,提升絲路文化影響力,必將產生歷史性的決定作用,必將成為甘肅旅游大發展的新名片。
“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是打造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的良好機遇。金融中心是隨著經濟中心的發展而形成的,金融中心也是經濟中心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與金融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動力。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創建,其依托的應當是蘭州核心經濟區而非行政區。蘭州金融中心將建設成為西部多功能復合型的金融中心,成為跨省區的區域性金融中心。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越的區位條件是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形成和發展的外部條件。蘭州在創建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將受到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約束,金融需求與供給的不足,將影響金融體系的完整構建,也會影響到產業發展的資金保障能力。“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將使區域金融需求規模增大,金融結構不斷優化,并促使金融供給不斷增加,有助于在較短的時期內形成區域性金融中心,為區域經濟跨越發展提供動力。
借力“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蘭州市是甘肅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西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還是黃河上游西寧—蘭州—銀川城鎮帶中最大的中心城市,通往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區的“中轉站”,具有“承東啟西、承南接北”的經濟組織功能。作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具有規模巨大的投資需求。目前,蘭州市已形成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多元化金融體系,擁有銀行、證券、保險、信托、財務公司等各類各級金融機構,銀企合作進一步深入,金融業的產業影響不斷擴大,集聚力和輻射力有了顯著的提高,跨區域金融協調機制形成,金融服務水平逐步提高。
發揮銀行業的融資主渠道作用,提升直接融資水平,提高吸引資金落地能力,力求在做大金融總量上實現新突破;加快金融開放合作步伐,加快推進地方性金融機構發展,加快構建區域性資本市場,提升各類金融機構的融資服務能力,力求在完善金融體系上實現新突破;以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產品創新為重點,拓展金融市場發展的深度和廣度,豐富金融市場的層次和產品,力求在推進金融創新上實現新突破。
(一)加大特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
引導金融機構成立絲綢之路金融服務中心,研究不同類型的涉外企業信貸需求特征,針對實際需要,提供個性化、多元化、專業化的金融產品。
(二)不斷深化金融服務創新
甘肅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快戰略轉型,調整過分依賴利差的盈利模式,積極推進跨區域、跨市場、跨機構金融合作與交流。發揮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機構合力,為企業與社會資金、信托資金、私募資金、機構資金提供媒介平臺,盤活信貸存量,擴大銀行信用,滿足涉外企業正常資金需求。
(三)推動人民幣“走出去”跨境使用和計價結算
不斷完善人民幣業務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人民幣跨境清算和結算網絡,進一步簡化人民幣使用流程,推動大宗商品和現貨期貨使用人民幣結算,建立多渠道回流機制,豐富人民幣投融資產品,推動外貿結算手續與流程便利化,創造企業和個人利用離岸市場人民幣利率低的有利條件,有效配置資源,降低投融資成本。
(四)加強金融業專業人才培養
鼓勵金融機構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以及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的金融專業人才到西部來,實現金融產業和金融人才的協調發展,提升金融服務西部開放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中央以金融為先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極具前瞻性和戰略眼光。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新時期外交戰略的重要布局,實現這一構想對于中國的和平崛起及地區各國的發展穩定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講,國際間經濟競爭的核心正表現為金融的競爭。金融已成為各國之間國際政治經濟較量的工具。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在《文明沖突與重建世界秩序》一書中列舉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十四項戰略要點,其中涉及金融的有:擁有和操縱著國際銀行系統、控制著所有的硬通貨、主宰著國際資本市場。
中國已成為中亞國家最主要的貿易伙伴,分別成為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對中亞國家的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已成為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資來源國。未來,中國與中亞國家在經貿、金融、投資等領域合作將不斷擴大,經濟合作的內容將更加豐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其前景廣闊,發展機遇良好,經濟價值無限。甘肅與中亞國家經濟貿易日益增多,有著良好的交流經驗與合作基礎,甘肅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過程中,必將起到積極的區域帶動與金融支持的雙重作用。
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引領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主要指導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在為西部地區提供廣闊市場和豐富資源的同時,也將助力西部地區成為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帶,西部大開發將迎來新一輪的開發機遇,甘肅也將邁入一個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
[1]周新生.關于金融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三點建議[J].長安銀行,2014(5).
[2]徐 棟.金融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思考[J].金融時報,2014(6).
[3]朱蘇榮.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金融中心的構想[J].新疆日報,2013(12).
[4]郭新明.深化區域金融合作與創新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共贏發展[J].金融時報,2014(4).
[5]李若谷.金融合作5舉措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Z].中國經濟網,2014(5).
[6]羅 哲.以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將蘭州打造成西北區域性金融中心[N].蘭州日報,2013(10).
[7]甘肅省人民政府.“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Z].2014.
[8]新聞中心.王三運在金融單位調研時強調抓住機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主動作為服務全省發展大局[Z].蘭州銀行,2014(6).
[責任編輯:龐 林]
F127
A
1005-913X(2015)07-0086-02
2015-05-20
劉 寧(1989-),甘肅景泰人,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銀行金融理財,金融風險管理。